2023年春節假期已經結束,中國老百姓回到正常的工作和生活狀態,並且對新的一年充滿期望。
但對台灣地區的「台獨」勢力以及美國反華勢力來說,中國大陸勢頭越強,發展越順利,他們就越難受,因此一定會想方設法給中國大陸製造麻煩。
目前各種消息證明,美國眾議院議長麥卡錫可能會在春季竄訪台灣地區,與此同時,蔡英文等人也被曝出有竄訪美國的計劃,目前正在由「台駐美代表」蕭美琴運作。
蕭美琴
值得一提的是,蕭美琴日前還就達成所謂「台海和平」的目標提出了三個要件,宣稱台灣地區的防衛能力、美國的支持以及國際社會的回應能夠嚇阻大陸攻台,實現台海和平。
另據台媒報道,蕭美琴運作的蔡英文訪美事宜,似乎近日也有了新進展,日前美國共和黨籍眾議員蒂芬尼公開施壓拜登政府,要求邀請蔡英文訪問美國,其宣稱「麥卡錫有權訪台,也應該邀請蔡英文訪問美國並在國會演講」。
除此之外,以金映玉為代表的美國眾議員也提出涉台法案,意圖推動台灣地區加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等國際組織。
麥卡錫
根據實際情況來看,麥卡錫是美國政界最有名的反華頑固分子之一,早在當選眾議院議長之前就曾經多次宣稱要竄台。
而2022年的中期選舉,共和黨僅僅以微弱優勢奪回眾議院控制權,麥卡錫本人更是經過15輪的馬拉松式投票才勉強當選眾議院議長,這樣的形勢,促使麥卡錫通過更多的反華動作來吸引選票,竄台已經成為大概率事件。
值得一提的是,蔡英文也懷有同樣的想法,2022年年末的九合一「選舉」,民進黨領導的綠營慘敗,在島內的支持率急速下滑。
蔡英文
從投票反映出的島內民意來看,民進黨慘敗完全是其長期執行「抗中」政策帶來的惡果,但蔡英文不但不反省,反而打算通過竄訪美國,來掩蓋自己的兩岸政策方面的錯誤,轉移島內民眾的注意力。
除此之外,蔡英文還想通過竄訪美國來獲取更多支持。
作為美國在台灣地區的利益代言人以及美國扶持起來的反華打手,蔡英文在遇到危機時是不會回頭的,只會更加向美國靠攏。
拜登
與此同時,美國總統拜登也有意借台灣問題來解決自身窘境。
目前拜登正深陷「機密文件」事件而不能自拔,面對持續發酵的美國國內輿論,拜登希望通過一件公眾比較關注的事件來淡化這起醜聞的影響力,減輕輿論帶來的壓力。
出於這個目的,拜登政府很有可能在台灣問題上鋌而走險,採取一些前所未有的過激動作。
美國眾議院
至於那些高呼要「挺台」的美國議員,則在這些反華大戲中充當了氣氛組的角色。
事實上最近幾年,蒂芬尼等美議員幾乎每年都提出各種各樣的涉台議案,推動台灣地區加入世界衛生組織、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等國際組織,甚至要求美國政府放棄「一中」政策。
對這些美國政客來說,台灣問題就好比是一個經驗包,每隔一段時間就會拿出來刷一刷,讓自己在美國政界的影響力更強大。
驢象之爭
在幾年以前,這樣的動作是掀不起什麼大風浪的,但最近幾年中美關係、美國兩黨關係卻發生了根本性變化,因此美國政客的這些反華動作必須引起中國的高度警惕。
在中美貿易戰爆發之前,兩國的關係是斗而不破,美國在反恐、氣候變化、金融等方面需要得到中國的支持,因此他雖然在台灣問題上搞了不少的小動作,但並未突破紅線。
不過現在美國已經把中國當成了主要的戰略競爭對手,試圖從各個領域內對華脫鉤,因此更加看重台灣問題對中國的牽製作用,台海形勢也因此變得越來越嚴峻。
中美關係
除此之外,美國兩黨關係的變化也對台灣問題形成了深遠的影響。
經過2016、2020兩次有爭議的大選,美國驢象兩黨的關係已經發生質變,從良性競爭變成了韓國式的政黨惡鬥,已經顧不上美國的整體利益。
在中美戰略競爭的大背景下,驢象兩黨都試圖通過反華來爭取選票,民主黨控制的參議院和共和黨控制的眾議院都在比著看誰更反華。
特朗普和拜登
而當反華成了一種政治正確,成了一種政治籌碼,美國對「台獨」勢力的支持便不會中斷,但需要強調的是,在台灣問題上,美國並沒有什麼主動權。
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這是一種國際公認的基本常識,無論美國政客多麼賣力表演,都無法改變這樣的事實。
而且台灣問題是中國的核心利益,這一點美國非常清楚,如果不斷地挑釁中國的底線,會導致中國的強力反擊。
中方警告美日勿觸碰台海紅線
2022年8月份,佩洛西竄台已經引發了自1996年以來最嚴重的台海危機,如果麥卡錫繼續竄訪,中美關係的基礎將會出現很大的動搖。
總之一句話,無論美國在台灣問題上搞什麼小動作,中國都有充足的實力進行堅決回擊,美國現在跳得越高,將來受的傷就會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