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俄軍在烏克蘭展開特別軍事行動超過60天,港口城市馬里烏波爾的烏方守軍,繼續被圍困。
雙方僵持不下之際,局勢出現三個值得注意的進展:
一是俄軍的動向和目標,正在發生變化;
二是烏總統澤連斯基再度表示,希望與俄總統普京會談,但俄方表態謹慎;
三是美國高官親自下場,到烏克蘭「打氣」。
這些變化,似乎指向同一個結論,即這場衝突,恐怕很難在短時間內結束……
俄烏仍在僵持
美國戰爭研究所在簡報中說,俄羅斯已將注意力轉向東部的襲擊,從基輔地區撤退的部隊,正重新投入那裡的戰鬥。 簡報認為,俄軍可能在未來幾天增加地面進攻行動規模,但現在要說行動速度有多快、規模有多大,還為時過早。 23日,在馬里烏波爾、哈爾科夫和尼古拉耶夫,俄烏軍隊間的游擊戰繼續展開。 據美國《紐約時報》報道,烏總統一名顧問表示,俄軍正在向扎波羅熱和伊久姆方向推進,並試圖對馬里烏波爾進行空中攻擊,恢復了對被圍困的亞速鋼鐵廠建築群的轟炸。

在亞速鋼鐵廠,彈藥、食物和水的儲備所剩不多,醫療設備和藥品稀缺。
一名烏守軍指揮官表示,如能保證安全通行,烏軍願離開鋼鐵廠,「我們準備離開這座城市,因為沒什麼可保衛的了,」他說,「我們認為已完成了使命」。
此前一天,俄國防部則稱,馬里烏波爾市已「恢復正常秩序」,除了亞速鋼鐵廠被封鎖,其餘地區居民「可在街道上自由行動」。
烏方拋出提議
23日,基輔地鐵站內防空壕,澤連斯基舉行了一場外國媒體參加的新聞發布會。 澤連斯基對各國媒體說,目前烏方無法突破俄方包圍圈,不可能通過軍事手段解除對馬里烏波爾的封鎖。
他再次提出,願與普京直接會面,尋求結束戰事。
不過,澤連斯基同時強調,如困守馬里烏波爾的烏克蘭人「被消滅」,或者俄方策動在「佔領區」進行公投,烏方就將退出和平談判。 烏總統辦公室主任顧問阿列斯托維奇則拋出另一個提議:烏克蘭準備用所有俄羅斯戰俘,交換馬里烏波爾烏方守軍。
烏克蘭到底想要什麼?目前來看,三個「小目標」: 想讓俄方讓步,為馬里烏波爾解圍; 想利益最大化,換俘; 想提高談判層級,實現首腦間直接談判。

資料圖 俄羅斯總統普京。新華社發
想談判,拿出誠意是必須的。而想和普京談,烏克蘭必然需要更多誠意。目前烏方的表現,俄方顯然不滿意。
為什麼這麼說?
因為第一,烏克蘭流露出談判是權宜之計的想法。澤連斯基在願意談判的同時強調,烏克蘭獲取更多武器,至關重要。「一旦擁有更多武器,相信我,我們必能立即奪回被暫時佔領的領土。」
另據俄國防部公告,俄方每天於莫斯科時間上午10點在危險交戰區設立進入俄方的人道主義走廊,然而,烏方几乎沒有同意過相關方案。 第二,澤連斯基繼續找外援。他23日當天就與英國首相約翰遜通電話,約翰遜確認英國將向烏提供更多軍援,包括重型武器。
第三,頗有隱情的一點,烏克蘭想換的「俘」,可謂大有來頭。
換俘大有隱情
烏方不惜想用所有俄俘虜換馬里烏波爾這一地的烏軍,這2500多名守軍的「含金量」,有這麼高嗎?
澤連斯基之所以擔憂亞速營成員的命運,是因為其中可能有參與籌備襲擊頓巴斯的人——美、英情報機關人員、北約國家高級僱傭兵,俄國家杜馬安全和反腐委員會成員什哈戈舍夫透露。
美國、英國、北約的人要被俄軍「餓死」在烏克蘭?天大的笑話。要保證這批人活著走出鋼鐵廠,澤連斯基受到多大壓力,可想而知。 此外,據烏軍線人情報,至少兩組、約20人的英國特種空勤團(SAS)破壞和游擊戰專家,已從總部被投送到烏克蘭利沃夫州的一個航空旅駐地。
俄媒介紹,英國SAS成立於二戰期間,以參與朝鮮戰爭、北愛衝突、北約入侵南斯拉夫、阿富汗戰爭等行動聞名。其成員被視為在全球組織政變、大規模抗議集會、暗殺政治人物、招募特工(包括在最高權力階層)和準備恐襲方面,能力最強的專家之一。

英國特種空勤團:以秘密監視、近戰格鬥技能而聞名的部隊,在多數英國參與的戰爭中有部署。圖片來源:英國國家軍事博物館官網。
俄強力部門工作人員說:「他們不是一般的特種兵,而是知識分子、理論家、各領域專家。」很有可能,這些人的目的,是提高烏情報機關的技能和效率,協調烏境內俄軍控制區的破壞小組活動。
俄方也不是吃素的,這些信息,難逃法眼。因此,22日,克里姆林宮新聞局就敲打一下烏克蘭:「烏方在談判中前後不一,不願尋求雙方都能接受的解決方案。」
普京也向前去遊說俄烏舉行首腦會談的歐洲理事會主席米歇爾指出,他與澤連斯基是否進行直接接觸,還是要取決於俄烏代表團談判的具體結果。
唉,總之,雙方談判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美國高官打氣
還有一件事,美國遮遮掩掩的「秘密訪問」,現在全世界都知道了。

美媒報道,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及防長奧斯汀突訪烏克蘭,與澤連斯基會面。圖片來源:CNN報道截圖。
當地時間24日,美國務卿布林肯和防長奧斯汀抵達基輔,成為俄烏衝突爆發以來,首批訪烏以展現團結的美高層官員。 兩人與烏總統澤連斯基、外長庫列巴等人,進行了約90分鐘會談,集中討論武器供應和應對俄羅斯的聯合政策。布林肯和奧斯汀承諾,美國繼續向烏提供7億多美元的直接和間接軍事援助,包括約3億美元用於購買「必要的武器」。
他們還宣布,美外交官本周開始,將逐步返回烏克蘭。美總統拜登也宣布提名現任駐斯洛伐克大使布林克,為下一任美駐烏大使。 此外,奧斯汀將前往德國,在拉姆施泰因美空軍基地會見20多國國防部長和北約秘書長斯托爾滕貝格,討論烏克蘭的防務需求。
美國似乎並不想向全世界大肆宣揚這次的行程。《紐約時報》報道,在布林肯與奧斯汀「安全離烏」之前,美政府一直試圖保密,甚至拒絕承認此行。
早已「濕了鞋」的美國,嘴上還是不承認「在河邊走」。據美國防官員強調,美軍仍不會直接參与「戰爭」,美高官這次訪問,並不意味著美軍「會真正介入」。
俄方可不吃這一套,日前已再度向美方發出照會,警告美國:停止對烏克蘭提供武器! 俄國防部發言人科納申科夫通報,23日,俄空天軍使用高精度空基導彈,摧毀了烏南部敖德薩地區一個軍用機場的武器集運站。那裡存放著美歐各國向烏提供的大批武器。
誰拱火,就「打」誰,這就是普京目前的態度。在俄羅斯眼中,美國和北約早就是「局中人」了。
(原標題:烏方拋出一個大膽的提議,普京看穿了嗎?)
來源:中國新聞網
流程編輯:TF0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