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愛馬仕,相信大家腦子裡都是赫赫有名的Birkin包和絲巾,作為奢侈品界的神壇級品牌,愛馬仕到底貴在哪?
愛馬仕經歷了170多年的時間洗禮,從巴黎的一家小小馬具店發展成現在的頂級奢侈大牌,期間積累了一大批經典作品。愛馬仕包袋的系列以及皮質,感受它超凡卓越的獨特魅力。
「唯有自由,才能造就創意。」
—— HERMÈS 前CEO:Christian Blackaert
時尚圈總流傳著一個正經的玩笑:有錢就去投資愛馬仕手袋,這比買股票穩定多了。確實,作為有錢都不一定能買到的Birkin,如果在2010年以2.96萬歐元買下喜馬拉雅手袋系列,那麼在2016年它的售價就能漲到15.7萬歐元。
就算是時尚界的門外漢,都知道全世界最值錢的手袋出自 Hermes。只要那人手上拿著Hermes Birkin,就知道她是非富則貴的名媛明星。比如東哥娶媳婦兒就為了給自己企業貼金,奶茶妹妹多大的流量啊,有她做夫人就等於給自家公司帶來許多免費流量了,這婚結得過,帶她出去談生意,這就是面子。拎什麼包包呢?愛馬仕最適合了,只要華爾街投行工作10年的人看見了,一定會從她拎什麼包包上來猜測你後力是否足,然後決定是否放投資款。
愛馬仕和奶茶妹妹一樣,就是門面。
那愛馬仕貴在哪?很多人會告訴你,皮質與工藝。但今天要說的,是常常讓人駐足的店面。
每一家愛馬仕的店鋪都是美感的極致體現,完全不亞於Birkin包的美貌。而RDAI作為與愛馬仕攜手走過了半個多世紀的建築設計事務所,由荷蘭知名設計師 Rena Dumas女士(1937 - 2009)愛馬仕家族第5代傳人Jean-Louis Dumas的前妻,於1972年創立,自1976年以來,親手打造了全球的每一間愛馬仕店鋪。
/ 全球店鋪外觀 /
1 .香港愛馬仕店
汲取香港當地特有的建築風格,以銅色鋁合金打造立體幕牆,設計靈感源自香港傳統的竹搭棚架技術,將傳統的搭建巧妙的抽象出來。
2.韓國島山公園愛馬仕店
由美國極簡抽象派畫家Agnès Martin的畫作帶來的靈感,轉化成了精緻的建築立面語言,網格化的幕牆效果乾凈簡潔,大氣而迷人。
3.比佛利山莊愛馬仕店
立面靈感來源於義大利現代主義藝術家Enzo Mari 的作品,在平面上通過斜切的手法製造出透視的效果,新奇而有趣,引人駐足。
4.邁阿密愛馬仕店
由Soto 藝術家的裝置藝術,獲得設計靈感,採用了新的材質來打造通透的立面效果,十分吸睛。
5.東京銀座愛馬仕之家
由著名義大利建築大師Renzo Piano設計的建築外立面,和RDAI打造的室內設計,渾然天成的結合在一起,盡顯奢華,如黃金塔般屹立在東京街頭。
6.上海淮海路愛馬仕店
該建築最早為法租界霞飛路巡捕房,後來成為上海市警察局,1960年又成為東風中學校址。紅磚水泥外牆和露台窗戶,獨具傳統立面特色。除了文化悠久的地理位置,愛馬仕選擇這裡很大原因在於它的「H」形雙朝向——這也是愛馬仕的標誌之一。
/ 櫥窗設計 /
如果說,愛馬仕的建築風格像紳士那般謙和,那麼,它的櫥窗一定是張揚、愛玩弄的科學怪咖。畢竟看過的人都在思考,它是如何在2平米的櫥窗內,裝進整個世界。
上海愛馬仕之家冬季主題櫥窗。從自然界汲取靈感,以純手工的方式,各種動物元素被藝術家用皮革和紙張重新演繹。
細節處的剪紙藝術更顯精緻,惟妙惟肖的動物,使得每一幅櫥窗都是一份構思巧妙的藝術作品。
同樣是剪紙藝術,2017年迪拜酋長購物中心的「森林居民」主題櫥窗。超大的蘑菇、花和羽毛狀的建築形式、以及多層的綠色風景構成了一個複雜的紙藝術世界。
最會玩的櫥窗設計來自於日本銀座愛馬仕,從2001年6月銀座愛馬仕竣工以來,每年都會制定不同的主題,邀請海內外設計師和創意人來自由發揮設計展示櫥窗。
▲2018 Game 設計師:藤城成貴
▲2017 Bernard Pras 設計師:Mémoire Fantôme
▲2016 INCURSION 設計師:Kate MccGwire
愛馬仕對設計師唯一的要求是使用它的商品,並且兩個櫥窗都需要採用正面展示手法。毫無限制,意味著每位設計師都可以充分發揮自己的特點與創意,來詮釋心中的愛馬仕。怪異、童趣、以及各種天馬行空的設計,展示的不僅僅是商品,更是一種對藝術的鼓舞與包容。
▲2015 Guardian Angel 設計師:Taiyo Kimura
▲2014 Hatch up! 設計師:Nacho Carbonell
▲2013 Boyôn Boyôn 設計師:Le Gentil Garçon
有人說,這個時代對於奢侈品的衝擊前所未有,合併與收購的新聞更是層出不窮。於是大眾奢侈品開始紛紛向年輕人示好,在瓶頸中尋求突破。無論是設計上的年輕化,還是營銷模式的線上轉換,孰是孰非,眾說紛紜。
這是大眾奢侈品的套路,但一定不是頂級品的出路。愛馬仕的堅持,就如上海的那座老宅,它就在那裡,寵辱不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