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見了,張藝謀,再見了,周星馳,中國已迎來新「四大導演」時代

2022年10月11日10:05:10 熱門 1863

今年的春節檔電影創造了一個又一個紀錄,不知道大家是否注意到一個現象:

現在創紀錄的幾乎都是電影新人,那些熟悉的老面孔正在變得模糊。

比如很少缺席春節檔的成龍,連續幾年電影口碑不佳,這一次終於缺席了春節檔。

比如曾經是票房保證的周星馳,早早拍完了《美人魚2》,卻因不被看好,最終放棄了春節檔。

還有粉絲5400萬+的劉德華,帶著《人潮洶湧》征戰春節檔,竟然受到冷落,近兩天才憑藉口碑票房回暖。

而周迅和陳坤這樣的神仙組合同場飆戲,《侍神令》依然難逃撲街的命運。

春節檔只是個縮影,電影界的更新換代,正在以我們難以想像的速度進行著

再見了,張藝謀,再見了,周星馳,中國已迎來新「四大導演」時代 - 天天要聞

各位可以看看這些年電影票房排行榜,還能看到張藝謀和陳凱歌的名字嗎?

這些天,吳孟達去世,記得他說過,有生之年還希望和周星馳再次合作,現在已經不可能了。

不得不感慨,這些老一輩的電影人正在不可避免地老去。

而另一方面,很多多年之前影響力一般的新一代影人,卻正成為電影界的中流砥柱。

曾經在春晚上靠「郝建」出名的沈騰,成為了首位票房過200億的演員。

再見了,張藝謀,再見了,周星馳,中國已迎來新「四大導演」時代 - 天天要聞

一個叫餃子的菜鳥導演,拍出了票房50億+的《哪吒之魔童降世》。

而今年,被嘲諷沒有代表作的小品演員賈玲,也用一部《你好,李煥英》成為了中國票房第一女導演。

可以想像,未來我們很多熟悉的名字將消失在銀幕上,而草根逆襲的故事將會在電影圈繼續上演。

電影的門檻在短短几年被拆得七零八落,坐在神龕上的大導演們被拖下了神壇,有人歡呼,有人惶恐。

再見了,張藝謀,再見了,周星馳,中國已迎來新「四大導演」時代 - 天天要聞

在皮哥看來,電影出現「逼格降級」是時代的必然。

過去的導演講究傳承,第三代導演,第四代導演,第五代,第六代…

頗有點武林門派的味道,普通人入不了那個門,就和電影拜拜了。

再見了,張藝謀,再見了,周星馳,中國已迎來新「四大導演」時代 - 天天要聞

這一套嚴苛的等級制度在2000年後被打破。

那一年,張藝謀的《英雄》橫空出世,標誌著中國真正進入了商業片的時代,過去劃分導演的那一套標準徹底失效,市場進入到了一個群雄爭霸的新局面。

再見了,張藝謀,再見了,周星馳,中國已迎來新「四大導演」時代 - 天天要聞

如今20年過去了,在藝術片領域有賈樟柯萬瑪才旦畢贛等導演,今天我們暫且不談。

在商業片領域先後湧現出了新老四大導演,這8位用429億+票房,共同搭建起了中國商業電影的天花板。

一、老一代「四大導演」

我們先回望老一代「四大導演」,提起他們的名字,幾乎每個都是高山仰止般的存在。

01、張藝謀(近20年執導電影總票房37.04億)

張藝謀憑藉《英雄》、《十面埋伏》、《滿城盡帶黃金甲》等作品,完成了從藝術片到商業片的完美轉型,儘管轉型後的張藝謀飽受爭議,但誰也無法抹殺他作為開拓者的功績。

再見了,張藝謀,再見了,周星馳,中國已迎來新「四大導演」時代 - 天天要聞

後來張藝謀又拍了《千里走單騎》、《歸來》等文藝片,但和巔峰相比差了點兒意思。

2016年,他又召集劉德華、馬特·達蒙等大咖拍攝了《長城》,試圖將中國商業片和國際接軌,為中國電影人和中國電影產業蹚出一條新路,無奈弄巧成拙,王晶形容影片拍了一半老謀子肯定就知道自己拍砸了。

