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影中紀實
編輯 | 影中紀實
烏克蘭對俄羅斯究竟有多重要?為何普京不惜得罪整個西方國家,也要發動此次進攻?
今天我就為大家來深度剖析這些問題的真相!
01.俄羅斯的安全
美國的地緣政治學家認為:
失去烏克蘭的俄羅斯,將無法成為全球性大國,將淪落為地區性中等強國。
雖然這個話說得太過片面,但毋庸置疑的是,烏克蘭對於俄羅斯來說至關重要。
烏克蘭位於平坦的東歐平原,東部是俄羅斯、南邊是黑海、北邊是白俄羅斯,西邊則是波蘭與斯洛伐克等國,可以說這裡是西方各國與俄羅斯在地緣政治上的交叉點!
大家看俄羅斯的地圖就能知道,他們對外主要有三個方向,分別是東線、南線、西線。其中東線緊挨遠東地區,南線對應的是中亞、西亞等地區,西線對應的則是歐洲。
但由於俄羅斯的首都與核心地區都靠近東歐,所以說西線的位置最為重要,其次是南線與東線。
俄羅斯也深知他們的危險來源於哪裡,所以不管是在沙俄時期還是蘇聯時期,他們在西線上的防守永遠是最好的,特別是在二戰之後。
當時烏克蘭與俄羅斯不僅是同盟關係,波蘭也成為了蘇聯的小弟,就連東德都有蘇聯的駐兵,這時候的蘇聯的影響力是空前絕後的,可這一切都隨著蘇聯的解體而結束!
蘇聯解體報紙
蘇聯解體後,以美國為首的北約國家開始不斷地向東擴張,而波蘭與波羅的海這時看到,俄羅斯已無力讓他們得到較好的發展,所以轉身加入了歐盟。
這時如果說烏克蘭也倒入西方國家的陣營,那麼可以說俄羅斯境內就會受到極大的威脅!
02.地理位置的重要,自然是兵家必爭之地!
從烏克蘭東部去到俄羅斯首都莫斯科,也就幾百公里的距離,從烏克蘭西部去柏林、布拉格、維也納也不到一千公里的距離,並且烏克蘭是俄羅斯通往西歐的必經之路。
如果俄羅斯的雷達部署在烏克蘭的利沃夫,那麼西歐各個國家的一舉一動,全都逃不過俄羅斯的眼中。
同樣如果是北約將雷達部署在哈爾科夫,莫斯科也將毫無秘密可言!
我們再來看看克里米亞,克里米亞在黑海的中心偏上,控制了克里米亞,就相當於控制了大半個黑海,黑海對於俄羅斯的意義是非常大。
黑海雖然只有43.6萬左右平方公里,但對於俄羅斯來說,這裡是他們預防北約對他們海上封鎖的唯一一點,為何這樣說呢?
在黑海的西南端,是土耳其最大的城市伊斯坦布爾,而在這個城市中,有一條長約30公里的伊斯坦布爾海峽,如果黑海的船舶想要進入地中海或者大西洋,那麼就必須經過伊斯坦布爾海峽。
可土耳其早在1952年就加入了北約,根據他們公約的條款,一旦確定成員國受到攻擊,其他成員國將立即做出反應!
北約軍隊
也就是說無論北約哪個國家受到攻擊,土耳其一封鎖伊斯坦布爾海岸,那麼俄羅斯的船想要出來就必須經過土耳其的統一,如若不然,就是和土耳其乃至背後的北約爆發衝突。
所以儘管黑海很小,但卻是俄羅斯非常重要的,同時也是必須「控制」的一個地方。
所以說烏克蘭是俄羅斯的底線,也正是因為如此,這次普京才會用這麼強硬的手段,一定要將烏克蘭留在自己身邊,或者至少保持中立態度,決不能讓他們加入北約!
但西方各國對於烏克蘭的態度卻極度曖昧!
要知道本來前蘇聯與北約各國就不對付,然而在蘇聯解體之後,北約並沒有隨著「冷戰」的結束而對俄羅斯放鬆警惕,反而他們持續向東擴張!
北約軍隊
1999年波蘭、匈牙利、捷克三個國家加入了北約,2002年北約又邀請蘇聯的7個衛星國加入,兩年之後他們又讓中東歐幾國加入,這讓俄羅斯不得不開始小心提防。
並且當親西方的烏克蘭政府,表達了要加入北約的意願後,俄羅斯就開始對烏克蘭施加壓力了!
要知道一旦烏克蘭加入北約,那麼俄羅斯將會非常危險,他們將會失去黑海的戰略基地,國內也將面臨西方國家的軍事威脅!
然而我在熬夜查閱資料時發現,俄羅斯這次之所以對烏克蘭發起進攻,還與兩國之間長期的歷史遺留問題有著很大的關係!
03.俄烏衝突的根本原因
烏克蘭真正成為一個獨立民族國家的時間其實非常短,他們在俄國十月革命之後才真正建立,二戰中才在聯合國擁有席位,如今的烏克蘭國內之所以動蕩不安,還要從他們自身開始說起!
俄烏衝突從歷史溯源上來看共分為四個階段:
階段一:基輔羅斯
從民族角度上來看,烏克蘭與俄羅斯最初是同宗族的人,他們全都統稱為東斯拉夫人。
然而與現在不同的是,當時的基輔羅斯烏克蘭的勢力非常大,俄羅斯前身莫斯科公國還只是一個小小的諸侯。
因此烏克蘭在基輔羅斯隻手遮天的時候,根本看不上俄羅斯這個小諸侯,可以說當時的烏克蘭在東歐無人敢惹,可沒過多久,蒙古的崛起,讓烏克蘭從政治權利巔峰落下帷幕!
