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標★IPO日報 精彩文章第一時間推送
近日,上交所官網顯示,中鋼洛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中鋼洛耐」)將於12月15日IPO上會,接受科創板上市委的審議。
此次申請上市,公司計劃募集資金6億元,用於年產9萬噸新型耐火材料項目、新材料研發中心建設項目、年產1萬噸特種碳化硅新材料項目、年產1噸金屬複合新型耐火材料項目。
IPO日報注意到,作為中鋼集團旗下的企業,2014年中鋼集團爆發的債務危機對這家公司的影響仍然存在。截至2021年6月末,中鋼洛耐債務重組的長期借款本金達5.06億元。

來源:公司官網
利潤有「支持」
據悉,中鋼洛耐系央企中鋼集團旗下的企業。
公開信息顯示,中鋼洛耐的核心業務是中高端耐火材料的研發、製造、銷售和服務,現有硅質系列製品、鎂質系列製品、高鋁系列製品等8個系列,200多個品種的耐火產品,應用於鋼鐵、有色金屬、石油和煤化工、陶瓷、水泥等多個高溫領域。
2006年8月,中鋼集團和洛陽市國資委決議共同出資設立中鋼耐火(公司前身),註冊資本為1.5億元,其中中鋼集團貨幣出資1.35億元,洛陽市國資委貨幣出資1500萬元。
公司的控股股東為中鋼科技發展有限公司(下稱「中鋼科技」),直接持有公司47.15%的股份,同時通過全資子公司中國冶金科技成果轉化有限公司間接持股4.53%,合計持有公司 51.68%的股份;中鋼洛耐的間接控股股東為中鋼集團,實際控制人系國務院國資委。

上會稿顯示,2018年至2020年及2021年上半年(下稱「報告期」),中鋼洛耐實現營業收入16.41億元、18.2億元、20.18億元、14.12億元,對應凈利潤分別為1.05億元、1.44億元、2.09億元、1.45億元。其中,耐火材料的銷售收入分別在公司各期主營業務收入中佔比86.16%、81.79%、83.51%、84.98%。
報告期內,公司外購產品直接銷售的收入金額分別為1.14億元、2.08億元、3.42億元、4.3億元,占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6.92%、11.42%、16.96%、30.47%,金額及佔比逐年提升。中鋼洛耐表示,主要系隨著鋼鐵、有色、建材等行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深入推進,以及環保治理、能耗雙控等政策影響,下遊行業持續進行產能置換,公司自有產能難以滿足逐年增長的訂單需求,因此外購量較多。
IPO日報注意到,政府補助和稅收優惠為公司的利潤作出了貢獻。
報告期內,公司計入當期損益的政府補助金額分別為4982.08萬元、3395.46萬元、1859.14萬元、1653.9萬元,占公司利潤總額的比例分別為43.49%、21.18%、8.10%、10.17%;此外,中鋼洛耐在報告期內稅收優惠對利潤的影響額分別為1091.08萬元、1055.07萬元、2509.56萬元、1600.93萬元,占公司利潤總額的比例分別為9.53%、6.58%、10.94%、9.84%。
不難看出,最高是在2018年,政府補助和稅收優惠的數額加起來,已經超過了公司當年利潤總額的一半(佔比53.02%)。
中鋼債務危機「餘溫」
2014年,受宏觀經濟下行、鋼鐵行業持續低迷等外部因素及自身經營不善等內部因素影響,中鋼集團深陷數百億債務危機。2016年9月,中鋼集團的部分金融機構債權人成立了債委會並表決通過的債務重組方案;同年12月,中鋼集團代表參與重組的下屬企業與金融機構債權人簽署了《中國中鋼集團有限公司及下屬公司與金融機構債權人債務重組框架協議》。
經談判,2016-2018年,公司陸續與中國工商銀行、浦發銀行、交通銀行、洛陽銀行、民生銀行等簽署了債務重組協議,主要由中鋼股份承擔保證擔保責任,其中個別銀行借款由中鋼洛耐進行房產土地抵押或者保證金質押。
截至2021年6月末,公司債務重組的長期借款本金達5.06億元,按借款協議本金需要在2023年、2024年歸還完畢,公司面臨著一定的債務重組償債風險。
根據上會稿,報告期內,中鋼洛耐的資產負債率(合併報表)分別為87.89%、81.54%、54.58%、54.34%,有所下降。記者注意到,公司在2020年末資產負債率有了明顯下降,這主要是因為當年收到的增資款增加了公司的貨幣資金,從而使得公司當期的資產有所增長。
此外,公司控股股東中鋼科技持有的中鋼洛的股份被股權質押,對應主債務金額為6.9億元,債務償還時間為2023年1月31日開始。而這一股權質押是否會影響到公司控制權的穩定?
據披露,債委會於2021年11月出具了《承諾函》,主要內容為在中鋼集團債務重組推進中,若中鋼洛耐面臨實際控制人變更,在保障債委會合法權益且全額清償中鋼洛耐股權質押擔保範圍內債務的前提下,債委會同意中鋼集團以經債委會決策認可的公允價值,將中鋼洛耐的股權優先轉讓給中國寶武鋼鐵集團有限公司,從而維持其實控人仍為國務院國資委。
存大額訴訟
IPO日報注意到,公司目前還存在尚未解決的訴訟。
公開信息顯示,2019年7月,公司與內蒙古億維玻璃纖維製造有限公司(下稱「億維玻璃」)簽訂了《玻璃窯爐整體熔池新產品試驗合同》,並給後者提供了GLJ-30等四種牌號的試驗耐材198.63噸,合計金額454.37萬元;同月,億維玻璃又增訂了GLJ-30鉻鋁尖晶石磚及鉻鋁搗打料147.36噸,合計金額303.07萬元;2019年10月,億維玻璃在原合同基礎上繼續增訂鉻鋁搗打料3噸、GLJ-30鉻鋁尖晶石磚2.13噸,合計貨款12.76萬元。
由於雙方對於中鋼洛耐提供的耐火材料是否符合合同約定產生爭議,億維玻璃於2020年8月向赤峰市中級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請求判令公司賠償各項損失3781.82萬元,並判令其承擔訴訟費、保全費、鑒定費。
據悉,中鋼洛耐於2021年5月向赤峰中院提交了司法鑒定申請書及民事反訴狀,案件正在按照程序推進中,目前尚未進入實體審理並尚未判決。公司表示,該項訴訟可能導致公司承擔的最大法律責任為對方主張的3781.82萬元,以及無法收回377.25萬元貨款。
除了作為被告存在,中鋼洛耐此前還有一起作為原告的訴訟。據披露,因客戶尚未支付剩餘貨款,2017年10月,公司向安徽省池州市貴池區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請求判令池州冠華黃金冶煉有限公司償還欠款891.63萬元及逾期利息。
截至2021年8月底,公司已收回貨款530.23萬元,產品退庫核銷應收賬款7.41萬元,已作壞賬準備261.7萬元,尚有92.29萬元存在無法收回的可能性。
END

記者 楊紫薇
版式 褚念穎
編輯 吳鳴洲
1
2
3
4
IPO日報
IPO日報是《國際金融報》旗下新媒體,對平台刊載內容享有著作權。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按下「分享」,給我一點動力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