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應該是謝定偉發布過的
最悲傷的一條朋友圈
早上8點46分,他在朋友圈發布:「晴天霹靂,慈母陳佩秋於2020年6月26日凌晨三點仙逝。陳佩秋兒女家屬泣告。」

在接通解放日報·上觀新聞記者的電話時,謝定偉的語氣依然悲痛。「昨天晚上10點多用餐,像往常一樣吃了點東西,但11點30多感覺不舒服,開始嘔吐。接下去,突然心力衰竭。」謝定偉把母親背下樓,子女們一起將陳佩秋送到最近的中山醫院搶救。
謝定偉告訴記者:「究竟是什麼原因,其實醫生也不知道。從失去知覺到呼吸驟停,時間非常短,大概也就幾分鐘,所以也沒來得及說任何遺言。我們始料不及,太震驚了,太突然了,家裡也沒有任何的準備。」
謝定偉和陳佩秋生活在一起,他的家和母親住的房子僅一牆之隔。他回憶和母親相處的最後的這些日子,「最近這些日子,她沒有任何異常。和往常一樣,每天都會寫字看畫。」

在世人的眼裡,陳佩秋是國畫大師,但在作為兒子的謝定偉眼裡,母親除了是一個出色的畫家外,還是一個非常出色的母親。
「她是一個方方面面都很優秀的人,不僅畫畫得好,而且在和畫無關的理工科、運動、烹飪等方面都非常出色。」謝定偉回憶,「我們小時候,收音機還是一個時髦的新潮玩意,母親會買來晶體管對著書本,教我們做半導體收音機。她做了好幾個,昆明老家的外婆和其他親戚都收到她做的收音機。我上小學前,她還把家裡的餐桌改成乒乓球桌,教我們打乒乓球。」
謝定偉說:「成功的人有兩種:一種人可以把一件事情做到極致,成為專家中的專家,但也僅限於這個領域,比如我父親謝稚柳,他一生的詩、書、畫成就貫穿一體,是一種學者型的才華,但他只會簡單操作家裡的電視遙控器,再複雜的功能可能就不會;另一種人,學什麼都能上手,而且比普通人都學得好,比如我母親,就是第二類人。她80多歲時,為了更好地研究古畫鑒定,還去買了蘋果電腦並學習操作,這樣可以在電腦上更好地看高清古畫進行研究。」

陳佩秋、謝稚柳伉儷
對於母親的突然離世,謝定偉心痛又遺憾,「她把自己的一生都獻給了中國的傳統國畫。除了畫畫,她也一直潛心於鑒定古畫。一直到晚年,依然如此。她說她有責任為古書畫研究做好這件事。前幾天她還拿了一本畫冊給我看,和我討論《簪花仕女圖》的作者考據問題。她說,畫是好畫,但可能未必是唐代周昉繪製,也有可能是南唐時期的畫家所繪。」
關於古畫的鑒定,謝定偉此前就和母親「預約」好了,要為她編輯一本宋畫研究的書籍。「她有許多相關研究的筆記和她標註在書上的註解。如今,這本書還沒來得及編完,她就走了。」
陳佩秋享年98歲,網上不少資料顯示陳佩秋生於1922年12月29日,謝定偉糾正了這一錯誤。他告訴記者:「母親生於1923年2月14日,農曆是狗年的小年夜,再過兩天,就是大年初一。按照中國的傳統說法,今年她虛歲99了。」
作者:李君娜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