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評」激化俄烏邊境危局,美國打的什麼算盤?

2022年10月12日06:19:32 熱門 1521

「中國網評」激化俄烏邊境危局,美國打的什麼算盤? - 天天要聞

中國網評論員 唐華

近來,俄羅斯和烏克蘭邊境局勢惡化,烏克蘭政府與烏東部地區民間武裝互相指責對方發動炮擊。當地時間21日晚,俄羅斯總統普京簽署命令,承認烏東部的「頓涅茨克人民共和國」和「盧甘斯克人民共和國」,美國和歐盟先後發表聲明,將採取制裁措施。地區局勢向著更加複雜和未知的方向演進。

烏克蘭局勢發展到目前狀況,是一系列複雜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其中,以美國為首的北約多年來持續排擠俄羅斯,蠶食其戰略空間是不可忽視的重要因素。儘管北約秘書長斯托爾滕貝格否認稱「北約從未承諾不擴張」,但美國波士頓大學的學者希弗林森日前向德國《明鏡周刊》透露,他在英國國家檔案館發現的1990-1991年的政府文件顯示,西方外交官當時的確作出過「北約不東擴」的承諾,然而僅僅8年後他們就食言了,1999年3月12日,波蘭匈牙利捷克正式加入北約。此後,北約又多次擴編,如今若再將烏克蘭收入麾下,對於俄羅斯來說,豈不是對手的導彈發射架都要堵在自家門口了?試問哪個西方國家能接受這樣的局面?此外,俄羅斯與烏克蘭同宗同源、血脈相連,從情感上也難以接受其投入北約懷抱,從此兵戈相向。對於俄方的關切,美國及北約不但從未正視,還一再以犧牲俄安全利益為代價,試圖構建符合其意願的歐洲安全秩序。2022年伊始,長期累積的矛盾終於引發了這場俄烏邊境危局。

此外,在複雜局勢中,遠隔千里的美國,不斷渲染戰爭威脅,唯恐天下不亂:先是通過調動駐歐美軍、向烏克蘭提供武器彈藥等方式,給本已緊繃的地區局勢加壓;其後,總統拜登及其政府高官接二連三發表「俄即將入侵烏克蘭」的聳人聽聞言論,並率先下令本國駐烏克蘭大使館僱員和美國公民儘快撤離,同時逼迫歐洲盟友以制裁威脅俄羅斯,破壞和談氛圍。

美國刻意製造緊張局勢,有以下三方面考量:

割全世界的韭菜,應對國內高通脹。美國勞工部2月10日公布數據顯示,1月美國消費者價格指數(CPI)環比上漲0.6%,同比上漲7.5%,這是自1982年2月以來最大同比漲幅。實際上,在數據公布之前,美聯儲就已意識到通脹問題的嚴重性,主席鮑威爾上月底宣布美國會在3月份的會議上進行加息,並同時縮小資產負債表,回收市面上的美元。同樣在1月底,俄烏局勢驟然升溫,恐怕並非巧合那麼簡單。美國政府企圖利用此次事件,在資本市場製造恐慌,引導全球美元迴流美國,配合加息政策抑制國內通脹,同時彌補因加息帶來的美國國內流動性不足,避免美股、房價出現大幅下跌,避免國內融資成本上升。更有甚者,待到美元迴流導致別國資產貶值後,美國再通過降息釋放流動性去收購這些國家的優質資產,完成對其財富掠奪。過去幾十年,美國加息已經引發了包括亞洲金融危機、次貸危機等多次全球經濟動蕩,但為了美國經濟能夠「軟著陸」,相信拜登政府並不介意再來一次。

