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露養老詐騙「套路」!最高法發布重點打擊六類養老詐騙犯罪典型案例

2022年11月03日01:26:57 熱門 1971


揭露養老詐騙「套路」!最高法發布重點打擊六類養老詐騙犯罪典型案例 - 天天要聞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養老事業,對老年人特別關心愛護。經黨中央批准,由平安建設協調小組牽頭,在全國範圍組織開展為期半年的打擊整治養老詐騙專項行動。這次專項行動的打擊範圍是以「養老」為名、通過欺騙手段侵害老年人合法權益的各類犯罪,重點打擊以提供「養老服務」、投資「養老項目」、銷售「養老產品」、宣稱「以房養老」、代辦「養老保險」、開展「養老幫扶」等為名侵害老年人合法權益的六類犯罪。為依法有效推進打擊整治養老詐騙專項行動,最高人民法院發布6件養老詐騙犯罪典型案例,進一步明確六類重點打擊犯罪的表現形式,揭露養老詐騙「套路」手段及其危害,幫助老年人提高法治意識和識騙防騙能力,最大限度擠壓「行騙空間」。這些案例充分體現了寬嚴相濟的刑事政策,表明了人民法院依法從嚴懲處養老詐騙犯罪的態度和立場,展現了人民法院以實際行動維護老年人合法權益,促進老年事業產業健康發展,維護政治社會環境安全穩定的責任與擔當。



人民法院重點打擊

六類養老詐騙犯罪典型案例


目錄


1.肖開俊、陳榮集資詐騙案

——以提供「養老服務」為名實施非法集資犯罪


2.魯鵬非法吸收公眾存款案

——以投資「養老項目」為名實施非法集資犯罪


3.徐正等人詐騙案

——以銷售「養老產品」為名實施詐騙犯罪


4.沈移平集資詐騙、顧乃祥非法吸收公眾存款案

——以宣稱「以房養老」為名實施非法集資犯罪


5.李曉雷詐騙案

——以代辦「養老保險」為名實施詐騙犯罪


6.李建濤詐騙案

——以開展「養老幫扶」為名實施詐騙犯罪



案例一

肖開俊、陳榮集資詐騙案

——以提供「養老服務」為名實施非法集資犯罪


一、基本案情


被告人肖開俊,男,漢族,1981年11月1日出生。


被告人陳榮,男,漢族,1971年1月6日出生。


2016年6月,被告人肖開俊、陳榮與蔡新(已判刑)共謀以開展養老服務之名實施非法集資,先後成立自貢益壽園養老服務有限公司、四川歸然養老服務有限公司,並在自貢市內江市、攀枝花市等地設立分公司或營業網點。三人明知公司無融資資質,「養老基地」不可能建成使用,仍安排融資團隊以養老服務名義,採取打電話、發傳單、推介會、口口相傳等方式,輔以發禮品、參觀「養老基地」等手段,在自貢市等地公開集資,承諾支付每月1%-3%的固定收益、享有養老基地優先居住權和折扣及期滿後返還本金,與集資參與人簽訂《預存消費協議》《預存合同》等,收取預存消費款,共吸收189名老年人562萬餘元。融資團隊從集資款中提成45%-50%,其餘除用於公司運轉外,被肖開俊、陳榮和蔡新等人分贓。


二、裁判結果


本案由四川省自貢市自流井區人民法院一審,四川省自貢市中級人民法院二審。


法院認為,被告人肖開俊、陳榮夥同他人以非法佔有為目的,以詐騙方法非法集資,數額特別巨大,其行為均已構成集資詐騙罪。肖開俊、陳榮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系主犯,應當按照其所參與的或者組織、指揮的全部犯罪處罰。二人歸案後如實供述主要犯罪事實,依法可以從輕處罰。據此,以集資詐騙罪判處肖開俊有期徒刑十三年,並處罰金人民幣二十萬元;判處陳榮有期徒刑十二年六個月,並處罰金人民幣二十萬元;責令肖開俊、陳榮退賠集資參與人經濟損失。


