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捲中東的沙塵暴,和被大風「刮」走的130億美元

2022年10月13日04:28:19 熱門 1324

2022年,一波又一波狂烈兇猛的沙塵暴,將整個中東完全吞噬。極端氣候之下,民眾痛不欲生,政府焦急不已,因為這個橙色惡魔帶來的,不僅有對健康的威脅,還有醞釀中的經濟、農業、社會和政治危機。

厚重如砂紙的詭異橙色鋪滿天際,明亮得像沒有火焰的野火,再配上體感炎熱沉悶令人煩躁的天氣,和周圍沉默行進的車輛和行人,眼前的景象似乎契合了影視作品中的末日景象。

進入2022年後,從利雅得沙特首都)到德黑蘭伊朗首都),砂紙般的天空已經成為了當地人的習以為常。狂風捲起沙子拔地而起,人們緊閉門戶,不敢讓風沙進入室內。德黑蘭最高建築米拉德大廈的頂端完全隱於黃霧之中,伊拉克摩蘇爾市的天際線被一堵灰塵牆遮得嚴實。

席捲中東的沙塵暴,和被大風「刮」走的130億美元 - 天天要聞

沙塵暴本來是春末夏初常見的糟糕氣候,帶有很強的季節性,但自開春以來,包括敘利亞伊拉克、伊朗、沙特、阿聯酋等在內的中東地區,沙塵暴成了每周造訪的常客。近兩個月來,伊拉克已經發生了十場沙塵暴,最近的一場發生在5月23日,多國都因為這場風暴發生了傷亡。伊拉克政府提前宣布5月23日為全國假日,敦促政府工作人員和居民留在家中,學校停課,企業停工,醫院則忙著四處囤積氧氣罐。

給居民的健康和醫療系統造成的威脅是浮現在表面的危機,根據世界銀行的數據,日益頻繁的沙塵暴每年使該地區的經濟損失達到了130億美元。從農業到商業,從居民健康到社會經濟,從富庶的阿聯酋到貧瘠的伊拉克,無一不在沙塵中搖搖欲墜。

席捲中東的沙塵暴,和被大風「刮」走的130億美元 - 天天要聞

環境、經濟、政治、難民危機,正被一場又一場的巨大風暴裹挾而來。

「我連我的手都看不見」

尼娜·彼得斯不太記得正常呼吸的感覺了。

這個生活在阿聯酋迪拜的哮喘患者,曾確診過新冠肺炎,好不容易倖存下來,又等來了一場又一場的沙塵暴。她每天從早到晚戴著口罩,門窗緊閉,不敢出門上班,高熱量、高濕度的空氣夾雜著沙粒,可以要了她的命。

今年5月23和24日,科威特停止了海上交通,暫停了航班運行,這已經是5月第二次該國因沙暴飛機停飛。德黑蘭的學校和政府辦公室因為上一輪的沙塵暴早已停課,還沒開放就等來了新一輪的停課。該國西南部的胡齊斯坦沙漠地區,沙暴的影響最為嚴重,有800多名當地居民因呼吸困難而四處尋醫。24日當天,伊拉克各地有超過1000人因呼吸道問題住院治療。

席捲中東的沙塵暴,和被大風「刮」走的130億美元 - 天天要聞

與此同時,伊拉克南部和伊朗鬆軟濕潤的耕地,因為沙暴正在乾涸、板結甚至沙化,那裡的許多人都靠土地謀生,饑荒正在醞釀。

「我已經63歲了,4月的沙塵暴是我記憶中最嚴重的一次,我以前從未見過這樣一波接一波的沙塵暴浪潮。」伊拉克人阿卜杜勒·伊拉·穆罕默德一邊清理沙塵吹進手機縫隙里的泥土,一邊對阿聯酋《國家報》說道。

「年復一年,這些風暴變得更加兇猛和可怕了。在某些地方,能見度幾乎為零,你連你的手都看不到,甚至在你的房子里你也無法呼吸。」據美國宇航局的數據顯示,5月23、24日的沙暴塵埃飄上了離地面約5000米的高空。

席捲中東的沙塵暴,和被大風「刮」走的130億美元 - 天天要聞

窗外,天空已經變成了橙紅色,細小的塵埃從門縫窗縫裡鑽進來,屋子裡都是嗆人的塵土味。「自從上個月以來,我們一直在清除家中和工作地點的灰塵,但第二天卻吹來了更多的塵土。」阿卜杜勒將塑料罐中的水倒在地板上,沖走板結在地上的一層黃土。

