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仗就是要打敵人的命脈,而不是靠想像。特別是大規模國戰,更是要抓住對手的命門追著打。而俄軍在開戰初期,完全就是勝利大閱兵,在坦克部隊後面的卡車裡,甚至裝滿了警察和防爆盾牌,這就是準備直接去接收的。
結果我們都知道了,俄軍在基輔、蘇梅、切爾尼戈夫,在哈爾科夫連續打敗仗。就連開戰初期幾個不可一世的近衛集團軍,現在也早就掩旗熄火了。
在現代戰爭當中,要想打敗和管理一個中等國家非常困難。只要這個中等國家有越南、伊拉克這個級別的國土面積和人口就可以了。你實力再強,打這個強度以上的國家,都會很難處理。
經過連續的失敗,俄羅斯終於不再輕敵,開始認真研究烏克蘭這個對手。俄軍對烏克蘭軍隊的優勢是,俄軍有炮兵彈藥優勢和導彈遠程打擊優勢。但是在整體地面部隊實力上,俄軍對烏軍沒有多少優勢。
俄軍坦克都是T-72和T-80,烏軍也是T-80和T-64坦克,俄軍是AK烏軍也是AK。俄軍有龍捲風和颶風火箭炮,烏軍也有海馬斯和颶風火箭炮。俄軍有152自行火炮烏軍也有各種西方自行火炮。
因此,在地面部隊總體技術上俄軍對烏軍沒有代差,沒有碾壓性的優勢。俄軍就只有2個優勢,1個是大炮多彈藥多,1個是遠程導彈多。因此,俄軍就要利用自己這兩個優點打擊烏軍的弱點命門。
工業化國家的命脈就是電力系統,沒有了電力系統一個現代國家基本上就直接回到19世紀了。因此,俄軍首先集中所有導彈和無人機打擊烏克蘭的電力系統。但是,打擊基礎設施永遠不會一勞永逸。
不會像很多人想像的那樣,打幾輪導彈摧毀了就完事了。因為,美國和西方還會援助各種電力裝備重新恢復烏克蘭的電力系統供應。
有報道稱,美國、德國和哈薩克工程隊伍已經抵達烏克蘭。將為烏克蘭維修電力設備,發電廠和電網等等。同時,美國開始第一批援助烏克蘭配電變壓器和發電機保護斷路器。歐盟宣布援助烏克蘭200台大型變壓器和40台重型發電機,德國援助350台發電機。還有土耳其將會出動3艘大型電力保障船抵達烏克蘭。
因此,對基礎設施的打擊,一定是持續的。就看是打擊的快,還是修的快。是俄羅斯生產導彈的速度快,還是西方生產電力系統配件的速度快。是俄軍導彈先進,還是西方防空導彈更強。
俄軍第2點就是戰術改變。俄羅斯末日將軍蘇羅維金現在的戰略就是,「儘可能多殺死烏軍士兵」,固守待援等待俄羅斯國內的30萬完成訓練的預備役和志願兵進入戰場。
烏軍雖然動員了75萬人,但是真正的精銳野戰部隊不會超過20萬人。俄軍就是要利用強大的炮兵數量和炮兵火力消耗烏軍精銳部隊有生力量。在巴赫穆特,在馬林卡,在阿特木斯克等等地方開設了多個出血點消耗烏軍力量。
俄軍現在在後方還保持有一支已經完成訓練的30萬預備隊沒有投入戰鬥。就是在等待最佳的出擊時機,在等待前線烏軍被削弱到一定程度,才會突然投入戰場。
北約秘書長延斯·斯托爾滕貝格已經要求北約各國咬緊牙堅持住,繼續援助烏克蘭對抗俄羅斯。斯托爾滕貝格再次表示,烏克蘭應在戰場上擊敗俄羅斯。如果北約繼續向烏克蘭提供軍事支持,就能強化它在談判桌上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