如今的張藝謀在商業片和藝術片之間來回遊移,先後拍了《一秒鐘》、《懸崖之上》、《最冷的槍》等作品,他仍舊是一面旗幟,作品質量仍經得起時代檢驗,但客觀而言他的票房號召力已經大不如前了。

再見了,張藝謀,再見了,周星馳,中國已迎來新「四大導演」時代 - 天天要聞

02、陳凱歌(近20年執導電影總票房51.45億,獨立執導票房19.75億)

緊隨其後的就是陳凱歌,他在2005年雄心勃勃地拍攝了《無極》,並以2.1億票房拿下當年年度票房冠軍。

沒想到影片還是招來一片質疑聲,甚至被胡戈惡搞成了《一個饅頭引發的血案》,陳凱歌氣得把胡戈告上了法庭,還自信地表示十年後這部作品將成為經典,如今15年過去了,《無極》當年的差評風波依然沒有被翻案。

再見了,張藝謀,再見了,周星馳,中國已迎來新「四大導演」時代 - 天天要聞

《無極》之後的陳凱歌先後拍攝了《梅蘭芳》、《道士下山》、《妖貓傳》等作品,他的藝術審美仍舊頂級,但卻始終融入不了時代,絢爛的畫面和羸弱的劇情就是陳凱歌后期作品的特點。

03、周星馳(近20年執導電影總票房43.94億)

第三位就是我們熟悉的周星馳了。

演而優則導的星爺爆發了強大的導演天賦,他執導的《食神》、《喜劇之王》、《少林足球》先後創造了一個個票房奇蹟。

再見了,張藝謀,再見了,周星馳,中國已迎來新「四大導演」時代 - 天天要聞

2004年周星馳拍攝了《功夫》,這部影片在上映之初不被看好,許多人嘲笑他周郎才盡,沒想到年代越久卻越有魅力,如今本片的豆瓣評分已經飆到了8.7分,被認為是周星馳電影的集大成之作。

之後周星馳返璞歸真,拍攝了一部講述父子情的《長江7號》,從此不再演戲。

2013年開始,沉寂多年的星爺先後執導了《西遊降魔篇》、《美人魚》等作品,這些電影全都票房大賣,但也透支了星爺最後的情懷。

2019年,周星馳《新喜劇之王》上映,從這部影片能看出他創造力的枯竭,那老套的無厘頭風格已經無法吸引觀眾,而他本人不出演,別人根本演不出他喜劇里的精髓,這部戲最終收穫票房6.28億,觀眾口碑幾乎一邊倒。

再見了,張藝謀,再見了,周星馳,中國已迎來新「四大導演」時代 - 天天要聞

儘管目前星爺已經拍完了《美人魚2》,但這部作品票房前景一直不被人看好。

我們欠周星馳的電影票已經還了,周星馳電影還是在回憶里更好看。

04、馮小剛(近20年執導電影總票房50.25億)

最後一位是馮小剛,草根出身,靠著高情商,在大院子弟中混出了名堂,獲得了拍片的機會。

他起初不被主流接受,但隨後拍攝了《沒完沒了》、《甲方乙方》等賀歲片全部大賣,馮小剛也成為了賀歲片的霸主,他逐漸被主流接受,成長為導演界的一棵參天大樹。

再見了,張藝謀,再見了,周星馳,中國已迎來新「四大導演」時代 - 天天要聞

有人說,馮小剛最大的成就在於,讓別人誤以為他和張藝謀、陳凱歌是一個檔次的導演。

確實,論藝術成就,馮小剛和這二位沒法比,但他可貴的一點在於敢於不斷走出舒適圈,在最巔峰的時候,拍悲劇,拍災難片,為中國電影的多種可能性試水,賠錢了就拍喜劇賺錢,賺夠了錢再去嘗試不一樣的題材。

