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環球時報
【環球時報特約記者 程東 環球時報報道記者 邢曉婧】美國眾議院議長佩洛西2日晚竄訪台灣,台軍從2日也加強警戒,包括海、空軍與導彈部隊都已動了起來。一時間,台海軍事緊張情勢陡然升高。

發布「強化戰備期」
台灣《中國時報》2日報道稱,美國海軍「里根」號航母打擊群已在巴士海峽以東的附近海域,由此觀察,台灣東部太平洋海域應是讓美軍及日本兵力部署處理,台軍則負責台灣海峽即台海西部的應對。報道稱,台海軍艦隊已增加東北偵巡、海峽偵巡、西南海域偵巡及海峽南部偵巡的力度,並做好預備部署。台空軍則增加台海空中巡弋航,「在不引起擦槍走火情況下,我將出動比共機更多的空中兵力」。此外,防空導彈部隊也已做好待命應變。
2日一早,台「國防部」對三軍部隊發布「強化戰備整備指導期間」,自8月2日8時至4日12時依解放軍「威脅」適切調整,但戰備等級仍為「經常戰備時期」。台軍方強調,「強化戰備整備指導期間」重點是在「加強監控」,台軍並未提升戰備等級,三軍戰備兵力保持正常,不會針對官兵管制休假、戰備部隊主官仍依照平時規定輪值,不需要主官在營。台軍僅進行強化海峽監控,縮短戰備部隊出動的時間,並分析解放軍動態,研擬應對方案。台「國防部」聲稱,「運用聯合情監偵手段,可充分掌握台海周邊海、空域動態」,並以「料敵從寬、禦敵從嚴」的態度,縝密整備各項計劃,按突髮狀況處置規定,「有決心、有能力、有信心」確保台灣安全。
左營軍港內看起來十分空蕩
據了解,台軍戰備等級分為兩個時期,分別是「經常戰備時期」(平時)、「防衛作戰時期」(戰時),其中各個時期會依照「敵情威脅」有數個不同階段。不過即便稱為「平時」,台軍仍對此次佩洛西竄台有不少動作。2日上午,在高雄左營軍港有多艘「成功級」軍艦及搭載「雄風3」導彈的「錦江級」巡邏艦出海,前往指定地點進行戒備,整個軍港內看起來十分空蕩,僅剩幾艘維修中的拉法耶特軍艦及勤務艦。台空軍台東志航基地從1日起就進入全面戰備狀態,除原有兩架外,又緊急調派另外8架「幻影2000」戰機,並且全部掛彈,海軍兩架反潛直升機也飛抵志航基地,配合海面戒護船艦任務。
2日上午,台空軍嘉義基地F-16V戰機掛實彈升空,通常一批2架次,現在增加到3批6架次。台灣中時電子報稱,構改後的F-16V戰機擔負戰備任務,最大改良是換裝AN/APG83型的AESA雷達,可同時執行搜索、追蹤並鎖定多個目標,另改裝新式任務計算機、座艙儀錶、頭盔瞄準系統、電戰莢艙等,可搭配最新一代AIM-9X「響尾蛇」導彈,讓F-16V戰力大躍進。
「把台灣推向兵凶戰危境地」
對於佩洛西竄台,島內很多人表示反對。新黨主席吳成典稱,「為了一個佩洛西就將台灣推向兵凶戰危的境地,台灣人民怎麼接受?」他表示,現在台灣海峽已經瀰漫著瓦斯,佩洛西來就是要把瓦斯點燃。國民黨「立委」廖婉汝質疑,這是「和平之旅」,還是把台灣推向危機?美國政府要挺台,就不該用如此方式,不是將危機引到台海。「中廣」董事長趙少康稱,佩洛西執意到台灣,是要給民主黨的中期選舉助選,結果台灣「變成西方政客為選舉宣示反中的舞台,台灣也要小心,不要被利用還見獵心喜」。
台灣政治大學研究院湯紹成認為,對台灣來說,大陸有《反分裂國家法》《軍隊非戰爭軍事行動綱要》等法源依據,可對台採取程度不一的行動。他表示台灣要非常小心,不要太高調。
《中國時報》2日刊登的一篇評論稱,佩洛西到台灣一事,蔡當局一直處於被動局面,既不能公然說「不」,也不敢公開表達歡迎,僅由側翼媒體敲邊鼓,完全失去立場,足證其一面倒向美國的「外交路線」的挫敗。在此事件中毫無置喙餘地,這與自我矮化有何差異?很顯然,民進黨當局也忌憚於大陸可能強烈報復,此時也不敢再高喊「抗中保台」了。文章稱,民進黨當局除了誇大台美「堅若磐石」的情誼並炒作「仇共」激情外,看不到能有效化解台海危機的作為。如今,面對可能的「第四次台海危機」,蔡英文要如何因應,將是一項重大考驗。
來自台灣的武漢大學日本研究中心執行主任、國際問題研究院教授林泉忠具有在兩岸三地長期生活與研究的經歷,對台海局勢有著深入觀察。他也對佩洛西竄台可能觸發「第四次台海危機」表示同意。林泉忠2日接受《環球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該事件已使台灣海峽出現自1996年第三次台海危機以來最嚴峻的情勢,中美雙方更是將重視程度提升至前所未有的高度。拜登政府面臨上台以來中美兩國關係最大的外交危機。而對於其他美國盟友,如日本,林泉忠表示他們的動向還不明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