5月23日的沙暴迫使數千人前往醫院就醫,在伊拉克至少造成一人死亡,在敘利亞東部造成三人死亡。而5月的早些時候,敘利亞一場類似的風暴造成至少3人死亡,數百人因呼吸問題住院。沙烏地阿拉伯的氣象協會報告說,首都利雅得的道路能見度已經下降到零。5月份,利雅得的醫院急診室湧入了1285名病人,抱怨他們無法正常呼吸。

席捲中東的沙塵暴,和被大風「刮」走的130億美元 - 天天要聞

「到2050年,伊拉克一年365天里可能有300天會發生沙塵暴。」伊拉克環境部的一名官員說道,「過去20年來,伊拉克的沙塵天數從每年243天增加到了272天。」

哥倫比亞大學氣候學院的環境科學家本傑明·庫克告訴《華盛頓郵報》,引發沙塵暴需要三個要素:風,幾乎沒有植被覆蓋的塵源,以及非常乾燥的條件。

——這也是中東地區如今面臨的惡性循環。

因為全球氣候惡化,2020-21年,是伊拉克近40年來降雨量第二少的年份,沒有水分灌溉,作物歉收,河流乾涸。植被沒有水分日漸枯死,無法加固土壤,地表變得鬆散,大風更容易把土壤層「連根拔起」。「這也是伊拉克的一些當地人現在把沙塵暴稱為『降土』的原因。」伊拉克人類發展大學的講師薩拉姆·阿卜杜拉赫曼解釋道。

席捲中東的沙塵暴,和被大風「刮」走的130億美元 - 天天要聞

倫敦大學伯克貝克分校的研究員伊斯梅爾·阿爾艾梅里舉例道,巴格達以南約150英里處的鹽湖Al Sawa已經幾近乾涸,湖底殘留的泥土、淤泥和鹽,每一項被大風吹起都能成為沙塵暴。

同樣因為極端天氣頻發,也包括沙塵暴在內,侵蝕土壤,糧食產量下降,還有包括戰爭等諸多周邊因素,導致全球糧食市場緊張,農民為了謀生加大耕種的力度,這些舉措只會讓耕地愈發鬆垮,更容易引發沙塵暴,然後沙塵暴帶來新一輪的土地沙化板結、糧食產量下降,以及濫耕濫種。

除此之外,世界銀行2019年的一項研究發現,人類過度開發河流和湖泊,製造出了中東地區四分之一的灰塵。伊朗將濕地抽干用於耕種,伊拉克南部的沼澤地也被抽干。土耳其底格里斯河幼發拉底河上修建水壩,意味著下游的河床更加乾燥。而過度的城市化,則讓伊拉克三分之二的植被覆蓋消失得無影無蹤。

越來越熱的天氣起到了火上澆油的作用。據中東研究所伊朗項目非常駐學者巴納夫謝·凱努什介紹,近些年來,中東地區的升溫速度是世界其他地區的兩倍,自第一次工業時代以來,中東地區已經升溫約2.3攝氏度。

席捲中東的沙塵暴,和被大風「刮」走的130億美元 - 天天要聞

供水也陷入了惡性循環。

阿卜杜拉赫曼解釋道,沙塵暴導致了更多的水消耗,加劇了水的短缺。「每次沙塵暴過後,人們都需要清洗他們的房子、院子、汽車,給他們花園裡的樹木和植物澆水,給植被用的水更不夠了。」

沒有植被加固沙土,沒有水分吸附塵埃,越來越多的沙塵扶搖而起,形成風暴。

被大風颳走的130億

世界銀行想要具象化這些橙色惡魔的面目——它給出了一個數字:130億美元。

據該組織估算,每年,中東地區的國民生產總值都會因為沙暴損失約130億美元,未來這個數字只會變得更多。這個增長趨勢可以參考世界銀行另一份2020年1月的報告,報告發現,全球範圍內因粉塵造成的損失,從1990年的2.2萬億美元增加到2013年的3.6萬億美元。

