詐騙局中局:被騙幾十萬,他們為何成為局中人?

2022年11月03日01:08:17 熱門 1945

全民反詐,沒你不行

「他每天噓寒問暖,問我有沒有吃東西、餓不餓,天氣冷了讓我多穿衣服,下雨了有沒有帶傘,特別貼心。」倩倩說,從來沒有一個人像他這樣關心我。

遺憾的是,這並不是倩倩對甜蜜戀人的回憶,而是一個被詐騙80多萬人民幣的受害者對犯罪分子的控訴。

沒有結果的等待

男子叫陳輝,是倩倩在網上認識的。在疫情阻隔的生活狀態里,陳輝的「暖男」人設讓倩倩迅速「上頭」 ,兩人隔著網線聊得火熱。對著屏幕,倩倩向對面那個人敞開心扉,陷入熱戀。

詐騙局中局:被騙幾十萬,他們為何成為局中人? - 天天要聞

如果是正常戀愛,這個故事可能會有一個不錯的結局。可惜,這名男子的出現以及刻意交往只是一場針對倩倩精心設計的騙局,所有的噓寒問暖只為獲取她的信任感,以便實施下一步計劃。

一次,陳輝很興奮地對倩倩說,領導給了他一個投資增值名額,收益很可觀,但屬於違規操作,本來想用自己舅舅的名義申請,但覺得親屬關係太近可能被查到,所以想借用倩倩的名義來申請。

陷入熱戀的倩倩二話沒說就把自己的身份證照片發過去,幫陳輝完成了註冊。經陳輝慫恿,倩倩認為投資機會難得,就先試著投了1萬美元(平台以美元計算),又幫陳輝湊了4萬美元作為本金。當賬戶收益增長到200多萬時,倩倩覺得應該「見好就收」,跟陳輝商量先收回本金,陳輝表示贊成。

只是,詐騙團伙又怎麼會放過倩倩?在事情敗露前,他們還要薅一把羊毛。

平台客服對倩倩說,抽回本金需要先繳納9.3%的稅金。倩倩很奇怪,直接從盈利部分扣除不就行了嗎?對方回復,必須先繳納稅金。

詐騙局中局:被騙幾十萬,他們為何成為局中人? - 天天要聞

當時,倩倩滿腦子想的是怎麼拿回這200多萬的收益。9.3%相當於19萬美金,她實在拿不出來。陳輝看倩倩犯難,生怕她放棄,假意關心說,朋友過兩天能借他5萬美元,他在鄭州還有一套房產,拿去抵押給高利貸,可以湊差不多6萬美元。這樣就把倩倩的「壓力」減輕到8萬美元。

於是,倩倩抓住「機會」,找朋友和閨蜜幫忙套現信用卡,又去銀行借了短期貸款,終於湊齊了剩下的8萬美元。

準備匯款時,倩倩接到了銀行工作人員的電話,表示她的賬戶最近和香港有交易往來,需要出示證明是用來幹什麼的。可惜的是,倩倩沒有抓住這棵最後的「救命稻草」。她拿不出證明,又想辦法通過其他辦法把錢匯了過去。

當倩倩滿心歡喜等著拿到可觀收益時,陳輝突然打來電話,說他被同事出賣了,必須接受調查,讓倩倩刪掉兩人之前所有的聊天記錄,並讓倩倩等他回來,回來之後就和她結婚。

民警陳奕華分析,刪除聊天記錄其實是為了毀滅證據。

倩倩說,「我以為他真是被調查,就一直傻傻等著他。」只是,這場等待,註定是一個苦澀的結果,陳輝再也沒出現。

前前後後,倩倩在這場以戀愛為名的騙局裡共投入了13萬美元,摺合80多萬人民幣。除了資金受損,倩倩渴望愛情的一顆心也變得支離破碎。

「不僅騙錢,還騙感情,殺人誅心就是『殺豬盤』的可怕之處。」陳奕華表示,「殺豬盤」就是利用人們對情感的需求,讓受害者產生情感依賴。

事實上,和受害者的聊天就是一套培養感情的劇本,由詐騙團伙十幾個人來操盤,以包裝出「完美戀人」的人設。通過聊天,詐騙分子不停收集受害者的個人信息和愛好,為「定製化」詐騙做準備。

「所謂定製化詐騙,騙子所謀求的自然要比其他的愛情騙局要多,他們一般都會把受害者騙的傾家蕩產。這個騙局之所以叫『殺豬盤』,也是因為它比其他的騙局時間要長得多,短則幾個月,長則幾年。」陳奕華說,騙子把受害者稱為「豬」,整個詐騙過程就會像養豬一樣,先養肥,讓你相信他,然後再『殺掉』,也就是騙走你的錢。」

