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不要「供不應求」
撰文:燕小六
9月16日,中國疾控中心發布《中國流感疫苗預防接種技術指南(2021-2022)》(以下簡稱《指南2021》)。
從操作層面,《指南2021》推薦6類重點和高風險人群進行接種。其中「大型活動參加人員和保障人員」是今年新增推薦人群。對新冠疫苗、流感疫苗接種,提出「間隔應大於14天」的要求。
「我擔心的是今年仍會一苗難求。」家住北京的M女士告訴「醫學界」,這幾年她和家人接種流感疫苗,都像「搶」。「2019年,12月底我才被通知能打。2020年,我9月預約,11月底一家人才完成接種。」
目前,M女士已在社區、疫苗接種APP和多家私立醫院諮詢、預約,但都被告知「苗沒到,不清楚何時能打」。
為啥有些地方8月就開打了?
「醫學界」注意到,今年我國部分地區流感疫苗供應時間較早。往年9月才會到貨的,今年8月中旬就來了。
8月23日,安徽宣城即收到首批1000支流感疫苗。8月30日,山東青島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稱第一批流感疫苗已到貨。「流感疫苗是季節性疫苗,每年都是緊缺資源,打的人很多,這兩天打的話,苗還充足,再晚點不敢保證有苗。」青島市黃島區某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工作人員告訴《中國經營報》。
微博網友自發整理的「流感疫苗各地到貨信息匯總」已收錄400餘條內容。其中顯示,8月7日,四川成都、綿陽和內蒙古呼和浩特可接種2021-2022年度新生產的流感疫苗。
但另一方面,部分地區雖已在接種,但用的仍是2020年生產的疫苗。
有微博用戶發帖稱,自己於9月16日上午去接種四價流感疫苗,一看生產日期還是2020年10月的。根據其曬出圖片,該疫苗有效期至今年10月。
在「流感疫苗各地到貨信息匯總」中,有海口市美蘭區民眾稱,打到了還有幾天就過期的疫苗。
《漫畫疫苗》作者邵憶楠在其微博賬號@鹵煮疫苗 撰文表示,接種上一年度流感季生產的流感疫苗,從規範上沒有任何問題,不違法、不違規。但自今年2月,新的流感疫苗推薦毒株發布後,之前的流感疫苗可能就已經不再適用。
據中國國家流感中心信息,流感病毒的變異速度非常快,導致每年流行的毒株都不同。今年2月,世界衛生組織(WHO)正式公布2021-2022年北半球流感推薦毒株。
《指南2021》顯示,較上一年度流感季,2021-2022年度流感季北半球推薦毒株有兩個甲型株毒株發生變化,分別為甲型H1N1亞型、A(H3N2)亞型。這兩個毒株都是三價、四價流感疫苗的組份。
為確保疫苗能最大限度地發揮作用,民眾應盡量接種2021年下半年新批簽發的流感疫苗。
今年疫苗量夠嗎?
在新冠肺炎疫情流行的背景下,接種流感疫苗顯得格外重要。
一方面,我國的流感疾病負擔較重。《指南2021》援引研究稱,2006-2019年,我國平均每年流感樣病例超額門急診就診例數為300萬,由此導致的嚴重急性呼吸道感染住院病例數為234萬,呼吸系統疾病超額死亡例數為9萬。其中,14 歲以下兒童的門急診就診負擔最重。
另一方面,新冠與流感疊加流行風險依然存在,流感等呼吸道傳染病一旦流行,將導致新冠疫情防控局面複雜化。
武漢同濟醫院統計顯示,2020年1月-2月,在93名新冠肺炎感染者當中合併感染流感的高達 46 名(佔比 49%)。如果新冠與流感流行相重疊,大量具有相似呼吸道感染癥狀的病例就診,會增加醫療機構對新冠病例鑒別診斷的複雜性,部分病例可能難以得到及時發現和管理,增加新冠疫情排查難度和工作量,給防控工作帶來更大挑戰。
還有證據表明,如果發生新冠肺炎與流感的雙重感染,癥狀會加重。而許多呼吸道感染相關重症住院病例,將導致病床、呼吸機、重症監護等需求明顯增加。
有預估稱,今年的接種數或再達新高。這從流感疫苗批簽發可見一斑。
《指南2021》顯示,今年有流感疫苗批簽發記錄的企業達10家。這比2020年多了3家。
來源於《中國流感疫苗預防接種技術指南(2021-2022)》
同時,部分地區也加大疫苗採購量。「北京市政府採購網」日前披露的信息顯示,北京已完成總標的7450 萬元、共200萬支免費流感疫苗採購。這較上年增加了十餘萬支。
