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社會上充斥著爾虞我詐與縱橫博弈。各國為了各自利益不斷明爭暗鬥,最近美國與俄羅斯的博弈就佔據了新聞頭條。
12月9日,繼續來關注國際局勢的變幻。
第一件事,俄羅斯武裝力量總參謀長瓦列里∙格拉西莫夫表示,俄羅斯的核三位一體確保完成威懾潛在敵人的任務,陸基戰略核力量超過95%的發射器已做好戰鬥準備。
據悉,又有一批「先鋒」導彈系統正在進入戰備狀態;一艘裝有「布拉瓦」彈道導彈的核潛艇被納入海軍,航空戰略核力量戰略導彈轟炸機的現代化改造仍在繼續,確保其使用現代高精度遠程導彈。
俄戰略導彈部隊最近動作不斷,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意欲幾何。不過是為與北約的對峙中增添己方的砝碼。
本以為普拜會結束後,雖未達成些許實質性成果但也會在一定程度上緩和局勢促進兩國關係的回升,結果沒成想美俄對峙依然愈演愈烈。
看不到效果的俄羅斯也展開了反擊,95%的陸基核彈處於發射狀態。
首先是表明自己的態度,既然在常規武器上無法壓制住美國,戰鬥民族索性拉出核武器。
而絕大部分核彈處於待發射狀態也是在警告美國、北約,不要輕舉妄動。俄羅斯軍隊有決心同時也有實力保衛國家。
筆者認為,以此次普拜會為節點,目前的美俄局勢進入第二個階段。
此前北約東擴美國軍演,不斷對俄羅斯施壓,在國際形勢下,普京與拜登進行會晤。大家都知道在兩國矛盾異常尖銳的情況下,不可能通過兩個小時的聊天就把問題解決。
雙方是在互相試探底線,看看對方還有多少可供斡旋的餘地。
俄羅斯訴求是北約停止東擴,單論這一點就無法達成共識。
美國訴求是俄軍停止入侵烏克蘭,但俄方堅決否認,所以這個「莫須有」的問題也難以達成共識。
既然談不攏,雙方就進入對峙的「下半場」。
即為:北約繼續擠壓俄方戰略生存空間,而普京也將重拳出擊堅決維持。這些都是在為下次的普拜會爭取有利態勢。
第二件事,俄羅斯國防部表示,一架軍用運輸機離開普斯科夫州機場執行空降軍傘兵部隊例行跳傘訓練任務,結果遭遇了發動機停車,飛行員駕機成功野外著陸,機上人員毫髮無損。
前段時間俄羅斯各類型事故不斷,從民用的卡車、貨車交通事故到軍用的飛行事故時有發生,對戰鬥民族的士氣造成一定的打擊。
此次運輸機成功迫降,不但保全了機上十餘名士兵的生命,還為國家保住了運輸機,同時顯示了俄軍飛行員高超的飛行技術和冷靜果斷的心理素質。
尤其是在美俄博弈愈發進入白熱化的時候,給國內民眾打了一針強心劑,告訴大家俄軍的實力依舊。
而俄空天軍也抓住機會,將對卡巴科夫上尉的英勇表現做出表彰,藉機提振全軍將士們的士氣。
第三件事,美國國防新聞網站消息,通用原子公司推出一款新型武裝無人機-「莫哈韋」,與其前輩相比,載荷量要大得多。
該機能夠攜帶3600磅武器彈藥,最多可掛載16枚「地獄火」導彈。同時具備從未經準備的小型場地起飛,這使其具有很強的惡劣條件適應性。
美國是當之無愧的全球第一大國,擁有雄厚的經濟實力和科技實力,所以,在研發新型武器裝備上一直獨佔鰲頭。
這也是其能領導北約眾多盟友的重要原因。普拜會結束後,美國當然也要加緊軍事威脅,除了與夥伴國軍演示威外,研製新型武器同樣也是一個重要的手段。
此次美國研製的新型無人機也是為針對俄羅斯而量身定做的。攜帶大量精準制導導彈,且具備惡劣情況下的起降條件,更能在對峙前線複雜多變的戰場環境下完成各項任務。
這也對俄羅斯提出了挑戰,不但要防備美國的武器,還要在軍備競爭上保持狀態,不能被拉開太遠。
但軍備競賽又會嚴重影響國家的經濟發展,這使得俄方孱弱的經濟形勢更加雪上加霜。
綜上所述,目前的形勢也給普京提出了新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