席捲中東的沙塵暴,和被大風「刮」走的130億美元 - 天天要聞

中東的戰略和經濟地位不言而喻。據CNN報道,中東擁有三條戰略水道,世界已知的石油儲備有一半在中東。在歐美多國對俄羅斯能源實施禁運和制裁後,石油和天然氣的緊缺緊緊掐住了西方多國的喉嚨。在此情況下的工廠意外停止運行,只能讓目前全球石油市場更加風聲鶴唳。

而海上交通的堵塞帶來的後果,已經有鮮活的先例為證——2021年3月,一艘被沙塵暴吹得偏離航線的大船堵住了蘇伊士運河,短短六天,卻讓近600億美元的貿易往來因此擱淺——這是佔到全球12%的貿易量。

貧窮的中東國家同時也在內耗。陰森的橙色天空和塗了沙子的街道讓職員動不動就被迫留在家裡,政府只能撥款來緩解企業的財務負擔,維持社會基本秩序的運轉。沙塵暴損害了農作物,耗盡了肥沃的土壤,出口的糧食沒有下落。工廠機器因為風暴損壞,關閉港口和機場讓政府失去一大筆海關稅,沙塵覆蓋下的基礎設施和道路清理,哪裡都需要錢。

席捲中東的沙塵暴,和被大風「刮」走的130億美元 - 天天要聞

以2009年9月23日發生在澳大利亞新南威爾士州的一場巨大沙暴為例,那一次,澳大利亞政府光是善後費用就花費了2.19億美元.

民眾的總體健康水平,則是看不見摸不著的代價。據世界銀行中東和北非事務高級環境經濟學家克雷格·M·邁斯納告訴《中東眼》:「在中東和北非地區,伊拉克、埃及巴基斯坦的人民中,有多達3萬例死亡可歸因於糟糕的空氣質量。我們發現,呼吸的空氣中灰塵濃度越高,得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的可能性更大。」

在科威特,近五年來因沙塵暴導致每天急診的哮喘病人增加了8%。在卡達,哮喘病人發病的幾率因為沙塵暴增加了30%。 一些研究發現,超過10%的沙特人患有哮喘。

席捲中東的沙塵暴,和被大風「刮」走的130億美元 - 天天要聞

對此,中東各國並非坐以待斃,但一些國家連年的貧困、腐敗和戰亂,讓當地政府把治理沙暴和環境丟到了腦後。

沙烏地阿拉伯計劃在未來幾十年種植100億棵樹,以減少其碳足跡和土地退化。沙特王儲穆罕默德·本·薩勒曼去年公布了一項《中東綠色倡議書》,準備與其他阿拉伯國家合作,在中東地區再種植400億棵。

與此同時,據《德黑蘭時報》報道,伊朗也在過去三年中花費了4.5億歐元(約合人民幣32.1億元),通過植樹、穩定土壤、建造防風牆和其他措施來緩解該國的沙塵暴高發。

伊拉克十多年來一直在嘗試通過種植桉樹橄欖樹棗樹,來保護伊拉克什葉派聖城之一的中心城市卡爾巴拉。但施工延誤、資金短缺和政府的忽視和憊懶導致了項目的失敗。一些批評人士指出項目財政支出不夠透明,管理漏洞百出。

席捲中東的沙塵暴,和被大風「刮」走的130億美元 - 天天要聞

而在常年戰火紛飛的葉門,治理環境更是一個笑話——事實上,當地的武力組織正是通過控制水資源的分配和供應,來維持自己在當地的勢力。

作者:葉承琪

熱門分類資訊推薦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 - 天天要聞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雖然說《愛情公寓》這部劇在劇情上充滿了爭議,但是一定程度上,這部劇也是很多人的回憶,是伴隨了一代人的青春回憶,而且劇中的很多角色都成為了經典,他們的口頭禪也一直被拿來玩兒梗。
Lisa榕做主持多年沒紅,被陳赫拉進愛情公寓爆紅,如今怎樣了 - 天天要聞

Lisa榕做主持多年沒紅,被陳赫拉進愛情公寓爆紅,如今怎樣了

談到《愛情公寓》這部火爆一時的歡樂喜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不知道大家是否還記得《愛情公寓》中那個把曾小賢治得服服帖帖的女上司Lisa榕,現實中的她名叫榕榕,和劇中的形象也判若兩人。1981年出生在遼寧瀋陽的榕榕,畢業於上海戲劇學院,後來成為了上海東方傳媒集團有限公司的一名主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