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亞迪為特斯拉供應電池,這其實並不算是什麼大新聞。
類似的傳聞其實很早就已經有了。早在去年8月,就有媒體報道稱,比亞迪將於今年第二季度向特斯拉供應「刀片電池」,配有「刀片電池」的特斯拉車型已進入C樣測試階段。
今年2月份的時候,又有網友爆料,特斯拉已經正式給弗迪電池下了20.4萬台/年的刀片電池採購訂單,量產時間是2022年3月份,還曬出了截圖作為證據。
比亞迪高層此前也曾意味深長地透露過:「你能想到的所有汽車品牌都在和我們探討合作」。
而這次比亞迪集團執行副總裁、汽車工程研究院院長廉玉波在接受CGTN主持人蕢鶯春採訪時透露,比亞迪將會為特斯拉提供電池產品,可以算得上是正式的官宣了。
受此消息的影響,比亞迪股價暴漲,總市值達到1285.7億美元,超越大眾再次重回全球車企市值排行榜第三的位置,僅次於特斯拉(7424.6億美元)和豐田(2284.4億美元)。在A股市場,比亞迪的市值也再度逼近老對手寧德時代。
以至於興奮的迪粉們又開始鼓吹比亞迪超越特斯拉,吊打寧德時代,全宇宙無敵了。
先別激動,對比亞迪來說,成為特斯拉的供應商,無論從任何角度來看都是利好。但從目前來看,寧德時代與特斯拉的供貨框架協議已經延續到了2025年,也就是說,只要寧德時代不自己作死,比亞迪就還只是特斯拉的二供,而非替代供應商。
而事實上,特斯拉未來的重點顯然是自家的4680圓柱電池。一旦4680電池成功量產,無論寧德時代還是比亞迪,恐怕都會感受到壓力。
另一方面,即使比亞迪的銷量超過了特斯拉,但從盈利能力上來說,還遠遠落後於特斯拉。
特斯拉目前的毛利率達到了驚人的32.9%,今年一季度凈利潤大概有210億元人民幣。相比之下,比亞迪一季度汽車業務凈利潤約7億元人民幣,單車盈利大概只有3000元左右。
所以說比亞迪全方位超越特斯拉為時尚早,充其量只能說比亞迪放開電池外供後,應該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盈利。
而從特斯拉方面來看,選擇比亞迪某種程度上意味著馬斯克已經慌了手腳。
實際上,近兩年除了一個4680圓柱電池以外,特斯拉在技術創新上沒有太多新的動作。而無論是尚未量產的4680圓柱電池,還是之前的超級工廠,一體壓鑄等等,特斯拉在做的事情其實只有一件:就是喪心病狂的降本增產。
馬斯克的邏輯很簡單,用最高的效率最低的成本,造最多的特斯拉車型。這就是特斯拉在品牌溢價之外,能夠維持高毛利率的根本所在。
特別是一方面這兩年缺芯、供應鏈成本上漲、全球經濟滯脹,企業必須要降本增效,開源節流,特斯拉也不例外。而且,據說特斯拉目前尚未交付的訂單就有40萬台,光是為了解決交貨問題就夠讓馬斯克傷腦筋的了。
另一方面特斯拉也感受到了來自中國新能源車企崛起所帶來的壓力。在15-30萬元的主流消費區間,中國車企大量扎堆。特斯拉如果不能保持高利潤空間,就無法對中國車企進行降維打擊。
所以我們看到,過去一直使用三元鋰電池的特斯拉,開始給Model 3裝上磷酸鐵鋰。用寧德時代換掉LG,甚至在當年寧德的CTP磷酸鐵鋰都還沒做好BMS電池管理系統就倉促開賣,導致最初一批配備磷酸鐵鋰電池的Model3充電都有問題,後期經過好幾次OTA才修復了問題。
如今再引入比亞迪,來填補寧德時代無法滿足的產量,都是一樣的道理。反正對於乞丐版Model 3,沒人在乎是用磷酸鐵鋰還是三元鋰電,沒人關心是寧德更好還是比亞迪更優,人們只在乎有沒有特斯拉的LOGO,以及價格是否承受得起。
所以,只要電池價格更低,產能更大,能夠快速上量,產品力足夠就行。這其實也是在4680電池量產前,特斯拉無奈的選擇。或許不久後,我們還會看到有更多的動力電池企業成為特斯拉的供應商。(文/優視汽車 老炮)
註:配圖來自網路,權利歸原作者所有,一併感謝!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優視汽車的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