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航空報訊:當你置身於航空工業寶成大門北側的清姜西四路口,一定會被眼前的巨幅畫面驚喜震撼。
整棟大樓側面牆體上,一架架中國戰機昂首雲端、御風而行、振翅翱翔。運20「鯤鵬」嬌憨可愛、殲20「威龍」威風凜凜、殲15「飛鯊」凌空出水、殲10「猛龍」瀟洒酷斃騰空而起、轟6、殲7駕雲飛翔……逼真立體、惟妙惟肖的巨幅3D手工彩繪下,寶成文化中心門頭上,嶄新鮮紅的「忠誠奉獻、逐夢藍天」八個大字赫然醒目。門口路邊以飛機造型為主的異形景觀標牌,則銘記著從1951年新中國航空工業誕生、1955年寶成建廠等一路走來,歷史不能忘卻的一個個重大事件節點……
讓航空文化融入現代城市格局
這是航空工業寶成日前建成的「航空報國精神主題文化景觀」,亦是寶成打造航空文化主題街區的新起點。作為寶雞唯一一家航空企業,寶成積極響應轄區關於打造特色工業街區、傳承工業文化記憶的倡議,並以此為契機進一步宣傳航空文化,講述寶成創業故事,加強文化品牌塑造,全方位在地方打響航空品牌。從2022年4月起,寶成啟動了航空文化主題街區建設工程。
寶成黨委對此項目高度重視,不僅將該項目作為弘揚航空報國精神、傳播航空文化的重要載體,同時也作為國有企業深度融入屬地基層社會治理、積極融入現代化城市格局,從文化層面主動履行社會責任的具體行動。寶成黨委書記、董事長劉智勇指出:「要站在全方位履行社會責任的高度,不斷探索宣傳航空文化、傳播航空文化的新途徑。」他親自審定設計方案,提出具體指導意見,多次過問進展情況。
讓航空報國精神代代賡續
有一種忠誠,是航空人融入血脈、薪火相傳的紅色基因;
有一種精神,是航空人矢志不渝歷久彌堅的初心使命。
67年前,一大批德才兼備的優秀航空人才,響應黨中央建設新中國航空工業的召喚,懷著一腔航空報國的熱血,從上海、從瀋陽、從太原、從北京等地奔赴山城寶雞,在一片廢墟中篳路藍縷挺起了寶成的脊樑。
寶成的第一代建設者們,擔負起我國航空儀錶研製、生產的神聖使命,從複製、仿製起步,到自行設計和研製,不斷攻堅排難,填補了一個又一個空白,創造了一個又一個奇蹟。1960年,寶成成功試製出我國第一套地對地導彈自動駕駛儀;1961年又成功試製出了我國第一套空空導彈自動駕駛儀,為新中國空海軍提供了我國自行研製的第一代導航設備,先後包建和援建了31家航空航天企業,輸送了一批又一批優秀人才。
千種艱難,萬般磨礪,滄海桑田,真情不變。新一代的航空人,踏著先輩的足跡,彙集在航空報國精神的旗幟下,紮根於這片熱土,在跌宕起伏中艱辛跋涉,在挑戰艱險中上下求索,用堅貞的信念詮釋著忠誠,矢志不渝破解難題,蝶變重生創造奇蹟,為祖國航空事業發展和地方經濟繁榮做著應有的貢獻。
而以「忠誠奉獻、逐夢藍天」作為內涵精準表達的航空報國精神,正是全體航空人代代賡續攻堅克難的寶貴精神財富,是航空人奮進新時代的莊嚴承諾,也是新時代賦予航空人的偉大歷史使命。
讓航空文化融入人文氣息
文化,無論是內隱的,還是外顯的,總以一種力量自發地存在。對企業文化特徵形態進行有形塑造,使其融入更多的人文氣息,並以人們喜聞樂見的形式精彩呈現,是企業文化建設的應有之義。
飛行作為一種文化現象,使飛機在誕生100多年後的世界變得五彩繽紛。飛機以一種特有的文化符號,給我們的世界帶來了廣泛而深遠的影響。擔任此項目彩繪重任的「85後」畫師華亮,表示接受這項任務時「很興奮,又有些忐忑。」西安美術學院畢業的他坦言,這是他第一次在牆體上畫飛機。自小就是航空「發燒友」的小夥子,上大學時常常從伙食費中省下錢買航空雜誌。他對中國航空工業的發展歷程,對自己要表現的每一型飛機的前世今生都如數家珍。於他而言,這次繪畫不是簡單完成一項任務,而是帶著神聖的使命感,賦予每一架飛機以靈魂,讓它以飛翔的姿態翱翔藍天,而不是靜止牆面。他感慨:「從殲7到殲20,這是幾代航空人努力的結果。我能有幸用畫筆向這個城市的人們傳播航空文化,彷彿自己也成了航空人中的光榮一分子。」
作為寶雞市目前唯一的巨幅3D手繪航空文化主題景觀,它不僅讓過往行人欣喜駐足,更讓市裡很多航空愛好者慕名前來觀賞留影,嘖嘖稱讚:「夠颯爽!真帶勁!」
一名專程從市區趕來寶成「看飛機」的7歲男孩,興緻勃勃地手指著彩繪,對運20、殲20、殲15等一個個機型頭頭是道,引得他的父親驚喜讚歎:「沒想到臭小子你居然對飛機懂得這麼多!」兒子自豪地說:「那當然,我可是『如假包換』的航空迷,我長大了要開戰鬥機保衛祖國!」
為了傳播航空文化,展現航空風采,近年來,寶成持續在地方開展航空科普進校園活動,僅2022年上半年在當地中小學開展10次,努力讓航空文化參與成長進入記憶。
將文化融入人文氣息,發揮環境對人潛移默化的作用,意義非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