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居家隔離
被告申請的證人在外地工作
疫情形勢下
如何隔空辦案?
互聯網法庭給新答案
……
在楚雄市人民法院受理的一起融資租賃合同糾紛案件中,原告的委託訴訟代理人在居家隔離,被告申請的出庭證人在外地工作,兩人均因疫情影響無法離開所在地。眼看開庭在即,雙方當事人心急如焚,紛紛向承辦法官余紅萍打來電話……
「我的案子還能不能如期開庭?」
「當然能啊,可以通過互聯網法庭線上開庭,你們只需使用手機即可遠程參與庭審!」
8月16日,該案在互聯網法庭如期開庭審理。原、被告使用手機、平板電腦等設備,通過「雲審」庭審小程序或雲審App輸入平台發送的庭審碼進入互聯網法庭參與庭審。
根據案件審理需要,此次庭審還首次實現了證人「雲作證」。庭審中,證人經線上傳喚授權後,即可通過雲審app進入庭審現場。
承辦法官對著面前的電子屏幕,對被告申請的證人李某的身份進行核實,向其宣讀了證人的權利義務。李某隔空向法庭陳述了自己知曉的案件事實,對一方當事人提交的有其簽名字樣的書證完成線上核對確認,並在線接受當事人雙方的質詢。
因原、被告雙方爭議較大,承辦法官宣布休庭並擇期宣判。庭審結束後,原、被告及被告申請的證人李某通過電子簽名對庭審筆錄進行確認。
「原想著受疫情影響,案件不知道拖到什麼時候才能開庭,沒想到現在不僅可以手機上開庭,申請的證人也能線上出庭作證,大家都不用出門就可以參與庭審,節省了一大筆訴訟成本,讓我真切體會到了信息化發展紅利。」
從8月5日投入使用以來,楚雄市法院法官擁抱新常態、適應新需求,越來越多的案件通過互聯網法庭開庭,運用網路打破時空的距離,開啟網路庭審新模式,大量州外、省外甚至遠在異國的訴訟參與人也逐步適應了這一高效、便捷的訴訟新模式。
面對互聯網發展的機遇和挑戰,楚雄市人民法院積極探索更深入、更便民、更高效的信息化智慧法院建設,持續健全完善平台與技術應用,實現訴訟環節全程網路化、數字化,讓網上立案、電子送達、線上調解、互聯網開庭等在線業務成為更多人足不出戶解決矛盾糾紛的首選,滿足人民群眾多元司法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