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資本流向十分明朗,無論是何地,大多數全都去了美國,其中也有一些去了新興市場國家,其中我們國家也有不少,一時間中國成為了資本的避風港。
然而,美元甚是惱怒,瘋狂加息,利率提高的速度前所未有,最終人民幣也進入貶值節奏,更是在9月的時候達到了匯改後的新高,要說美國是為了降低通脹,但也在有意無意的針對人民幣。
為了應對美元衝擊,世界各國招式頻出,有跟著美國加息的,也有降息的,不過有一招幾乎大家都想到了——買黃金。
根據瑞士海關數據,黃金呈現「東涌趨勢」,尤以亞洲為最,自4月以來至8月,瑞士市場流出527噸黃金,而亞洲收了(凈流入)300多噸,其中我國160噸。
按照世界黃金協會數據,我國1-7月黃金總進口567噸,預計8月是230噸,總進口接近800噸,話說還是我們財力雄厚。
西方之所以摒棄主要還是看中美元,而亞洲國家不一樣,美元的信用遠不及千年黃金來得實惠。
值得一提的是,在黃金凈流出最多的國家中,美國是最多的,達到136噸,遠遠超過歐洲老牌資本主義國家。原因很簡單,美元收割,自然要的是美元。
當然,美元造孽自己怎麼可能沒有報應,美債規模最近已經突破了31萬億美元,繼續刷新美國欠錢記錄,這麼下去遲早玩完。
這不,最近美國政客又提出了「金本位恢復法案」,向美聯儲喊話,趕緊讓美元盯住黃金,以解決通脹,美債失控和美元霸權衰落的問題。
這老弟要求美聯儲公布過去6年美聯儲和美國政府持有的黃金以及相關的交易,然後計算美聯儲手裡的美金,按照市場價格與固定重量的黃金掛鉤。
如果是1971年以後從美國流出的黃金,他要求美聯儲按照1944年簽的布雷頓森林體系的定價將美元贖回來。
此法案也得到了黃金交易商的支持,美國貴金屬經銷商認為,美國基於美元+債務貨幣系統好處全被政府和商人佔了,美聯儲的一系列貨幣貶值政策懲罰了儲蓄者和工薪階層,只有恢復金本位,通脹、債務才能緩解。
話說,先不說別的,就當下除了美國本土以外,黃金有多少,僅官方儲備也就2.7萬噸左右,算下來只需要430多億美元就夠買回來。
可是美元夠,黃金不夠,全球一年產量也不到5000噸,根本滿足不了需求,更何況美元如今信用這麼低,有了黃金誰還用美元。
需要指出的是,無論美國在金融上怎麼折騰,都是為了自己昔日的繁榮,因此這些年有一件事一直在干,甚至說比美元收割更重要,或者說美元收割只是欲蓋彌彰。
這件事就是恢復自己的製造業地位,近些年美國越來越意識到當年將製造業「賣出去」不是一件好事,每一次危機都要靠印鈔來解決,長久下去不是個事,因此準備再一次站起來,因而用盡各種手段。
主幹是兩條,原打算對我國施壓,包括發動什麼貿易戰、科技戰等等,試圖將中國製造壓下去,然後自己就起來了,結果嘗試多輪效果不佳。
既然打壓不行,於是玩起了坑蒙拐騙,在亞洲騙日本、韓國在美國設廠與此同時拉攏他們孤立中國,中低端製造業則各種金錢誘惑東南亞、南亞。
在非洲、拉美、中東等大多數國家,美國手段更卑鄙——「門羅主義」,要麼跟我,要麼滅了你,不過今時不同往日,收效不大,嚇唬已經過時。
在歐洲美國陰謀玩到了極致,騙得歐盟團團轉,各種壓制俄羅斯,而美國企業源源不斷撈金,並且告訴這些「資本主義老人」一定得和俄羅斯幹下去。
由此,歐洲資本外流從未停止,隨著美元加息越來越猛,歐盟生活都開始不能自理,要麼沒糧,要麼沒電。
浮於表面許多人都看在眼裡,暗地裡美國想要的還是歐洲的製造業,本土直接發展太慢,一勺燴以後全部端到自家不僅省成本,而且無風險。
舉個例子,以德國為例,近期美國一個州(俄克拉荷馬州)就拉來了60多家德企,要麼建廠要麼擴產,幾十億美元的製造業瞬間到了美國。
所以,無論是用美元做依靠,還是與美國做朋友,哪天被榨乾都莫名其妙,有的國家也許明白過來,但無可奈何,有的還沉浸在「美國夢」里,用中國的老話說就是被賣了還在給人家數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