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 海都記者 陳燕燕/文 包華/圖 通訊員 樂華斌
今天是教師節,
對福建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齊裕焜來說,
這是個舉家同慶的節日,
因為四代從教,
他家有9個人都在高校工作。
更讓他開心的是,
連續11年,他教過的博士、
碩士都會在教師節前趕來看他,
陪他吃一頓謝師宴。
對他來說,這一天比春節還熱鬧。
9月7日,20多個博士、碩士趕來,陪齊裕焜一家,共慶教師節
在家辦學堂 老父親免費教英語
今年的謝師宴挑在9月7日,當天是周六,20多個博士、碩士趕來,陪齊裕焜一家,共慶教師節。81歲的齊裕焜很高興,他說,看到學生有所成就,是他最好的禮物。
席間,學生們最津津樂道的,就是齊家四代從教的故事。
原來,在齊家,
第一代教師是齊裕焜的父親齊子義。
他曾在國家海關和外貿局任職,
精通英語,妻子出身書香門第,
是冰心的表妹。
齊子義與外國友人合著《旅遊英語會話》,冰心為其作序
1971年,
61歲的齊老先生開辦了
免費英語學習班。
沒有教室,他就在卧室、食堂,
擺上小板凳,教孩子們讀英語,
最多時,他的學生有100多人。
改革開放後,齊老先生創辦了福州逸仙業餘外語學校,《人民日報》1983年5月28日第3版曾報道,「福建省外貿局退休幹部齊子義不計報酬,常年為國家培養外語人才。從1971年至今,共輔導了500多名幹部、青年學生和待業青年。」
上世紀80年代,齊子義邀請外國友人到課堂,給學生們創造練習口語的機會
齊老先生很熱心,有一次,一位同事生病,家人來不及趕來照顧,他主動幫著打飯、倒夜壺。學生夏榮強在21歲時患嚴重眼疾,導致雙目失明。
從1981年起,在齊老先生的幫助下,他熟練掌握了英語,建立了全國第一所免費的盲人業餘英語學校。後來,夏先生成為福建省盲人協會主席,第十、十一屆全國政協委員。在79歲高齡時,齊老先生被授予「全國優秀教師」榮譽稱號。
1989年齊子義榮獲全國優秀教師獎章
夫妻從教多年 救過學生的命
在齊子義的熏陶下,子孫大多從事教育行業。
1965年,齊裕焜從北京大學中文系中國文學史專業碩土研究生畢業,到蘭州大學當老師。1983年,他才調回福建師大,從事古代小說研究和教學工作。平時,他喜歡以朋友的身份和學生交流,學生都喜歡他的課。
從教50年,齊裕焜曾擔任福建師範大學中文系主任、博士生導師。如今,他已耄耋之年,還自學電腦,自己打字、寫書,每學期還到師大文學院,給博士生們上一兩次課。
他的夫人鄭汀從中國人民大學畢業後,曾在中央財政金融學院(現在的中央財經大學)當過老師,隨後,工作幾經調動,1970年她也到蘭州大學實驗室工作過一年,80年代,她又在蘭州大學經濟系教過2年書。1983年,她和齊教授一起調回福建師大,曾擔任學校財務處處長。
年逾七旬的齊子義老先生,還堅持上講台授課
「父親在世時,常說『唯善最樂』!」這四個字成了齊家的家訓,齊裕焜夫婦也很熱心,有一年,學生陳穎的妻子魏稼剛從外地調到師大工作,上班時,她突發胰腺炎,鄭汀立即叫了救護車,陪她到省立醫院,又多方託人,才解決了住院床位問題。魏稼得到很好的治療,才轉危為安。今年謝師宴,魏稼也趕來了,她拉著鄭汀的手,謝了又謝,她說,自己的命是齊教授夫婦救的。
多年來,只要學生有困難,齊教授夫婦常慷慨解囊,或幫他們介紹兼職。很多學生畢業後,成家、買房,都能得到齊教授夫婦的幫助。
81歲的齊裕焜(左四),四代從教,他家有9個人都在高校工作
四代從教 保有「三顆心」
齊家四代從教,對學生很嚴格,家庭教育卻很民主,齊裕焜總對兒女說「國家哪裡需要就去哪裡,要做自己喜歡的工作!」但他的兒子、兒媳、孫女、孫女婿都不約而同地當了老師,他們和祖父、父親一樣,堅持在教學第一線,也喜歡幫助學生、朋友。
老師,
您辛苦了
他的長子齊學群曾在福建省教育廳工作,擔任科技處、規劃處處長等職。2014年6月起,齊學群到大專院校工作,至今還在為教育事業貢獻力量。
次子齊學東從福建師大中文系畢業後,是福建廣播電視大學文法系的副教授。兒媳林佩璇是福建師大外國語學院教授、碩士生導師。
孫女齊飛是福州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的老師,孫女婿黃騰是福州大學至誠學院財經系老師。外甥女張維寧也是福州大學至誠學院的外語老師。今年,小孫女齊夢湲剛考上山東大學英語系,她說,將來她也想當老師。
齊飛說,至今,她還記得太爺爺在80多歲高齡時,戴著老花鏡,給學生批改作業的樣子。
晚年,太爺爺還用一台油墨印表機,逐字逐句地編寫了《英語900句》。長輩們對教育事業的熱愛和執著,就是齊家的傳家寶,他們深深地領悟到,一名教師不但要「傳道、授業、解惑」,還要具備三顆心:愛心、耐心和責任心。
今天,第35個教師節,
向所有的教育燃燈者致敬,
祝他們教師節快樂!
統籌:小爍 編輯:郭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