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討論有關如何理解公司的分配政策,英文叫做phd policy,我們也可以把它稱為是股利。這個領域呢我還是比較熟悉的。我們先來看一下這個類型,我們分配政策呢實際上是分為三大類
我們最熟悉的是叫做現金股利。
現金股利就是說公司給所有的股東每個人每一股發多少錢的這種現金分紅。那麼這個方法是最簡單的,不改變公司原有主要控制權的這種比例,然後公司是有大量的現金流出,股東拿到了這個收入的話它是正常是需要交納所得稅的。
第二種:股票回購
第二個類型我們是叫做股票回購,股票回購是作為分配政策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方向。
但是在以往我們中國市場上股票回購非常的少,這跟我們中國以前的公司法的規定是有關係的。以往我們中國公司法的規定你回購的股票基本上是要在一段時間內,它是要求要註銷的,因為要註銷就涉及到減資,減資是非常非常麻煩的一件事情。
公司減資是一件很麻煩的事情。
所以大多數的上市公司是不願意去進行股票回購的。現在最近我們國家是修改了公司法,而且監管層面,出台了相關的政策,鼓勵股票回購,所以現在這個股票回購是比以前要普及的多。那麼股票回購為什麼會認為是一種分配方式呢?是因為它同樣是涉及到公司的現金的流出,比如說某公司公布說我在股票價格不高於十塊錢的這種情況下,我最多準備出十個億進行股票回購,那你如果全部回購掉了這十個億,上市公司就掏出去了,掏出去了以後這個錢是給到了一部分的這個股東手上,那麼那一部分的股東把他的股票還給上市公司了,上市公司可以把這個股票放在庫藏股上面。
庫藏股如果把這個股票註銷了。也就是說我們每股的收益實際上就增加了。
所以從這個意義上說,其實股票回購和現金股利之間他們是有共同的地方,就是它增加了現金的流出,減少了可以給公司留著的現金,它其實也不改變大股東的控制權結構,就是說有一部分小股東把股票放棄了,放棄了以後但是大股東的持股的數目是不變的,如果是你把這一部分的股票這個註銷了以後,那大股東的持股比例就會上升,但是他們原有的控制結構當中,所有的這些大股東,它是成等比例的上升。
在這種情況下它會改變百分比,但是不會改變相對的大小。
股票股利
那麼最後一種就是我們常說的是叫股票股利。
股票股利本質上我們去理解它其實跟股票的拆股是很像的,但是股票股利它從會計的處理上是略有不同。資本公積,裡面如果還有錢的話,那麼這個是叫做轉增股票,那麼這種轉增股票它是不屬於股票股利的,但是如果你把未分配利潤拿來轉成股本的話,那麼這個就是屬於股票股利。
因為股利從定義上來說,它指的是你公司的盈利給股東去進行分配,這個是屬於股利的性質。所以為什麼我們前面又說股利,又把它稱為這種分配,phd policy是分配政策,就是說你是公司賺的錢,你拿出來給股東去分,這個就叫分配政策。
所以你股票股利同樣也屬於分配政策,是因為你公司從未分配的利潤裡面把這個利潤拿出來轉成股本。如果是你把這個未分配的利潤拿出來,以現金的形式發給我,那這個就是現金股利。我們知道如果是股票股利的話,它也是不改變現有的權益的百分比的,但是它會改變權益當中的結構,也就是說你原有股東權益裡面有一部分是在未分配利潤裡面有一部分是股本,所以你的總的股本是增加了,但是你股東權益的總額是不變的,裡面的結構發生了變化。
然後第二就是說股票股利它是沒有現金流出的,原來一股你就變成兩股了,那麼現金流量權對於原有的股東是沒有發生變化的,你雖然是手上看起來股票多了,但是那是一種虛幻的,因為你對應的公司每一股的這種現金流量權你你降低了,雖然你股票增加了一倍。
比如說十送十的話,你公司同樣是一個五十億的這個盈利能力也沒有發生變化,總資產也沒有發生變化,現金流也沒有發生變化,但是你的總股數增加了一倍,也就意味著你每一股所對應的現金流量全這樣降低了一倍。
所以站在你持股的人的角度,你原有的持股是比如說一萬股,你現在變成兩萬股,但是每一股所對應的現金流降低了一倍,所以你最終你在手上的對應的總的現金流量權的比例啊並沒有發生變化。比如一個公司總共是一億股,你持有百分之一,也就是一百萬股,那現在這個公司弄了一個十送十,你十送十的話,也就是說你變成兩億股了,你原來一百萬股,現在變成兩百萬股了,但是公司還是那個公司整個現金流量、盈利能力都沒有發生變化,看起來是你的股數多了一倍,變成兩百萬股了,但是你對這個公司所持有的百分比仍然是百分之一,這就是為什麼?這股票股利它本質上是不創造價值的一個原因,相反因為你是進行了分配,還要交稅。
所以從道理上來說呢,股票股利它其實經濟含義並不是特別明顯。
所以從道理上來說呢,股票股利它其實經濟含義並不是特別明顯
但是有的人說股票股利是傳遞了企業的更好發展的信息,那麼這個地方呢實際上我覺得是有爭議的,我們待會再再來討論。然後股票分割的話說的是拆股,就是你原有的一股變成兩股,比如說我的我的股本的面值是一塊錢,那麼我有總共公司是一億股,那我現在拆成兩億股,就是我股本變成五毛錢。
我們剛剛探討了鼓勵的不同方式,也就三種類型的股利。那麼我們再來看一下這個股利在整個公司的經營過程當中的一個地位,我們可以看到,首先就是站在上市公司的角度,公司從股東手上獲得了股權的資本(capital)然後利用這個capital再去負債,把這個資金拿去投項目,投到資產裡面,資產是產生的利潤,公司拿到這個利潤以後來進行決策,公司決策把這個利潤留在公司進行再投資,還是這個這個錢拿去對股東進行返還。
利潤分配
那麼如果是公司這個時候決定把一部分的資金拿來給股東分發股利,這個給股東的投資給予了一定的回報。所以從這個角度上來說,站在股東的角度啊,他所拿到的現金的部分實際上就是股利,除非是他把股票賣掉。但是站在所有的股東的角度,你把股票賣掉,你並不是從上市公司拿到錢,而是你從其他的股東手上拿到錢。所以站在所有的股東的角度來看的話,所有的股東所獲得的回報其實就是股利。所以我們可以站在一個公司的角度說,你到底回饋了股東多少呢?實際上是要站在鼓勵的角度去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