所以我們能從他的作品集里找到《夜宴》、《唐山大地震》、《一九四二》、《芳華》等一系列不好笑但走心的的作品。

再見了,張藝謀,再見了,周星馳,中國已迎來新「四大導演」時代 - 天天要聞

2019年馮小剛的《如果芸知道》票房1.6億,他在社媒上感慨,當年《天下無賊》票房過億他開了慶功宴,沒想到十幾年過去了,一部電影不賣個30億都不好意思和人打招呼,言語里滿懷英雄遲暮的落寞。

馮小剛當年也因為自己一張嘴惹來了很多是非,不管他的時代有沒有過去,但是在商業片領域他是一座繞不過去的豐碑。

再見了,張藝謀,再見了,周星馳,中國已迎來新「四大導演」時代 - 天天要聞

二、新一代「四大導演」

老一代四大導演沒落後,電影圈又湧現出了新的四大導演。

01、寧浩(執導電影總票房99.26億,獨立執導票房39.27億)

首先是寧浩,他在劉德華的資助下拍攝了《瘋狂的石頭》,成為2006年的一份驚喜,隨後又拍攝了《瘋狂的賽車》、《黃金大劫案》、《無人區》、《心花路放》等水準之作,寧浩逐步成為中國新一代最好的商業片導演。

再見了,張藝謀,再見了,周星馳,中國已迎來新「四大導演」時代 - 天天要聞

再見了,張藝謀,再見了,周星馳,中國已迎來新「四大導演」時代 - 天天要聞

2019年,寧浩推出了久違的「瘋狂系列」第三部《瘋狂的外星人》,這部改編自劉慈欣小說,聚集了沈騰和黃渤的重量級作品,上映後的表現卻難說令人滿意。

24億的票房對於別人是一座高峰,對於寧浩而言就是不及格。

再見了,張藝謀,再見了,周星馳,中國已迎來新「四大導演」時代 - 天天要聞

好在寧浩選擇暫時沉澱自己,不再著急拍新片,他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培養新人導演上,他的「壞猴子計劃」幫助了很多人,其中就包括《流浪地球》的郭帆導演,春節檔熱映的《刺殺小說家》也是由他監製。

02、徐崢(執導電影總票房88.85億,獨立執導票房28.86億)

另一邊,寧浩的好友徐崢也嶄露頭角。

再見了,張藝謀,再見了,周星馳,中國已迎來新「四大導演」時代 - 天天要聞

2010年,徐崢和王寶強主演的《人在囧途》收穫了不俗的口碑,徐崢看到了這部電影的潛力,就拉著王寶強拍攝了《泰囧》,沒想到立刻打破了中國電影票房紀錄,徐崢一下子成為商業片導演中的佼佼者。

嘗到甜頭的徐崢先後又拍了《港囧》和《囧媽》,結果口碑一落千丈。

究其原因在於他和寶強因為分紅問題分道揚鑣,沒有了王寶強,徐崢的「囧系列」一步步走向了盡頭。

再見了,張藝謀,再見了,周星馳,中國已迎來新「四大導演」時代 - 天天要聞

不過因為《我不是葯神》的史詩級成功,「囧系列」後續作品的失利並未影響到徐崢在觀眾心中的極高認可度,同時其執導的《奪冠》和《最後一課》這兩個故事單元也獲得了觀眾的喜愛,從中我們也能看到身為導演的徐崢對於喜劇風格的表達是有自己的思考的。

03、陳思誠(執導電影總票房115.96億,獨立執導票房87.67億)

2015年,落單後的寶強被陳思誠截胡了,陳思誠給他量身定做了角色,於是《唐人街探案》誕生了,更沒有想到這部電影成為了2016年的票房黑馬,隨後陳思誠一口氣拍了三部,打造了我們熟悉的「唐探宇宙」。

再見了,張藝謀,再見了,周星馳,中國已迎來新「四大導演」時代 - 天天要聞

和當年的馮小剛一樣,陳思誠起初也不被主流導演接受,但他所有的電影都實現了100%以上的回報率,他用成績堵住了所有人的嘴。

不過今年的《唐探3》,高票房低口碑也把陳思誠逼到了轉型的十字路口,好在他將在暑假推出《外太空的莫扎特》,就此開啟「外太空三部曲」,居安思危的陳思誠已經提前找到了新的方向。