三、典型意義


本案是以提供「養老服務」為名侵害老年人合法權益的典型犯罪案件,該類犯罪主要表現為以預售養老床位、虛構養老服務項目等名義,通過辦理會員卡、明顯超過床位供給能力承諾服務、預交養老服務費用等手段,詐騙老年人錢財。被告人肖開俊、陳榮利用老年人尋求養老保障的心理,承諾高息回報、享受床位優先居住權、入住打折等,誘騙老年人大額預存消費投資,實施非法集資。二被告人明知「養老基地」不可能建成使用,將集資款的45%-50%用於融資團隊提成,並按比例分贓,集資款未用於投資建設「養老基地」,具有明顯的非法佔有目的。一、二審法院以集資詐騙罪對二被告人定罪處罰,於法有據。人民法院提示廣大老年人選擇具有正規資質的養老服務機構,發現犯罪分子以「養老服務」進行非法集資的,要不聽、不信、不參與,並及時向有關部門提供線索。同時,相關部門要規範養老服務行業准入,加強行業監管,保障養老服務行業健康發展,為廣大老年人安享幸福晚年營造良好環境。



案例二

魯鵬非法吸收公眾存款案

——以投資「養老項目」為名實施非法集資犯罪


一、基本案情


被告人魯鵬,男,漢族,1993年1月13日出生。


2016年4月,被告人魯鵬和魯光明(另案處理)註冊成立樂平市太陽山老年事業發展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太陽山老年公司」),魯鵬為法定代表人。2016年8月至2017年11月,魯鵬未經有關部門批准,借用太陽山老年公司名義,通過發放宣傳單、召開推介會等方式,公開宣傳交費後可以享受老年公寓住房優惠,並承諾以高額福利消費卡、貨幣等方式返本付息,非法吸收51名老年人165萬餘元。所吸收資金被魯鵬、魯光明用於消費支出、提現支取或挪作他用。案發後,涉案公司賬上餘款、委託其他公司代管資金及老年公寓內物品折價轉讓費共56萬餘元退還集資參與人。


二、裁判結果


本案由江西省樂平市人民法院一審,江西省景德鎮市中級人民法院二審。


法院認為,被告人魯鵬違反國家金融管理法律規定,通過發宣傳單、開推介會等途徑公開宣傳,並承諾在一定期限內還本付息,向社會不特定老年對象吸收資金,數額巨大,其行為已構成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魯鵬如實供述所犯罪行,願意接受處罰,可以從輕處罰。案發後退繳了部分贓款,可作為量刑情節酌情考慮。據此,依法以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判處魯鵬有期徒刑四年,並處罰金人民幣五萬元;繼續追繳魯鵬尚未足額退賠的違法所得,退賠各集資參與人。


三、典型意義


本案是以投資「養老項目」為名侵害老年人合法權益的典型犯罪案件,該類犯罪主要表現為以開辦養老院、購買養老公寓、入股養生基地等為由,以售後定期返點、高額分紅為誘餌,誘騙老年人參與投資。開辦養老院、養老公寓等「養老項目」關係到老年人晚年幸福生活,國家出台政策予以扶持,但一些「養老項目」監管還存在滯後,犯罪分子打著投資養老公寓、入股養生基地等幌子,誘騙老年人投資,騙取老年人錢財。被告人魯鵬以承諾高額福利消費卡、貨幣等返本付息為幌子,引誘老年人投資太陽山老年公司「養老公寓」項目,實施非法集資,最終造成51名老年人的「養老錢」遭受損失,部分老年人因基本生活無法得到保障而經常懊惱自責,誘發了各種疾病,身心健康受到極大摧殘,破壞家庭和諧、社會穩定。人民法院針對發現的行業監管漏洞和風險隱患,向當地市場監督管理部門發送司法建議書,建議加強營業執照辦理和企業日常經營活動監管,有力促進行業源頭治理。人民法院提示老年人要謹慎投資高額返利項目,多與子女溝通商量,投資「養老項目」時要「三看一抵制」:一看「養老項目」是否有登記、備案,二看「養老項目」是否真實合法,三看「養老項目」收益是否符合市場規律;抵制高利誘惑,拒絕非法集資,捂緊「錢袋子」。



案例三

徐正等人詐騙案

——以銷售「養老產品」為名實施詐騙犯罪


一、基本案情


被告人徐正,男,漢族,1981年10月21日出生。


被告人周金鵬,男,漢族,1988年5月8日出生。


(其他被告人身份情況略)


2018年初,被告人徐正、周金鵬與他人購買富乾匯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徐正、周金鵬安排沈燕娟等14人,在公司銷售所謂的紀念幣(章)、玉石、書畫作品等「藏品」,派發傳單進行廣告宣傳,贈送小禮品等方式吸引不特定人到公司後,虛假宣傳公司系國有企業授權銷售方,謊稱購買「藏品」可享有國家補貼,虛構「藏品」系限量供應、在市場上具有稀缺性、具有較高的價值及短期升值空間、「藏品」升值後由公司提供途徑幫助銷售實現盈利等事實,隱瞞紀念幣(章)、玉石、書畫作品等「藏品」實際價值及並無稀缺性的真相,欺騙被害人購買紀念幣(章)、玉石、書畫作品等「藏品」,向被害人開具虛假「收藏品全國統一專用收藏票」。截止案發,徐正等人騙取46名被害人(大部分為老年人)379萬餘元。


