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有個成語叫「一意孤行」,這句話是說,明知道目標和措施是錯誤的,卻偏要固執的走下去,直到碰的頭破血流。這個成語也可以引申為「不自量力」,本來知道力量無法與對手比,卻偏要與對手打下去。這兩個成語用在烏克蘭或許更貼切些。
為什麼這樣說?
烏克蘭自從蘇聯解體後,本來是一個實力很強大的國家。後來即使「自廢武功」,主動放棄核武器,烏克蘭實力依舊很強大。這與蘇聯時期,蘇聯加強烏克蘭的建設有關。很多軍工企業建在烏克蘭,蘇聯解體後,這些軍工企業為烏克蘭帶來大量財富。
但這麼殷實的家底,烏克蘭沒守好。經過一番折騰,在親美親俄中搖擺,最後被美國拉攏,最終落得國家分裂,而且失去克里米亞。
在美國鼓動下,烏克蘭一直與俄羅斯對抗,甚至想收復失地,但現在烏東地區實際已經獨立,克里米亞早已經沒希望了。
烏克蘭之所以造成這樣的情況,就是烏克蘭靠向西方,親美所造成的。一味想加入北約,連俄羅斯也不考慮。要知道烏克蘭加入北約,實際就讓美國把導彈安在俄羅斯家門口,想打哪就打哪。俄羅斯怎麼可以有忍受,不得不出手,致使烏克蘭造成如今這個模樣。
我在之前文章說過,烏克蘭還將繼續分裂下去,因為烏克蘭依舊「一意孤行」、「不自量力」。烏克蘭政客們都知道,這一切都是親美反俄造成的,卻依然沿著這條路走下去。本來清楚烏克蘭的力量無法對抗俄羅斯,卻依舊想挑戰俄羅斯,看來烏克蘭撞了南牆也不回頭。烏克蘭還將分裂下去。
能否二次分裂?
2020年5月,從俄羅斯衛星社的信息看到,俄羅斯國際事務委員會副主席弗拉基米爾·賈巴羅夫聲稱,烏克蘭敖德薩、尼古拉耶夫、赫爾松和扎波羅熱等地區,很可能會脫離烏克蘭。實際上就是這些地區要獨立,像烏東地區一樣。實際也是烏克蘭將走向二次分裂,與我此前分析基本吻合。
從俄羅斯衛星社會消息看,賈巴羅夫透露的信息很少,但至少他說了四層含義:一是烏東地區不可能再回到烏克蘭了。二是至少4個地區要效仿烏東獨立了。三是表達俄羅斯擔憂之情,這就屬於外交動作了,俄羅斯是著急。四是烏克蘭造成這種現狀,是因為烏克蘭沒有遵守《明斯克協議》,或許年底要退出這個協議。而這個協議是2015年,俄德法烏四國簽訂的一個和平協議,但根本沒履行。
看來烏克蘭第二次分裂已經開始了。不要以為在疫情下,俄羅斯會全力抗疫,其他事情不管。對於烏克蘭近幾年挑釁,俄羅斯一直在用勁,而且俄羅斯在烏克蘭有大量間諜特工人員,他們做的事也正是配合俄羅斯,讓烏克蘭再次分裂。
因為烏克蘭親美思路沒改,而且烏克蘭國內政客依然仇俄,甚至不斷與俄羅斯作對,俄羅斯不可能再忍了,這幾年正是在做這些工作。
如果烏克蘭這4個地區分裂出去後,實際烏西南地區也與烏克蘭分開,未來,烏克蘭只剩下烏克蘭基輔為中心的中部地區。那烏克蘭真就國之不國了。
烏克蘭能否反擊?
對於二次分裂情況,烏克蘭肯定心裡清楚。2020年,烏克蘭剛任命了親美的喬治亞前總統薩卡什維利,這一舉動令外界不懂。其實這是烏克蘭為二次分裂做準備了。薩卡什維利從喬治亞跑路後,曾在烏克蘭的敖德薩州當州長,這一地區也是烏克蘭重要地區,扼守黑海,與俄羅斯的黑海艦隊司令部相望。
因為薩卡什維利在敖德薩有很多支持者,或許當副總理後,能穩住這一地區?當然也有外界猜測,或許任命薩卡什維利出任副總理,是西方國家的意見。但烏克蘭這一任命已經遭到喬治亞的反對。
其實烏克蘭已經針對二次分裂做好準備,也通過各種渠道不斷反擊俄羅斯。據俄羅斯媒體顯示,美軍在烏克蘭建有生物實驗室,這些實驗室研究什麼不清楚,不過目標只有一個那就是俄羅斯。看來烏克蘭想藉助美國進行反擊。
如果從常規戰爭來看,烏克蘭不是俄羅斯對手,但烏克蘭不排除用非常規手段對付俄羅斯。比如實驗室等,都是對付俄羅斯手段。2020年,我們發現一個奇怪現象,俄羅斯從外交部到俄羅斯高官,不斷指責美軍在蘇聯國家設有生物實驗室,甚至呼籲國際社會進行調查。俄羅斯並不是無中生有,估計俄羅斯已經察覺到什麼了,那些分布到烏克蘭的俄羅斯特工人員不是吃閑飯的。
現在俄羅斯議員出來透露這則消息,或許俄羅斯針對烏克蘭的二次分裂,已經心裡有底,只有不斷把烏克蘭分裂成更小的國家,俄羅斯才能減輕美國對其壓力,當然俄羅斯也能找到美國的實驗室的真實情況。
有人說烏克蘭很悲催,但2014年,烏克蘭第一次分裂時,烏克蘭很清楚對抗俄羅斯的後果,但如果不對抗,與俄羅斯談判也不會有效果,還引起西方不滿,國內民族主義者的不滿,烏克蘭不得不選擇反俄路線。因此,烏克蘭現在也可以叫作「被逼無奈」。
圖片來源網路,版權歸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