根據各地警方披露的情況以及媒體公開報道,「殺豬盤」詐騙金額數以億計,受害者眾多。在社交平台和媒體披露的信息中,受害者被自己的「愛人」算計,在蒙受巨額財產損失之餘,他們的人生也就此改寫。

「早晚的噓寒問暖其實就只為了你的巨款,凡是網路交友讓你投資或轉賬匯款的,其實都是詐騙。」陳奕華鄭重提醒到,不聽、不信、不轉賬,有事就找警察幫忙。

屏幕對面的「高端」騙局

據公安部通報,2021年全國共破獲電信網路詐騙案件39.4萬起,抓獲犯罪嫌疑人63.4萬名,同比分別上升28.5%和76.6%。目前,電信詐騙犯罪手法已超48類300種,貸款、刷單、殺豬盤、冒充客服四類高發網路詐騙案件發案佔70%以上。

隨著新技術、新應用和新業態的出現,新的詐騙手法也應運而生。並且不斷演變升級,小婷近日就不幸經歷了一個「高端」騙局:仿冒公檢法。

當時,小婷接到了一個自稱是深圳公安機關的電話,「我沒做過違法的事情,第一反應是騙子,就掛了。」

沒想到,對方不停撥過來,不勝其煩的小婷接聽後,話筒里是一個嚴厲的聲音,「你知不知道剛才掛斷公安機關的電話是阻礙司法程序,會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的。」

一個大帽子扣下來把小婷整「懵」了,「我就有點害怕,說會配合調查。」

對方和小婷核對了姓名、身份證號、家庭住址等信息後,詢問小婷是否從越南乘機抵達過南京,護照有被人冒用的嫌疑,需要配合警方協助調查。

在一連串信息的連番「轟炸」下,小婷內心已經認定,對方是正在執行公務的公安機關。

「這其實是一個冒充公檢法比較傳統的套路。騙子一般會先說,你的身份信息涉嫌違法犯罪,然後再利用公安機關或者檢察院這種國家權力機關來對你形成威懾,讓你產生恐慌,從而讓你相信他說的這個信息。」深圳市公安局民警朱啟亮說。

一位自稱姓張的民警接待了小婷,還報出了自己的警號,指示小婷在一個安靜的地方配合他辦案和問詢,並開啟視頻通話。隔著屏幕,小婷看到對面是公安局的辦公場景,還有其他警察在後面走來走去。

「所以我當時就完全相信了,他肯定就是公安。」小婷回憶。

詐騙局中局:被騙幾十萬,他們為何成為局中人? - 天天要聞

朱啟亮分析,其實受害人看到的這些都是騙子為了讓她完全相信而布置的場景。實際上她看到的那個辦公場所肯定是假的,是他們通過搭建的方式,帶上「公安」的字樣,還有那幾個穿著警服的人員,實際上都是群演。」

不得不說,詐騙團伙十分「敬業」,為了實施這場騙局下了血本。

只是,屏幕對面的「民警」那邊網路狀況不太好,幾秒鐘後就有些卡。對方向小婷解釋,公安的辦公網不是特別穩定,就先把攝像頭關了,但小婷還得全程開啟攝像頭,配合做筆錄。

事後分析,這完全是詐騙分子怕視頻里耽擱時間太久露出馬腳,所以借口關掉視頻。

基於小婷先入為主的判斷,她積極配合「民警」問詢,一張大網悄然向她罩來。

對方表示,查到她名下有一張銀行卡涉嫌幫犯罪集團洗錢,並發來一個顯示為「最高人民檢察院」的網站,讓小婷在網頁搜索框里查詢自己的姓名和身份證號。

詐騙局中局:被騙幾十萬,他們為何成為局中人? - 天天要聞

「我一輸入之後,就看到一張『逮捕令』,那上面就是我的姓名、身份證號、犯罪行為什麼的,當時我真的慌了。」看到眼前的一幕,小婷方寸大亂,「我問怎麼樣才能取消這個『逮捕令』,『張警官』說我受過高等教育,肯定不會知法犯法的,配合他做一些調查,證明我名下所有的資產是正規、清白的,就可以洗清嫌疑了。」

「一旦你心裡慌了,你就沒有心思去辨別他說的話是不是真的,而且你還會把希望寄托在這個假公安上,讓他去幫你證明你的清白。」朱啟亮指出,那個檢察院的網址實際上是騙子專門製作的假網站,在上面查的任何信息實際上都是提前設置好的。

接著,對方指示小婷把名下的存款、理財都打到一張銀行卡里,並表示這個過程需要打開共享屏幕,在他的「監督」下完成。小婷如實操作,把近15萬元轉入銀行卡,並根據提示填寫資金清查申請。

