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台灣鳳梨釋迦、蓮霧被大陸禁止輸入,現在,鳳梨釋迦成熟豐產,島內只能苦愁銷路。其中,台東將一批果子銷往了香港,並特意著名產地為「中國台灣」,結果,有人因此著急心塞了。
據環球網報道,自11月份鳳梨釋迦成熟以來,島內各方積極尋找銷路,除了內銷之外,香港被視為外銷主要市場。盛產釋迦的台東縣如願與香港市場建立了合作,而有人卻不樂意了。前「綠委」賴坤成在社交平台上傳了台東釋迦水果箱的照片,上面用英文寫著「中國台灣產品」。賴坤成聲稱,這看起來很扎眼,但又非常無奈。
同時,他還質疑台東縣城府通過補貼的方式收購,並低價向香港售賣釋迦得不償失,這些水果的賣價遠不如「農委會」自銷平台上的價格高。賴坤成的一番評論激怒不少島內網友,有人直言不諱:沒有內銷而外銷賤賣,不正是因為「農委會」無能嗎?
(饒慶鈴視察釋迦果園)
網友這一質問直擊本質,據悉,台「農委會」曾承諾,要幫助台東外銷5000噸釋迦,但眼看著果子成熟,該部門一直沒什麼動作。對此,國民黨籍台東縣長饒慶鈴曾怒斥「農委會」,表示自己被氣到無語。據饒慶鈴所說,台東縣政府只得自己積極推廣,並通過電商的方式,幫助當地農民銷售釋迦,截止本月初,已幫助農民銷售近40萬公斤果子。
台東縣自銷成績還算亮眼,但賴坤成等一些綠營人士酸了,尤其是看到水果箱上的「中國台灣」,他們開始找茬挑事。然而,島內網友的眼睛是雪亮的:如果民進黨當局能解決滯銷問題,台東縣何須賤賣,現在一些無所作為的人跳出來挖苦台東干賠本的買賣,難道是想讓農民血本無歸。
饒慶鈴也表示,大陸禁止釋迦輸入後,島內再怎麼自銷也抵消不了這部分銷量,就算人人都吃成「釋迦臉」也沒用,關鍵還是在於恢復大陸市場,然而你永遠也叫不醒裝睡的民進黨當局。
台灣本就是中國領土,台東釋迦標註「中國台灣產品」再正常不過,並且,以後像這樣的情況只會越來越多,不再是什麼稀奇事。島內一些政客有時間糾結這些,不如自己幫助農民解決滯銷問題,有些人不是曾揚言沒有大陸市場,島內自己也可以消化嗎?
(蘇貞昌)
面對鳳梨、釋迦、蓮霧等水果外銷問題,民進黨當局永遠都是第一時間把問題推給別人。這些水果被檢驗出有病蟲害時,台當局首先不是自我檢討,反而指責大陸打擊台灣;還有「綠委」聲稱,大陸是「以商謀統」;甚至,蘇貞昌還揚言要告上世貿。有島內分析人士就嘲諷,就算告也告不贏,大陸之前多次提醒病蟲害問題,而台當局都未有反應。
一段時間以來,島內多方都呼籲台當局與大陸溝通,幫助恢復大陸市場,然而,蔡英文等人所流露出的儘是強硬態度。台當局只顧政治操弄,絲毫不關心果農利益,害慘了島內農民。
(編輯:TS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