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要用一句話來形容眼下的印度陸軍,那真是人倒霉連喝涼水都塞牙縫。那邊和多個陸上鄰國的邊境衝突接二連三、此起彼伏,這邊號稱「掃把星」的印度國產「北極星」輕型通用直升機又發生了緊急迫降事故。而今,這根沾上了晦氣的接力棒終於傳到了印度工程兵部隊的手裡。當地時間6月22日,一段據稱是由印度媒體披露的視頻顯示,在印度北阿坎德邦靠近邊境地區的某處,一輛裝載著挖掘機的印度載重卡車正試圖從一座倍力橋上通過。但由於超重超限橋樑不堪重負,最終在這輛卡車在行至半途時橋樑發生了垮塌事故。
這座看似十分簡陋的橋樑實則大有故事。有說法稱,這座橋樑實際上是印度在北阿坎德邦邊境地區的一條陸上交通命脈,它連接著兩邊十幾個村落和印度武裝部隊在此地區的重要指揮節點,部署在邊境地區的印藏警察部隊等邊防武裝也都要依靠它來輸送人員和給養。因此這座橋樑的垮塌,對於眼下正火急攻心的印度陸軍來說,無益於又是一記晴天霹靂。
這座被壓垮的斷橋其實是一種倍力軍用架橋,這種橋樑的歷史最早可以追溯到上世紀40年代。這是一種英國人在1940至1941年間,為應對二戰戰局而發明出來的簡易渡橋。倍力橋具有體積小、重量輕等優點,無需專用工具或重型起重設備即可架設。鋼製倍力橋的結構強度足夠高,即便是坦克一類的重型車輛,理論上也能平穩通過。因此倍力橋被認為具有極高的軍用價值,時至今日也仍然是許多國家的工程兵部隊的必要裝備之一。
印度在其邊境地區大量鋪設了這種倍立軍用橋
生產倍力軍用架橋幾乎沒有什麼技術門檻,只要材料和工藝過關,即便是軍工基礎極其薄弱的國家也能生產。雖然截止至目前印度依然無法生產出合格的主戰裝備供應陸軍部隊,但倍力軍用架橋這種基礎裝備中的基礎裝備想要做到自給自足,至少在操作上是不存在太大難度的。
正在鋪設倍立橋的印度工程兵
不過實際情況總是要比理論設想來得更戲劇化一些。雖然印度能夠自產軍用倍力橋,而且印度陸軍的工程兵部隊使喚這套工具也是輕車熟駕了,但三不五時地卻總還是會鬧出些令人匪夷所思的岔子了。拋開這次車輛超載壓垮橋樑事件不算,在去年12月26日,印度馬哈拉施特拉邦的浦那軍事工程學院也發生過一起和倍力橋相關的傷亡事故。浦那軍事工程學院當時正在組織演習活動,一座倍力軍用架橋在此期間卻突然垮塌,造成2名工程兵死亡,5人受傷。
民族天賦這種東西也不是什麼地方都好使的,至少在軍用倍力橋上就不太行
事實證明,外界對於印度軍工的實力和印度軍隊的數字或許還是過分高估了。原本理論上能夠通過坦克的倍力橋,換在印度這裡人踩上去說沒也就就沒了,而今還完全不顧橋樑的實際承受能力強行通過以致於把橋壓垮。有道是一個巴掌拍不響,上邊的下面的沒一個靠譜,像這樣的低級事故恐怕還會接二連三地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