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個月22日,一個熱搜詞條刺痛了飄的心:
#長江白鱘被正式宣布滅絕#
就在同一天,飄無意間又刷到一條新聞:
圖源 | 澎湃新聞
一天之內看到地球兩端的動物和滅絕掛鉤,只是巧合嗎?
事實上,全世界每天有75個物種滅絕,平均每小時失去3個。
可如此嚴峻的形勢下,還有人將它們往消失的邊緣再狠推一把。
僅僅為了一場吃播。
上周,網紅美食博主提子烹煮、燒烤大白鯊引起熱議。
你沒看錯,就是斯皮爾伯格拍過同名電影里的那種噬人大白鯊,也是我們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猛獸成為網紅盤中餐,到底是哪裡出了問題?
還記得2003年紀錄片《搶救大白鱘》中,全國最權威的、半輩子投身鱘魚研究的專家為沒見過活鱘魚而遺憾,反覆表示渴望能看上一眼。
可對比專家對瀕危動物的珍視和心血,某些網紅卻為了流量不惜殺害它們,上演低俗的吃播戲碼。
我實在想不通。
從什麼時候開始,吃播變得如此沒下限?
世界上那麼多吃的,為什麼網紅提子偏要吃瀕危的大白鯊?
很簡單:獵奇。
在提子視頻中,大白鯊不是一個生命,不是一個瀕臨滅絕物種最後的希望,而被當作一個徹底的博眼球工具。
為了展示大白鯊有多稀有,提子多次猛拍大白鯊屍體進行炫耀。
還得意洋洋地表示:
都說老虎屁股摸不得,但鯊魚的屁股我摸到了!
以彰顯自己吃大白鯊的行徑多特別。
字裡行間透出的優越感,無疑是對獵食珍稀動物風氣的鼓勵和宣揚。
為了突出鯊魚體型巨大,她甚至在人來人往的菜市場中躺下和鯊魚比身高:
我一米九,它起碼得有兩米。
割開鯊魚後,她一邊扒拉著肉一邊誇張叫喊「好嫩」。
一頓操作猛如虎,僅在菜市場就吸引了大批圍觀群眾,那在網上引爆流量也在意料當中了。
看了這個網紅的視頻,你會發現:
她的吃播,不為吃,只為播。
一種作秀的「播」。
這類所謂的美食博主,內容重點不在如何通過烹飪讓食物更美味,不是與網友分享烹飪技巧或日常美食推薦,而只追求簡單粗暴的傳播度。
作為一個美食博主,提子根本不在意烹飪技巧。
洗魚,她打來井水對鯊魚隨意地沖了沖,除了給這水搞了個「山泉水」的噱頭,根本沒有任何清洗的技巧和過程展現。
同樣,腌制環節她也沒有任何搓揉,僅抓著料往上一堆,做了個假動作。
爆香個鍋底吧,拿著一盤盤配料輪番一倒就完事,誇張的動作把辣椒撒了一地。
撒個啤酒搞得跟跳舞似的,泡沫滿鏡頭亂飛,注意力根本沒在食物上。
順帶說一句,這樣不規範的煮食操作真的很危險,特別是放酒的環節容易引起周邊著火,大家千萬不要學她。
最後蓋上鍋蓋燜煮。
看,鍋蓋根本沒蓋上,魚還露了半截在外面。
博主懂不懂「燜」的字面意思?一種扣緊鍋蓋,利用內部熱量循環的做法。
浮誇的操作之下,是完全沒有參考意義可言的敷衍烹飪。
成品怎樣呢?
整個大白鯊魚頭被泡在紅彤彤的辣椒油里,或是被烤完後裹上了厚厚的辣椒粉,被她抱著一頓撕咬亂啃。
儘管她嘴裡一個勁兒說著好吃,舔手指加以佐證。
但對於口感、味道的具體描述,根本沒有。
而且也看不到菜肴賣相或者肉質的展現,比起食物,她滿手滿臉的辣椒粉更搶戲。
說這是在享受美食,飄是不信的。
實際上,一些吃過可食用鯊魚的人很多都表示,鯊魚肉算不上好吃,甚至有人說某些鯊魚存在異味。
說到底,提子的吃播既沒廚藝分享,食材本身也沒有烹飪價值。
視頻賣點就是食物本身的稀缺性。
用獵奇收割流量,是她吃播的唯一主題。
此前,她還吃過金色娃娃魚。
那期視頻,她也在反覆渲染這種獵奇色彩:
特意把活生生的娃娃魚放在地上爬,好引起關注,又反覆強調其珍貴程度。
據說一百萬隻娃娃魚裡面
才會出現一條金色的
這種基因變異的娃娃魚
全中國就只有幾條
同樣在搞最嘩眾取寵的進食方式:
說著「這是我的夢中情魚」,然後放著大把魚肉不吃,偏偏抱著娃娃魚的頭啃食,刻意製造某種「美女與怪異魚頭」同框的割裂感,故意說這是「初吻」。
明明魚肉柴得扯都扯不動,還要硬著頭皮渲染:
哇,好糯!