二、裁判結果


本案由江蘇省常州市新北區人民法院一審,江蘇省常州市中級人民法院二審。


法院認為,被告人徐正、周金鵬等人以非法佔有為目的,通過虛構事實、隱瞞真相的手段,騙取他人財物,數額特別巨大,其行為均已構成詐騙罪。徐正、周金鵬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系主犯,應當按照其所參與的全部犯罪處罰。周金鵬如實供述所犯罪行,可從輕處罰。據此,依法以詐騙罪判處徐正有期徒刑十二年,並處罰金人民幣二十萬元;判處周金鵬有期徒刑十年六個月,並處罰金人民幣十五萬元。(其他判項略)


三、典型意義


本案是以銷售「養老產品」為名侵害老年人合法權益的典型犯罪案件,該類犯罪主要表現為通過提供免費或低價旅遊觀光、情感陪護、虛假宣傳等手段,採取免費發放禮品、商品回購、寄存代售、消費返利、會議營銷、養生講座等方式,誘騙老年人購買價格虛高的保健品、食品、藥品、醫療器械、收藏品或者假冒偽劣產品等。我國老齡人口規模不斷增長,已步入中度老齡化社會,犯罪分子瞄準規模龐大的老年群體實施養老詐騙。被告人徐正等人謊稱公司系國有企業授權銷售方,獲取老年人信任,抓住老年人識別鑒定能力較弱的特點,鼓吹收藏品增值空間大、投資利潤豐厚,使老年人相信收藏品投資能夠提供養老保障、消除養老後顧之憂,誘騙老年人高價購買廉價批發的收藏品,騙取錢財。人民法院提示老年人投資消費要冷靜,繃緊防範意識這根弦,不輕信電話、網路、電視推銷,認準正規的收藏投資渠道,特別是要謹防所謂「高額返利」「高價回購」等宣傳,防止陷入騙子的套路,守護好自己的「養老錢」。



案例四

沈移平集資詐騙、顧乃祥非法吸收公眾存款案

——以宣稱「以房養老」為名實施非法集資犯罪


一、基本案情


被告人沈移平,男,漢族,1967年3月9日出生。


被告人顧乃祥,男,漢族,1958年7月25日出生。


2015年1月至2017年11月,被告人沈移平先後成立、收購上海俐煜金融服務信息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俐煜公司」)、上海燦宏融資租賃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燦宏公司」),以投資經營德國米拉山奶粉、長青發公司等項目為幌子,以承諾高息回報為誘餌,通過借款方式向社會公眾募集資金。2016年下半年,沈移平推出「以房養老」項目,引誘投資客戶將房產抵押給小額貸款公司獲取抵押款,再將抵押款轉投燦宏公司。被告人顧乃祥為獲取好處費,明知沈移平通過俐煜公司、燦宏公司向社會不特定公眾吸收資金,而引誘並幫助老年客戶將房產抵押給小額貸款公司獲取抵押款,再將抵押款轉借給沈移平。截止案發,沈移平共計吸收資金2.98億餘元,造成集資參與人經濟損失1.68億餘元。顧乃祥參與房產抵押17套,幫助沈移平吸收資金5450萬元,未兌付總額5006萬餘元。顧乃祥投案後家屬退繳2954萬餘元。


二、裁判結果


被告人沈移平集資詐騙案由上海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一審,宣判後,在法定期限內沒有上訴、抗訴,原判已發生法律效力。被告人顧乃祥非法吸收公眾存款案由上海市靜安區人民法院一審,上海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二審。


法院認為,被告人沈移平與他人結夥以非法佔有為目的,以詐騙方法非法集資,數額特別巨大,其行為已構成集資詐騙罪。被告人顧乃祥違反國家金融管理法律規定,非法吸收公眾存款,數額巨大,其行為已構成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顧乃祥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作用,系從犯,應從輕處罰。顧乃祥雖自動投案,但未如實供述所犯罪行,不構成自首。顧乃祥家屬退出2954萬餘元,可對顧乃祥從輕處罰。據此,依法以集資詐騙罪判處沈移平無期徒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並處沒收個人全部財產;違法所得予以追繳,不足部分責令繼續退賠。以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判處顧乃祥有期徒刑三年四個月,並處罰金人民幣五萬元;責令顧乃祥退賠違法所得,連同已凍結的錢款,按比例發還各集資參與人。