詐騙局中局:被騙幾十萬,他們為何成為局中人? - 天天要聞

操作結束,對方向小婷表示,銀監會將在3個小時之內清查資產,如果沒有問題,小婷就是清白的。

至此,「問詢」結束,一張大網也就此收尾。當小婷心神不寧地等了一個多小時後登陸網銀查看時,才發現賬戶里的錢已被一卷而空,然而為時已晚。

事實上,當小婷開啟共享屏幕操作網銀時,銀行卡的賬號密碼就已經落入詐騙分子之手。

詐騙局中局:被騙幾十萬,他們為何成為局中人? - 天天要聞

在這場冒充公檢法的騙局裡,詐騙團伙使用心理震懾、網頁製作和互聯網相關技術手段,藉助公檢法部門的權威性,完成了對受害人的」致命一擊」。

朱啟亮提示,公安機關針對犯罪嫌疑人,不會通過電話或者網路的方式來辦案。陌生人發送的任何鏈接和網頁,都不應該去點擊。當然,最關鍵的還是保持鎮定,遇到詐騙時及時聯繫公安機關,畢竟,詐騙類型和作案手法層出不窮,我們必須提高警惕。

願天下無「詐」

從2002年前後流行的「腦溢血」、「車禍」騙術,到2010年前隨處可見的「重金求子」街頭廣告,再到以「殺豬盤」、冒充公檢法、虛假投資理財等為代表的定製化騙局大行其道,打擊電信詐騙、網路詐騙已經成為一個綜合性的社會治理難題。

這其中,網路詐騙佔到電信詐騙的80%以上,網路成為反詐宣傳的主戰場。

此前,國家反詐中心負責人曾舉例稱,銀行賬戶和手機卡實名不實人是滋生電信網路詐騙犯罪的根源性問題;一些企業的風控不到位,重經濟利益輕社會責任,網路空間亂象叢生,成為滋生犯罪分子的溫床。

如今,「人手一款」的國家反詐中心APP被不同年齡和職業的用戶所熟知。據悉,國家反詐中心平均每天會發布11萬條預警指令,2021年成功避免了2891.5萬名群眾上當受騙。

除了國家反詐中心APP,部分企業和平台相關的反詐工具也一併樹起了全民反詐的「防火牆」,如雲閃付APP「一鍵查卡」、「微信支付風險預警」等利器,如今都活躍在發詐一線。

詐騙局中局:被騙幾十萬,他們為何成為局中人? - 天天要聞

其中,「微信支付風險預警」涵蓋高風險交易攔截、防騙客服提醒功能、轉賬冷靜期等功能,後颱風控如果發現用戶在支付過程中遇到風險交易,支付界面便會彈出「接聽提醒」按鈕,同時提供實時在線客服,協助用戶判斷當前交易風險並進行預警,進而保護用戶財產安全。

此外,一些辦案民警稱,針對受害者的宣傳勸阻比打擊犯罪還要難。因此,除了打擊和防範詐騙團伙做案,針對公眾「未雨綢繆」式的普法教育也必不可少,全民反詐勢在必行。

在國家反詐中心的指導下,包括微信支付、騰訊守護者計劃、微信安全中心、QQ騰訊手機管家等在內的騰訊多個部門聯合開展了「反詐在行動」系列宣傳活動。

詐騙局中局:被騙幾十萬,他們為何成為局中人? - 天天要聞

活動以互動答題、創意展覽、公益海報等多重形式,「寓教於樂」地提醒民眾關注身邊的風險,強化用戶自身的安全防範素養,希望通過不斷的科普和警示,喚起並提升全民反詐的意識。

這是一場持久戰,需要全民參與。倩倩、小婷,以及無數詐騙受害者,都在期待天下無「詐」。

(應受訪者要求,文中均為化名)

作者:李權雲

來源: 中國新聞周刊

熱門分類資訊推薦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 - 天天要聞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雖然說《愛情公寓》這部劇在劇情上充滿了爭議,但是一定程度上,這部劇也是很多人的回憶,是伴隨了一代人的青春回憶,而且劇中的很多角色都成為了經典,他們的口頭禪也一直被拿來玩兒梗。
Lisa榕做主持多年沒紅,被陳赫拉進愛情公寓爆紅,如今怎樣了 - 天天要聞

Lisa榕做主持多年沒紅,被陳赫拉進愛情公寓爆紅,如今怎樣了

談到《愛情公寓》這部火爆一時的歡樂喜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不知道大家是否還記得《愛情公寓》中那個把曾小賢治得服服帖帖的女上司Lisa榕,現實中的她名叫榕榕,和劇中的形象也判若兩人。1981年出生在遼寧瀋陽的榕榕,畢業於上海戲劇學院,後來成為了上海東方傳媒集團有限公司的一名主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