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津濱海客戶端】
津濱海訊(記者 張惺卓 牛婧文 報道 李楠 攝影)成立研究中心17個,承擔國家、天津市及重大企業科技項目90餘項,開發各類樣機及產品150餘項,申請各類知識產權322項。在孵企業數量達156家,其中包含上市企業2家、國家高企23家、天津市雛鷹企業21家、國家科小企業35家,獲得融資超6億元,估值超40億元。這是近期浙江大學濱海產業技術研究院(以下簡稱浙大濱海研究院)交出的一張發展「高分卷」。僅僅在2022年一季度,該院就新引進、孵育企業達20家,推進科技成果產業化效果明顯。

自2014年落戶濱海新區至今,浙大濱海研究院充分發揮浙江大學在京津冀及環渤海地區的「橋頭堡」作用,打造成集產業化、集約化、國際化為一體的科技研發平台及產業創新平台,逐步發展成為拔尖創新人才的集聚地、高科技企業的加速器、國內領先戰略新興產業的孵化器。

產業化發展是引導創新創業、推動科技成果落地轉化的關鍵一環,近年來,浙大濱海研究院聚焦智能製造和醫藥健康板塊重點發力。其中,研究院打造的中美精準醫療聯合研發中心,是由具有斯坦福大學教育背景的專家團隊領銜,搭建的醫療健康公共服務平台。目前已經研發出多款疾病早期預警和醫學檢測雲端服務產品,利用多組學高通量檢測技術和AI分析技術,逐步建立起多維度個人健康大數據生產和解析平台,可實現重症疾病預防、早期診斷干預和大健康服務。
雲檢醫學作為浙大濱海研究院精準醫療聯合研發中心的產業化公司,專註於多組學、人工智慧、醫療大數據的研究和應用。「雲檢醫學主要有兩大核心技術,多組學質譜檢測和AI大數據分析,公司目前在天津有約10台質譜儀。質譜儀具有高解析度、高穩定性、高靈敏度的特點,能夠進行精準的多組學檢測,特別是在腫瘤精準用藥這一塊,公司採用創新的正置激光顯微切割儀,可以輔助技術人員更加精準地檢測癌細胞。」雲檢醫學相關負責人介紹,「藉助於產學研的合作模式,研究院給予我們不少醫學領域的上下遊資源,這十分有利於企業在平台上進行產品研發及轉化。」
據了解,近期,浙江大學根據天津濱海新區重點產業發展方向,以浙江大學濱海產業技術研究院為實施主體,積極建設浙江大學(天津)智能科技創新產業園,引進浙江大學科技、人才、教育等優勢資源,加強與國內外高校及科研院所的合作,構建技術研發、成果轉化、企業孵化、產業加速,一體化全鏈條的成果轉化體系,打造多方位層次的協同創新創業生態。目前,浙江大學(天津)智能科技創新產業園內已有多家科技企業入駐,產業領域覆蓋智能機器人、生物醫藥、數碼紡織等領域,已成為我市重要的科技成果轉化陣地。
本文來自【津濱海客戶端】,僅代表作者觀點。全國黨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發布傳播服務。
ID:jr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