三、典型意義


本案是以宣稱「以房養老」為名侵害老年人合法權益的典型犯罪案件,該類犯罪主要表現為以「房本在家無用」「不耽誤自住或出租」等類似話術為借口,誘騙老年人簽訂房產抵押擔保的借貸合同或相關協議,將抵押房屋獲得的資金購買其推介的所謂理財產品,藉助訴訟、仲裁、公證等手段,非法佔有老年人房屋。「以房養老」作為解決人口老齡化問題,緩解社會及家庭養老壓力的可行方式,引起了社會廣泛關注。然而,很多不法分子打著國家政策的旗號,營造「養老恐慌」,利用老年人金融防範意識較差的特點,惡意設套,借「以房養老」實施非法集資。被告人沈移平、顧乃祥誘使老年人抵押房屋以獲得資金,再購買所謂高收益理財產品,最終因理財公司資金鏈斷裂,房屋被行使抵押權,老年人落得「錢房兩空」。人民法院根據案件事實、情節以及二人在共同犯罪中的地位和作用,分別以集資詐騙罪、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對沈移平、顧乃祥定罪處罰,充分體現了寬嚴相濟的刑事政策,罰當其罪。人民法院提示老年人增強金融風險防範意識,投資理財時不要盲目被高收益誘惑,同時子女也要關心、照顧老人,國家、社會、家庭和個人聯動起來,最大限度擠壓犯罪分子「行騙空間」,讓養老詐騙無處遁形,守護老年人幸福晚年。



案例五

李曉雷詐騙案

——以代辦「養老保險」為名實施詐騙犯罪


一、基本案情


被告人李曉雷,男,漢族,1988年9月12日出生。


被告人李曉雷原系鄉鎮社保部門臨時工作人員,後被開除。2018年,李曉雷結識王飛(另案處理),王飛得知李曉雷曾在社保部門工作,提出幫忙辦理城鎮職工養老保險的請求。李曉雷明知無能力幫助他人辦理補交職工養老保險,仍謊稱可通過掛靠企業的方式辦理,並通過王飛介紹,以幫助他人辦理職工養老保險、可領取職工養老保險金等為名,先後騙取包括多名老年人在內的8名被害人107萬餘元,所騙錢款除極少數為被害人繳納靈活就業保險以獲取被害人信任外,其餘均用於個人揮霍。案發後,王飛退賠部分被害人經濟損失。


二、裁判結果


本案由山東省青州市人民法院一審。宣判後,在法定期限內沒有上訴、抗訴,原判已發生法律效力。


法院認為,被告人李曉雷以非法佔有為目的,採用虛構事實、隱瞞真相方法騙取他人財物,數額特別巨大,其行為已構成詐騙罪,應予懲處。李曉雷如實供述主要犯罪事實,可從輕處罰;當庭認罪認罰,可從寬處罰。部分被害人損失已得到挽回,可酌情從輕處罰。據此,依法以詐騙罪判處李曉雷有期徒刑十一年,並處罰金人民幣十萬元;責令李曉雷繼續退賠各被害人的經濟損失。


三、典型意義


本案是以代辦「養老保險」為名侵害老年人合法權益的典型犯罪案件,該類犯罪主要表現為謊稱認識社保局等部門工作人員或者冒充銀行、保險機構工作人員,可以代辦「提前退休」「養老保險」等,騙取老年人的保險費、材料費、好處費等。職工基本養老保險是符合我國國情,保障社會保險制度健康持續發展和實現「老有所養」的重要制度。一些犯罪分子利用老年人不了解相關政策規定,以有關係代辦、違規辦理「養老保險」為名,對老年人實施詐騙犯罪。本案中,被害人本應通過當地人社部門諮詢了解相關辦理城鎮職工養老保險的政策條件,但其認為「找關係」更加順利和省錢,將保險費交由被告人代辦,最終導致錢款被騙、個人養老保險斷繳的後果。人民法院在審理中發現,相關部門在養老保險政策宣傳以及業務辦理等方面存在薄弱環節,先後向當地相關部門發送司法建議,建議加大社會保障政策的宣傳力度,加強和完善社會保險代繳業務管理。人民法院提示老年人在辦理養老、醫療保險時,應通過相關部門、網站、社區、村委會等了解國家和當地政策規定,到相關部門按照程序依規辦理,不要輕易相信他人能代辦養老保險而把費用交給他人;明知不符合辦理條件的不要企圖通過「找關係」「走後門」方式違規辦理,不要輕信通過熟人可以省錢等謊言,避免讓犯罪分子有機可乘。