同樣的,你感受不到享受美食的好吃和快樂。
只在一股不可言說的怪異氛圍里,盯著她滿下巴滴著的油,逐漸皺起了眉頭be like:
按照這種獵奇思路,她還吃過鱷魚、駱駝、孔雀……
總是在紅線周圍反覆試探的提子,這一次,終於踩線上了。
她會受到怎樣的法律懲罰,目前還需要對這條鯊魚做調查定性。飄看了一輪網上各家律師的解讀,基本能確定她已經觸犯了《刑法》,可能要吃好幾年的牢飯。
但類似提子的恐怖吃播並不是孤例。
去年4月27日,博主鄒某壯因錄製吃播,購買並蒸煮國家二級保護動物法螺,因涉嫌危害珍貴、瀕危野生動物罪被警方刑拘。
視頻中,該博主曾這麼形容對法螺的進食體驗:
整1000塊一個的天價螺王,再配上10個巨塔,肉質勁道太下酒了。
珍貴的瀕危物種,成了某些人炫耀的盤中餐。
吃播,儼然已成為一場詭異的流量生意。
吃播最早流行於日韓,起源於各種「大胃王」食量挑戰。
2015年6月2日,日本女孩木下佑香狂吃3公斤炒麵在Youtube上一炮而紅。
木下的視頻食量大得驚人,封面全是堆成小山的食物。
但她每次錄製都是一口一口認真地咀嚼享受,也定期公布自己的體檢數據,證明自己真的是愛吃又能吃,不是為了拍視頻而勉強自己。
大家不僅被她的食量驚奇,更被她享受食物的狀態治癒。
這時的吃播,還保留著人們對美食的憧憬。
在巨大的流量面前,不少人嗅到了商機,吃播的門檻被迅速踏平。
木下成了各路美食博主最早的效仿對象,初代吃播博主以量取勝,以「大胃王」吆喝。
密子君、阿倫、甄能吃就是這時期以食量取勝的吃播網紅。
不過,木下有異於常人的腸胃,醫院檢查顯示,進食前後,她的胃容量差距為66倍。作為吃播博主,完全是老天爺賞飯吃,但現實中哪有那麼多天賦異稟的木下?
於是,為了能把這盤生意進行下去,人們開始動歪心思了。
有人通過剪輯,吃一口吐一口地假吃。
有人真的吞進去了,但吃完會通過摳喉等方式催吐,甚至有人一勞永逸,選擇做手術切割小腸。
圖源 | 央視新聞
當吃播變成了刀尖舔血的行為,有人因為做吃播而危及生命,也就不意外了。
2020年,瀋陽30歲的王先生因為「吃播」狂吃肉,短短半年體重上升了80斤。有天他正準備進行又一場吃播,卻突感身體發麻、頭暈目眩,在醫院搶救7天後因血脂過高,腦出血去世;
2021年,19歲網紅「孫藝軒」因腦溢血去世。他在吃播中也經常暴飲暴食高碳水、高熱量、多油食物;
29歲的吃播博主泡泡龍猝死,生前體重達320斤……
以欺騙或傷害身體的形式做吃播,失去了吃播原本分享美好的初衷。某種程度上,吃播變成了一場畸形的比賽,贏下比賽就能獲得流量。
直到去年年末,《反食品浪費工作方案》明確禁止製作、發布、傳播宣揚量大多吃、暴飲暴食等浪費食品的節目或者音視頻信息。
此後,雖然還有博主打食量的擦邊球,但大胃王式的主流吃播形式已告一段落。
但你以為這樣,吃播博主就消停了嗎?
不能搞量大,就轉去搞量少唄。
催生了第二階段的吃播形式:異食癖時期。
既然不能靠吃的量獵奇,那麼食物本身就一定要稀罕,越少人吃越好。
於是出現了提子這一類主播。
有吃油的。
豬腦花,豬大腸,羊捆腸等。這些食物是有些人的心頭好,平時吃一點是很香,但是主播們大都是抱著當飯吃,他們不是在吃美食,而是在拼油膩。
有人為了成為吃油界冠軍,專挑整塊肥肉,又刻意倒上甜膩的蜂蜜一起吃。
膩上加膩,飄光想想那口感味道都想立刻吐出來。
還有人吃一整盤雞冠油。
什麼是雞冠油呢?
附在豬肺的一層油,外形似雞冠。但由於脂肪含量高,且含有大量淋巴,大量食用肯定會影響身體健康,但是吃播博主一盤雞冠油,都不帶嚼的,吸溜著吞著吃。
當你以為吃大量非主流油膩食物已讓人反胃時,他們又把目光瞄向了:
生食。
一開始還是正常的生魚片、甜蝦之類的,後來就變成了生吃羅非魚、草魚。
接著,生豬肉都有人敢一塊塊往嘴裡塞。
最後,還有大晚上的,拿上一個碗,倒上醬油、芥末,就在海邊抓起活的螃蟹開咬……
吃到實在沒東西吃,開始吃播喝酒、炫酒量。
配料也不能放過,一勺勺地吃重口調味料,什麼辣椒醬、腐乳、喝醋……
最近,還有人追著野生象群跑。
冒著生命危險幹什麼呢?
