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比90!NBA總決賽G6最終比分定格,勇士客場力克凱爾特人,總比分4比2戰勝對手贏得總冠軍。隨著賽後勇士當家球星庫里全票當選總決賽MVP,本賽季NBA最終落下帷幕。究竟勇士贏在哪裡?下面不妨來探討一番。
一、體能儲備
雙方的總決賽的晉級之路,勇士比凱爾特人來得更加輕鬆,西部半決賽莫蘭特中途傷退,勇士相對輕鬆以4比2戰勝灰熊順利晉級,西決面對東契奇獨行俠整個系列賽都佔據優勢,4比1奪得西部冠軍;
相比而言,凱爾特人就艱苦得多,首輪4比0橫掃籃網晉級後,隨後的半決賽和決賽都分別和雄鹿跟熱火鏖戰搶七才分出勝負。別看只是多打了三場比賽,實際上休整時間過少,對於極度依賴首發陣容的綠軍來說,他們的主將在體能和精神層面上的消耗相當大。
來到總決賽,前三戰綠軍還一度取得2比1的大比分領先,可系列賽後續就再沒贏過球了,整場比賽球隊得分均未破百,得分效率的下滑,這充分說明綠軍體能已經不足以連續應付總決賽級別的高強度對抗了。
二、核心球星的穩定性
大當家PK——庫里完勝塔圖姆
由於庫里和塔圖姆打的位置不同,所以他們很少有機會對位,庫里一般情況下會面對布朗和斯瑪特的防守,而塔圖姆更多靠嘴哥來「照顧」。
庫裡面對綠軍兩員悍將的防守打得依舊遊刃有餘,沒辦法,庫里實在太難防了,他的投射範圍可以覆蓋三分線外兩米,這對防守他的球員來說難度非常大。勇士只要擋拆戰術有一定質量,庫里總能在稍縱即逝的瞬間找到投射空間。
總決賽共6場比賽中,庫里場均能夠得到31.2分5.8籃板5助攻,兩分命中率為49.6%,三分命中率為43.7%(這還是在他第五場三分9中0的情況下)。庫里進攻端高效地輸出說明綠軍對限制他並沒有找到行之有效的方法。
至於綠軍頭牌塔圖姆則打得憋屈多了,面對攻守平衡,身體素質天賦滿格的嘴哥,他幾乎沒佔到任何便宜,總決賽6場比賽平均投射命中率只有35.3%,其中2分球的命中率更是只有可憐的27%。作為球隊的新領袖,塔圖姆第一次打總決賽還需要吸收更多的經驗,好好交一下學費了。
其實早在總決賽開始前夕,小編曾展望總決賽中談到嘴哥和塔圖姆的對位很大程度上影響了總冠軍的走勢。果不其然,扔掉養生壺的嘴哥每一次不僅能夠出色地完成防守塔圖姆的任務外,依然那麼能控分。不得不感概:既生瑜何生亮!
三、輪換陣容的輔助
翻看雙方的常規輪換名單,勇士隊有普爾、波特、盧尼星光熠熠的輪換陣容隨時待命。正是依靠這幫板凳匪徒,給水花兄弟和格林三位主將爭取到相對充分的休息時間。綠軍這邊呢?除了一個神經刀懷特之外,其他人全部都是打醬油的。一旦主將手感不好或被對手有針對性限制,導致進攻效率下降,都很難通過人員調整來扭轉局勢,只能期盼球員在嘗試自我調整和適應,這在總決賽級別的對碰是相當被動的一方。
正如G6前一天有記者坦言:勇士就贏在工資單上,這很簡單粗暴地道出勇士的成功奧義。無論是足球還是籃球,這兩項全球關注度最高的團隊運動,沒有強大的資本做後盾,是根本不可能成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