案例六

李建濤詐騙案

——以開展「養老幫扶」為名實施詐騙犯罪


一、基本案情


被告人李建濤,男,漢族,1972年8月17日出生。


2017年2月底至10月,被告人李建濤以其擔任法定代表人的北京天康通健心腦血管疾病研究所有限公司為依託,夥同楊琳、賈文山、王偉、張玫、蘇秀榮等人(均另案處理)為實施詐騙組成較為固定的犯罪組織,在北京市石景山區、丰台區等地,引誘老年人參加「健康講座、免費健康諮詢」活動,謊稱賈文山、張玫、蘇秀榮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空軍總醫院、北京醫院北京協和醫院等知名醫院的專家,騙取被害人信任,並以現場看病、開藥的方式,將低價購進的保健品「百邦牌天元膠囊」「百邦牌銀杏丹葛膠囊」當作特效藥品高價銷售給被害人。楊琳、賈文山、王偉等人通過上述方式,騙取翟寶才等124名被害人93.74萬元。李建濤家屬代為退繳40萬元。


二、裁判結果


本案由北京市石景山區人民法院一審,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二審。


法院認為,被告人李建濤以非法佔有為目的,夥同他人通過虛構事實、隱瞞真相的手段,騙取多名被害人財物,數額特別巨大,其行為已構成詐騙罪,應依法懲處。李建濤夥同楊琳、賈文山、王偉、張玫等十餘人,為實施犯罪而組成較為固定的犯罪組織,是犯罪集團。李建濤系組織、領導犯罪集團的首要分子,應按照集團所犯的全部罪行處罰。李建濤等人詐騙老年人的財物,酌情從重處罰;李建濤主動退繳部分贓款,可酌情從輕處罰。據此,依法以詐騙罪判處李建濤有期徒刑十二年,剝奪政治權利二年,並處罰金人民幣十二萬元;在案扣押的人民幣四十萬元,按比例分別發還各被害人;責令李建濤繼續退賠各被害人經濟損失。


三、典型意義


本案是以開展「養老幫扶」為名侵害老年人合法權益的典型犯罪案件,該類犯罪主要表現為假借義務診療、心理關愛、直播陪護、慈善捐助、志願服務、組織文化活動等形式獲得老年人的信任,對老年人實施詐騙。被告人李建濤等人為實施犯罪專門成立公司,在互聯網低價購進保健品,招募大量業務員,以免費醫療諮詢、義務診療等噱頭拉攏老年人參加講座,冒充知名三甲醫院的名醫在講座中為老年人「號脈」「看病」等,將通過拉家常、聊天方式提前了解的老年人身體狀況及病情記錄,偽裝成通過「號脈」得知,獲取老年人信任後誇大病情、虛構保健品為特效藥品,高價出售給老年人,騙取老年人錢款。該犯罪集團流竄作案,犯罪時間長、手段隱蔽,社會危害巨大,部分老年人因聽信所謂名醫建議中斷原本服用的正常藥物,延誤正常治療,造成嚴重後果。李建濤系犯罪集團首要分子,該犯罪集團針對老年人實施犯罪,人民法院按照犯罪集團所犯全部罪行對李建濤從重處罰,充分體現了從嚴懲處養老詐騙犯罪的精神。人民法院提示老年人就醫需到正規醫院,切莫病急亂投醫,不要輕信所謂免費講座、免費診療,更不要高價購買非正規藥品、保健品,避免上當受騙。


文章來源:公眾號@最高人民法院

封面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熱門分類資訊推薦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 - 天天要聞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雖然說《愛情公寓》這部劇在劇情上充滿了爭議,但是一定程度上,這部劇也是很多人的回憶,是伴隨了一代人的青春回憶,而且劇中的很多角色都成為了經典,他們的口頭禪也一直被拿來玩兒梗。
Lisa榕做主持多年沒紅,被陳赫拉進愛情公寓爆紅,如今怎樣了 - 天天要聞

Lisa榕做主持多年沒紅,被陳赫拉進愛情公寓爆紅,如今怎樣了

談到《愛情公寓》這部火爆一時的歡樂喜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不知道大家是否還記得《愛情公寓》中那個把曾小賢治得服服帖帖的女上司Lisa榕,現實中的她名叫榕榕,和劇中的形象也判若兩人。1981年出生在遼寧瀋陽的榕榕,畢業於上海戲劇學院,後來成為了上海東方傳媒集團有限公司的一名主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