拿它們踩爛的、吃剩的……菠蘿拍吃播。
作為一個人的尊嚴,就這麼被網紅們一併丟棄,一同被踩爛在菠蘿渣里。
圖源 | 澎湃新聞
到這,還有什麼能引起大眾的注意呢?
某些網紅開始把眼光從獵奇的食物,放在了進食者身上。
吃播形式,已經進入了第三階段:
利用寵物、孩子、老人表演進食。
有人每一頓給狗喂海量食物,叫囂著讓其成為全網第一的大胃王。
有人往狗嘴裡塞辣椒,辣得狗子一邊落淚,一邊繼續配合主人。
還有的給狗喂跳跳糖等甜味零食。
寵物禍害完了,還有人禍害自家孩子。
有的博主一個勁地喂孩子,在她喊著「不要弄了」之後還強行添加食物,孩子3歲就達到驚人的70斤。如果她吃不下,還企圖通過吃藥讓她恢復食慾,繼續暴飲暴食。
圖源 | 澎湃新聞
有的,讓孩子表演吃十個生雞蛋,3分鐘兩斤飲料,一口氣吃三碗泡麵。
有的讓孩子拿高熱量的香腸當飯吃,完全無視孩子們的健康隱患。
還有老人。
老人本就牙齒和腸胃都脆弱,可視頻製作者偏偏要他們表演吃冰。
畸形直播發展到這,已是在挑戰人性底線。
上一輩的人經歷過饑荒,食物對他們而言關乎生存,有多珍貴不言而喻。
現在,我們不必再挨餓,對食物的需求不再僅限於填飽肚子,食物品種豐富,還可以通過各種各樣的新鮮烹飪方式,挖掘到更多的美食體驗。
民以食為天,能吃飽、吃好,這本是好事。
可在如今的畸形吃播文化中,「吃」變成了純粹的,刺激網友獵奇心的手段。
狼吞虎咽卻無關生存,更談不上享受。
為了流量,他們不僅傷害自己,還迫害身邊的弱者,人為製造低劣的流量密碼。
飄想起《千與千尋》中,千尋的爸爸自以為是地表示,他有足夠的錢為自助餐買單。
可一旦向誘惑伸手,他就再也停不下來了。
最終迷失了自己,成了怪物。
實際上,他根本付不起這份貪念的代價。
回到現實,看著提子抱著鯊魚啃食,嘴邊沾滿紅色辣椒的樣子,不由得覺得:
可怖。
像極了吸食其他物種/弱者生命的嗜血怪物。
她對流量的貪婪,和千尋的爸媽對食物的貪戀是一致的。
她把大白鯊送進鍋里,送進嘴裡,也親手把自己送進監獄。
對流量的貪戀,也讓她付出了付不起的代價。
提子出事後,一些平台也加強了審核措施,搜吃播、大胃王等詞條已看不到相關吃播視頻,只有新聞報道。
但是,這樣的平靜階段能維持多久?
畢竟,我們已經看過了吃播三個階段的畸變過程,看到人的底線如何一次又一次跌穿底線。誰知道會不會又衍生出什麼新的流量密碼呢?
每次出事就治一下標,卻沒有治本。
有流量就會有人冒險。
獵奇的事件,總會伴隨著平台的推算機制發酵,緊接著就是一大波跟風。
有人吃肥肉火了,那麼緊接著就有一大段跟著吃肥肉的視頻。
接著越吃越凶,有人吃三斤,就有人吃八斤、十斤……
有人烤鱷魚火了,接下來就是滿屏幕烤鱷魚;
有人在視頻前吃了一口生豬肉,大家開始紛紛端盤啃。
一邊啃一邊賣起了豬肉,還敢「科普」道:
就這!直接就可以食用!
這種「畸形吃播」風氣一旦形成,對於某些辨識能力較弱的人群來說,極有可能在現實中效仿。
況且,看吃播的人群中,存在很多青少年。
提子的那條燒烤大白鯊的視頻中,就有一群小孩是提子的粉絲。
「都是我的小粉絲!」
他們懵懂地圍著她,開心地看著她炫耀非法購買的大白鯊。
甚至有孩子興奮地舉起手機,笑著拍著這條瀕危大白鯊。
這種沒有正確指引的視頻,在網上形成數千萬甚至上億的傳播後,有多少心智尚未健全的小孩,三觀和常識被她帶歪?飄不敢想。
在另一個視頻中。
一個孩子在海邊撿到海洋生物,說要放生。
然而,他爸爸就是上面那個整天拿著芥末碗,到海邊抓到什麼就生吃什麼的吃播博主。
結果這位博主當著孩子的面,把活生生的動物塞進嘴裡吃掉,只為了製造讓孩子懵圈的視頻效果……
如果。
以後的孩子們,總是被這種畸形吃播文化耳濡目染,被教導浪費食物很光榮,吃瀕危物種很平常,只認可流量為王的話。
那麼。
畸形的,怎麼可能只是吃播這冰山一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