13世紀初,蒙古帝國入侵了東歐,並在此建立了欽察汗國,此後的二十年間,蒙古不斷針對基輔羅斯進行了攻打,最終基輔城被摧毀,而屬於烏克蘭的時代也結束了。
當時蒙古西征軍佔據了這裡,並在此建立了金帳汗國,這可謂是中國的巔峰了,不管是烏克蘭還是莫斯科(俄羅斯前身),全都歸蒙古西征軍管理。
金帳汗國油畫(圖片來自於網路)
時間再往後推,當蒙古西征軍政權衰落後,莫斯科公國與烏克蘭走上了一條完全不同的道路,莫斯科公國這邊後來成為了俄羅斯,並打贏了獨立戰爭,開始了自己的擴張道路,可烏克蘭則完全不同。
他們從曾經的東歐霸主,最終淪為了立陶宛和波蘭聯合王國的附庸者。
所以如今的烏克蘭並不服氣俄羅斯。
階段二:俄烏合併
剛才我們講到,烏克蘭所在的領土,已經被立陶宛和波蘭所統治,但是實際上烏克蘭的兵力,還未徹底臣服於對方,他們想借著別人的勢力,一點點恢復往日的榮光。
所以當烏克蘭內部的哥薩克軍養精蓄銳後,他們組織其他人直接起義,不過當這些人遇到沙俄之後,再次敗倒在他們手上,在1654年,烏克蘭軍臣服於沙俄。
同年烏克蘭與俄羅斯簽訂了《佩列亞斯拉夫合約》,就這樣東烏克蘭與俄羅斯宣告合併,烏克蘭本以為他們能背靠大樹好乘涼,但接下來讓他們沒想到的是。
1667年,俄羅斯與波蘭簽約,瓜分了烏克蘭,之後東烏克蘭屬於俄羅斯,西烏克蘭屬於波蘭。
這時候烏克蘭才反應過來,原來他們投靠的是一個「豺狼」,自己完全是被別人掌控,還不如當時在立陶宛和波蘭的統治中,當時這一想法尤為突出的是西部的烏克蘭人民。
因為東烏克蘭本身就與沙俄緊挨著,曾經雙方還一起並肩作戰過,因此他們並沒有對沙俄有過多的反感,但西烏克蘭可不一樣了,他們不想被沙俄召之即來揮之即去。
就此,烏克蘭內部的矛盾開始體現出來!
剛開始西烏克蘭不敢對沙俄動手,所以他們首先展開了內戰,但沙俄可不會眼睜睜地看著東烏克蘭被吞併,所以他們派大量兵力對東烏克蘭進行了支援。
尤其是彼得大帝執政時期,當時在烏克蘭境內,有任何叛亂的苗頭,沙俄都會將其抹殺掉!
這讓西烏克蘭人對沙俄的仇恨日益增多。
階段三:蘇聯時期
蘇聯閱兵
1922年,東烏克蘭正式加入蘇聯,而作為交換條件,蘇聯與烏克蘭簽訂了《里加條約》,蘇聯公開承認西烏克蘭為波蘭的領土,這也正如他們的願。
但尷尬的事情很快就來了,由於蘇聯時期每個國家的作用都不一樣,而西烏克蘭的重點就是蘇聯的「糧倉」。
到了1991年蘇聯解體之後,烏克蘭正式成為了獨立國家,可對於他們來說,這是既興奮又害怕的事情。
一方面是因為背後沒了大樹,萬一被別人欺負怎麼辦,但好在自己的政權獨立了,並且當時烏克蘭號稱「世界第三軍事強國」,他們本地又資源豐富,還擁有蘇聯大量的工業基地,30%的核武器,糧食產量足夠五個烏克蘭用。
這時的烏克蘭還有歐洲最大的造船廠,擁有這麼多物資的烏克蘭,很快就遭到了西方國家的「忽悠」,當時西方國家雙管齊下,首先從輿論方面,讓烏克蘭人民想到自身與俄羅斯曾經的種種恩怨。
同時西方國家還在烏克蘭內部高層吹耳旁風,就這樣,烏克蘭逐漸與俄羅斯的關係惡化。
可要知道,蘇聯時期他們每個國家都是緊密相連的,就好像烏克蘭生火、俄羅斯做飯、其他國家砍柴一樣的道理。
但蘇聯的解體,直接讓這個經濟鏈斷了,俄羅斯還好,他們家底豐厚能抗住,但烏克蘭就不一樣了,他們本身的經濟就極度依賴俄羅斯。
當烏克蘭獨立並且與俄羅斯走到對立面後,他們國家的GDP直接崩盤,而一部分烏克蘭人將他們的這種結果,算到了俄羅斯頭上!
再加上曾經積攢的矛盾與西方國家的挑撥,所以這就是俄烏衝突的根本原因!
另外對於俄羅斯而言,烏克蘭不僅是一個戰略緩衝地,那裡還寄託了俄羅斯數百年的光榮與夢想!
蘇聯閱兵
烏克蘭和俄羅斯是血脈相連的兄弟!同時也曾是俄羅斯擴張之路的左膀右臂,很多烏克蘭的大城市建築,也都是俄羅斯人建立起來的,所以俄羅斯也不想讓如今的局面繼續下去!
如果西方繼續這樣,受災受難的還是烏克蘭自身!
當我看到烏克蘭戰火紛飛的時候,我還看到了那些無助的平民百姓,到頭來受苦的還是人民。
希望戰爭早日結束、願世界和平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