主導歐洲安全事務,打壓歐洲戰略自主。近年來,在法國倡導下,歐洲防務「戰略自主」的呼聲漸起。法國總統馬克龍甚至曾高調錶態,北約已「腦死亡」,應組建「歐洲軍」實現防務自主。去年美國在阿富汗撤軍上的糟糕表現,讓防務自主的設想贏得了更多歐洲國家支持。上月向歐洲議會發表輪值國演講時,馬克龍稱,安全和穩定計劃應該「首先在歐洲人之間建立,然後再與北約盟國分享」,他敦促歐盟應與普京就緩解俄烏緊張局勢展開單獨對話。這顯然與美國控制歐洲,必要時分化、甚至打壓歐洲崛起的思路背道而馳。因而,在1月26日俄法德烏舉行「諾曼底模式」四方會談後,美國便不遺餘力地推動緊張局勢升級。一方面渲染「俄羅斯即將入侵」,另一方面逼迫法德等國公開表態,對俄羅斯「可能的入侵」採取哪些具體制裁措施,以此來破壞各方緩和局勢的努力。美國希望固化這樣一種思維定式——「歐洲的安全只能由美國來保護,歐洲的安全事務只有美國說了算」,從而繼續牢牢掌控歐洲防務主導權。

中期選舉臨近,拜登和民主黨急於扭轉不利局勢。就職一年來,拜登政府的工作乏善可陳:意圖通過接種疫苗抵禦新冠病毒的努力宣告失敗,美國多次刷新疫情暴發以來單日病例數新高,而嚴重的通貨膨脹完全抹去了普通美國民眾收入的微弱漲幅,供應鏈危機還導致商品短缺,民眾怨聲載道。此前一份民調結果顯示,58%的美國人不贊成拜登任職總統期間的工作,支持者只佔41%。按計劃,今年11月將舉行美國中期選舉,拜登和民主黨的前景不容樂觀,若要避免成為「跛腳鴨」,拜登和民主黨需要一個翻盤的契機,當前的俄烏局勢正當其時。若美國成功實現上述兩個目標,不僅可以提振國內經濟,還能夠重新樹立在國際事務中的領導者地位,可謂一舉兩得,拜登和民主黨在中期選舉上的前景也將大為改觀。

然而,操弄地區緊張局勢為自己解套,勢必冒著極大風險,美國要想從中漁利,必須把衝突的規模控制在極小的範圍內,維持所謂「茶杯中的風暴」,一旦俄烏爆發全面衝突,美國勢必陷入「插手不敢,旁觀不義」的困局。而且,俄烏局勢到底能在多大程度上幫助實現美元迴流尚存疑問,但其推高包括能源在內的大宗商品價格的效應已經顯現,11日,受烏克蘭局勢影響,自2014年以來從未超過每桶100美元的原油價格已飆升至八年來的最高點,能源價格上漲會對多數消費品價格產生連鎖反應,反而會推高美國通脹。

正如習近平主席曾說的,「只顧一個國家安全而罔顧其他國家安全,犧牲別國安全謀求自身的所謂絕對安全,不僅是不可取的,而且最終會貽害自己。」歐洲的事情還是應該交給歐洲自己解決,若美國不能為地區安全貢獻力量,最好也不要去做攪局者,於人於己都是一件善事。(責任編輯:李小華 蔡曉娟)

熱門分類資訊推薦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 - 天天要聞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雖然說《愛情公寓》這部劇在劇情上充滿了爭議,但是一定程度上,這部劇也是很多人的回憶,是伴隨了一代人的青春回憶,而且劇中的很多角色都成為了經典,他們的口頭禪也一直被拿來玩兒梗。
Lisa榕做主持多年沒紅,被陳赫拉進愛情公寓爆紅,如今怎樣了 - 天天要聞

Lisa榕做主持多年沒紅,被陳赫拉進愛情公寓爆紅,如今怎樣了

談到《愛情公寓》這部火爆一時的歡樂喜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不知道大家是否還記得《愛情公寓》中那個把曾小賢治得服服帖帖的女上司Lisa榕,現實中的她名叫榕榕,和劇中的形象也判若兩人。1981年出生在遼寧瀋陽的榕榕,畢業於上海戲劇學院,後來成為了上海東方傳媒集團有限公司的一名主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