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4日,自治區高級人民法院召開新聞發布會,通報今年全區法院執行工作服務營商環境有關情況,同時發布相關典型案例。
今年4月至7月,自治區高級人民法院組織全區法院開展了涉民營企業執行案件清理專項活動,共執結2493件,結案標的額為16.18億元。法院充分運用「人民法院總對總查控系統」,對被執行人的財產進行精準查控,通過網路凍結、扣劃被執行人的銀行存款、網路資金。此外,多個法院開展「雲拍賣」,法官直播帶貨,執行標的到位率。

新聞發布會。
案例1
湛江市恆騰貿易有限公司申請執行廣西合浦縣偉恆糖業有限公司不當得利糾紛案,按照已生效的法院判決,偉恆糖業公司應返還恆騰公司600萬元及支付資金占用損失費。
合浦縣法院凍結了偉恆公司名下的銀行賬戶和生產的白糖後,為保護民營企業發展,沒有直接查封拍賣被執行人的白糖及生產設備,而是多次調解,雙方最終達成一致意見:偉恆糖業有限公司支付本金600萬元、案件受理費2.69萬元、利息138萬元給恆騰公司,恆騰公司同意結案。
案例2
廣西合山新合物資供銷有限責任公司欠廣西盛樂科工貿有限責任公司貨款475781元。案件進入執行程序後,因新合公司確無可供執行的財產,於2016年終結本次執行程序結案。
合山市法院一直沒有放棄對新合公司財產的查控,於2020年初發現新合公司有一批機器設備,立即恢復執行,將該批設備查封。在拍賣過程中,執行法院積極尋找買家,最終順利拍賣成交。
案例3
某有色金屬公司申請執行防城港市港口區某化工公司保管合同糾紛案,該案進入執行程序後,防城港市港口區法院沒有查控到可供執行的銀行存款,遂將化工公司所在的土地及機器設備進行查封。化工公司表示願意配合執行,但請求寬限支付錢款的期限。與此同時,有色金屬公司也因復工復產面臨資金短缺,要求儘快執行而解燃眉之急。
法官組織磋商,最終雙方達成和解,化工公司承諾兩個月內將錢款支付完畢。
本文由南國早報原創出品,未經許可,任何渠道、平台請勿轉載。違者必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