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9月18日14時44分,我國台灣省花蓮縣發生了一場6.9級大地震,震源深度為10公里,福建、廣東多地網友表示震感強烈。據可查數據顯示,這次地震是台灣省花蓮縣近10年來最大級別的一次地震,導致花蓮縣多處樓房倒塌。
目前沒有發現人員傷亡。據統計,台灣花蓮地區平均每年地震6000多次,有明顯震感的有400次,幾乎是每隔幾天就來一次地震。那麼,花蓮為何會地震頻發呢?花蓮位於台灣省的東部,處於大山和大海間的狹谷地帶,也處在歐亞板塊與菲律賓海板塊交界之處的米侖斷層上。長期以來,菲律賓板塊和亞歐板塊擠壓碰撞,俯衝帶亞歐板塊之下。
形成斷層位移的現象,引發頻繁的地質活動。根據台灣地震專家陳國昌的意見,9月17日6.5級地震和18日的6.9級地震處於同一震區,而18日6.9級地震理論上屬於主震,是因為17日6.5級地震之後地殼能量失衡,主震爆發之後,能達到基本的平衡,此後地殼釋放能量應該呈現遞減趨勢。所以,未來花蓮地區還會餘震不斷,那麼會對大陸影響嗎?
根據相關資料,最近兩次花蓮地震均為花蓮縱谷東部斷裂帶上的逆沖型破裂。顧名思義,就是兩個板塊相互作用下,兩個板塊的斷面上發生的地震,就是逆沖型地震。澳洲著名的地質專家艾倫博士曾說,「目前地球上最大的地震,幾乎都是逆沖型地震。」比如,2004年爆發的蘇門答臘9.1級大地震,造成十幾萬人傷亡,並引發海嘯,海嘯又間接造成20多萬人傷亡,堪稱地質災難。
以及2011年日本爆發的9級大地震,引起海嘯波及整個太平洋周邊的國家,並導致日本福島核電站發生泄漏,地震間接造成1萬3千餘人死亡、1萬4千餘人失蹤。逆沖型地震主要發生在板塊交界處的消亡邊界,比如我國的喜馬拉雅山地震帶、台灣地震帶等。
而根據台灣地震專家的描述,此次台灣的震源機制和花蓮縱谷東部斷裂逆沖型破裂特點相一致。此次地震雖然我國東部沿海震感明顯,由於花蓮處於台灣省東部,所以對大陸的影響並不大。但專家提醒,由於近期太平洋板塊和亞歐板塊地質活動頻繁,處於地震帶、斷裂帶上的地區應做好防震措施和預備演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