再見了,張藝謀,再見了,周星馳,中國已迎來新「四大導演」時代 - 天天要聞

04、吳京(執導電影總票房62.4億)

最後就是穩紮穩打的吳京了。

武術冠軍出身的他逐夢演藝圈,但頭頂卻有著成龍、李連杰和甄子丹這幾座大山,這些前輩幾乎把武打明星的路都堵死了,吳京一度淪落到跑去香港飾演甄子丹電影中的反派。

再見了,張藝謀,再見了,周星馳,中國已迎來新「四大導演」時代 - 天天要聞

好在他另闢蹊徑,角色沒法突破,那就從題材突破。

中國這些年逐漸強大,國人的自信心起來了,看慣了美國的超級英雄,我們也呼喚中國的超級英雄。

吳京就填補了這一塊空缺,拍攝了《戰狼》系列。

《戰狼》第一部還中規中矩,到了第二部,吳京賣了房子,去軍營體驗了生活,跑到非洲去拍大場面,終於給觀眾帶來了一次前所未有的視聽體驗,《戰狼2》大賣56億,成為中國影史票房NO.1,吳京作為導演也成為香餑餑。

再見了,張藝謀,再見了,周星馳,中國已迎來新「四大導演」時代 - 天天要聞

難能可貴的是,他沒著急變現,而是及時剎車,沉澱自己,先後去助力拍攝了《流浪地球》、《攀登者》、《金剛川》等作品,一邊拍電影一邊學習導演經驗,為自己的下一次綻放儲蓄能量。

再見了,張藝謀,再見了,周星馳,中國已迎來新「四大導演」時代 - 天天要聞

三、新老四大導演的變換,折射出一大現象

分析完新老四大商業片導演,我們能發現一個特點。

那就是老的四大商業片導演,有點可望不可即的意思,普通人看他們必須保持仰視的姿態。

而新四大導演,都是半路出家,歪打正著闖出了一片天,他們給許多人一種「我上我也行」的感覺。

再見了,張藝謀,再見了,周星馳,中國已迎來新「四大導演」時代 - 天天要聞

這其實是一種好現象,它說明了在這個自媒體的時代,人人都能成為創作者,只要你拿起手機,你就是生活的導演。

所以我們看到,賽車手、主持人、小品演員、歌手、老闆、商人都跨行當導演,這是電影之福還是電影之禍,我們暫且不論,但至少我們看到了一個固化的電影江湖正在變得流動且鮮活起來。

再見了,張藝謀,再見了,周星馳,中國已迎來新「四大導演」時代 - 天天要聞

這些人中有成功的,就像賈玲,憑藉《你好,李煥英》一夜登頂。

這些人中也有失敗的,比如王寶強,一部《大鬧天竺》喜提金掃把獎。

在階級越來越固化的時代,電影的「逼格降級」讓我們對「王侯將相,寧有種乎」保留了最後一絲浪漫的幻想。

如果說電影是一種做夢的藝術的話,那就讓我沉醉夢中不要醒吧!


文/皮皮電影編輯部:一粒雞

©原創丨文章著作權:皮皮電影(ppdianying)

未經授權請勿進行任何形式的轉載

熱門分類資訊推薦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 - 天天要聞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雖然說《愛情公寓》這部劇在劇情上充滿了爭議,但是一定程度上,這部劇也是很多人的回憶,是伴隨了一代人的青春回憶,而且劇中的很多角色都成為了經典,他們的口頭禪也一直被拿來玩兒梗。
Lisa榕做主持多年沒紅,被陳赫拉進愛情公寓爆紅,如今怎樣了 - 天天要聞

Lisa榕做主持多年沒紅,被陳赫拉進愛情公寓爆紅,如今怎樣了

談到《愛情公寓》這部火爆一時的歡樂喜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不知道大家是否還記得《愛情公寓》中那個把曾小賢治得服服帖帖的女上司Lisa榕,現實中的她名叫榕榕,和劇中的形象也判若兩人。1981年出生在遼寧瀋陽的榕榕,畢業於上海戲劇學院,後來成為了上海東方傳媒集團有限公司的一名主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