北京市實施重點人群免費流感疫苗接種已有十多年。2021-2022年度免費接種者包括該市60歲及以上京籍老人,在校中小學、中等專業學校、技工院校學生,以及重大活動應急保障人員,於9月22日起啟動第一批次接種。
今年5月,北京發布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主要數據稱,該市0-14歲人口達259.1萬人,60歲及以上人口429.9萬人。考慮到人口數量,北京本年度免費流感疫苗或無法實現「應接盡接」。
有分析指出,今年會否再現「一苗難求」的現象,仍要看各地實際的接種需求量。
此外,目前尚不清楚針對3歲以下兒童接種疫苗的批簽發情況。在「流感疫苗各地到貨信息匯總」中,多地民眾留言稱「目前3歲以下疫苗數量少,手速要快」。
為應對可能出現的「苦等不到」,《指南2021》修訂了「動態調配使用」等內容,稱要組織開展流感疫苗需求評估,密切跟蹤疫苗採購、供應、配送、接種等情況分析,適時加強流感疫苗動態調配,保證接種點疫苗均衡供應。
疾控或面臨較大接種壓力
結合疫情大流行背景,《指南2021》認為,≥6月齡且無禁忌證的人群均可接種流感疫苗。推薦以下人群為優先接種對象,包括:
1.醫務人員,包括臨床救治人員、公共衛生人員、衛生檢疫人員等;
2.大型活動參加人員和保障人員;
3.養老機構、長期護理機構、福利院等人群聚集場所脆弱人群及員工;
4.重點場所人群,如托幼機構、中小學校的教師和學生,監所機構的在押人員及工作人員等;
5.其他流感高風險人群,包括60歲及以上的居家老年人、6月齡-5歲兒童、慢性病患者、6月齡以下嬰兒的家庭成員和看護人員,以及孕婦或準備在流感季節懷孕的女性等。
@鹵煮疫苗 文章顯示,「優先接種人群」新增「大型活動參加人員和保障人員」,是不同於以往的細節,應該是考慮到2022年大型會議、賽事活動等。
來源於《中國流感疫苗預防接種技術指南(2021-2022)》
按照《指南2021》「接種時機」,最好在10月底前完成流感疫苗接種。因為該疫苗接種2-4周後,才能產生具有保護水平的抗體,在11月到次年3月的流感高發季節免於感染、發病。
對此,《指南2021》提出,要增加基層流感疫苗接種點、提早啟動疫苗接種、延長疫苗接種周期、增加每日服務時間等措施。
上海閔行區疾控中心公共衛生主管醫師汪曦在其微博@包包聊疫苗 中寫道,各地接種門診當前和未來的主要工作,依然是為嬰幼兒接種各類疫苗(國之根本!)和為全人群接種新冠疫苗(防疫必需!),服務能力在短時間內不可能大幅度提高。
新冠疫情至今,各級疾控中心、接種單位醫生往往身兼數職,工作壓力極大。汪曦和邵憶楠等呼籲,民眾應對接種人員多點理解、關愛。
接種注意事項
需要注意的是,我國仍在大規模推進新冠疫苗接種。
《指南2021》明確提出,由於目前尚缺乏流感疫苗與新冠病毒疫苗同時接種免疫原性和安全性影響的研究證據,因此參照我國《新冠病毒疫苗接種技術指南(第一版)》建議,流感疫苗與新冠病毒疫苗接種間隔應大於14天。
可在接種流感疫苗14天後接種新冠病毒疫苗;或者在完成新冠病毒疫苗全程接種程序14 天后接種流感疫苗;或者在兩劑新冠病毒疫苗之間接種流感疫苗,即在接種第1劑次新冠病毒疫苗14天後接種流感疫苗,再間隔14天後接種第2劑次新冠病毒疫苗。
綜合考慮風險與收益,滅活流感疫苗與其他滅活疫苗及減毒活疫苗,如肺炎球菌疫苗、帶狀皰疹疫苗、水痘疫苗、麻腮風疫苗、百白破疫苗可同時在不同部位接種。但在接種流感減毒活疫苗後,必須間隔28天以上才可接種其他減毒活疫苗。65歲以上老年人可同時接種流感疫苗和肺炎球菌疫苗。
資料來源:
1.流感疫苗需求旺盛 多家企業擴增產能總量至少上億劑. 貝果財經
2.財說|今秋流感疫苗「銷售戰」一觸即發,誰會勝出?. 界面
3.北京舉行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主要數據結果新聞發布會.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
4.中國流感疫苗預防接種技術指南(2021-2022). 中國疾控中心
5.流感疫苗各地到貨信息匯總. 新浪微博
來源:醫學界
聲明:邯鄲健康轉載此文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不代表本號的觀點和立場。如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