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豐收的喜悅。本報記者 楊林凌 攝

國網西寧供電公司供電服務指揮中心,值班人員實時監控電網運行情況。馬清 攝

幸福社區志願者幫老人打掃衛生。(西寧市城北區馬坊街道幸福社區供圖)
民生萬事,事無大小。國慶長假,民生保障依舊是各地各部門假日工作的「主戰場」。
頭疼腦熱不會因為假期而無處就醫,生活物資不會因為疫情沒有保障,萬家燈火不會因為放假無人守護,產品銷售不會因為「休息」無人過問,市民的「米袋子」「菜籃子」更不會因為小長假的到來而受到絲毫影響……這份保障里,沒有轟轟烈烈,只有潤物無聲。
守護萬千家庭的安康幸福
國慶假日,青海省人民醫院重症醫學科(ICU)的病房裡,醫生護士像平日里一樣地忙碌著。這裡收治的都是急危重症患者,身邊一刻也離不開人。輸液、治療、換藥,除了這些常規操作外,醫生護士還要負責患者床邊血濾的維護、呼吸機的監測,有的需要每小時為患者翻身、拍背、吸痰,喂水、喂飯、清理大小便再正常不過了。
「ICU沒有工作日和節假日之分,只有滿負荷運轉。」當日值班的省人民醫院重症醫學科護士長孫曉林說,「24小時不停歇,確保患者能在節假日期間得到及時有效的救治,這是我們ICU的職責,更是我們的使命。與守護生命相比,忙點累點真的不算什麼。」
和醫護人員一樣,許許多多的疫情防控工作人員國慶期間也始終堅守在一線。他們也許不是全副武裝的「大白」,卻也東奔西走保障著每一個家庭的生活。
10月1日17時,網格員馬國林準時將政府派發的「愛心蔬菜包」配送到杜戶戶家門口。杜戶戶家所在的海東市民和回族土族自治縣官亭鎮寨子村是重點封控村,一家人每天都會接收到由政府送來的蔬菜包和其他基本生活用品。
民和縣為做好疫情期間保供工作,統籌協調信譽度較高、日常經營規範的供應單位,解決居民生活必需品。同時,指導實行網上建群、線上下單、上門配送的保供模式,提高服務能力,減少人員流動;多部門協調,開具相關證明解決經營戶進貨「堵點」「卡點」,保證各經營單位商品儲備充足。
在西寧市,這樣的「特殊」保供同樣到位。「這些菜夠我們吃好幾天了,感謝你們。目前我們體溫正常,身體情況很好。」10月3日下午,家住西寧市城中區南山路16號鳴翠柳小區的隔離人員趙先生收到生活物資後,隔著大門向城中區南灘街道南山東社區的工作人員連聲道謝。
「除了做好平時的日常人員排查、督促指導進出掃碼等疫情防控工作,我們還要做好隔離住戶的思想疏導和代辦服務,儘力為他們排憂解難,讓隔離人員真正感受到社區對他們的關心,體會到『居家隔離不隔愛』的溫暖。」南山東社區黨委副書記牛麗娟說。
假日里,溫暖的守護還來自太多的志願者。「毛奶奶,我們來看您了。」10月2日,西寧市城北區馬坊街道幸福社區的志願者們來到轄區老人毛勤蘭家中提供志願服務。聽到志願者親切的聲音,老人臉上洋溢起幸福的笑容:「國慶假期你們還能來,真是太感謝你們了。」
毛勤蘭獨居,生活不便。大家分工協作,不一會兒就把老人家裡收拾得亮亮堂堂,毛勤蘭高興地合不攏嘴:「家裡又整潔又明亮,叫我咋感謝你們啊!」
光明照進家裡也照進心裡
「這裡是國網海北供電公司祁連縣公司配網調度,請問您在哪裡?」「請詳細說明您的具體位置。」「麻煩再說一下您的電話號碼,方便我們的報修人員聯繫到您。」「請您耐心等待,報修人員已經在路上了」。
「張桂林,鋼材城一住戶電壓異常,請儘快處理。」
「達金奎,老城區建行處有施工供電,請現場查看是否有地下電纜?」
「騰格爾,扎麻什10千伏塘一路郭米村用戶報修,請現場檢查。」
「完馬才讓,請檢查元通小區八號路004箱變設備運行情況。」
10月2日,在海北藏族自治州祁連縣供電公司電力調度調控室內,值班調度員馬祁山正忙著接打電話、發送指令,工作井然有序、有條不紊。
這是全省電力行業國慶期間繁忙的場景之一,對於電力人來說,國慶長假和平時並無兩樣,每天陪伴著他們的,是區域內電網的網架結構;規範整齊的一張張操作票、工作票;調度室此起彼伏的電話鈴聲和嚴謹有序的調度指令;馬不停蹄趕赴的一個個工作現場;區域內高低壓線路的巡視巡查,還有寒風中的測溫,深夜裡的值守……
在110千伏景磊一回電纜溝內,國網西寧供電公司電纜運檢中心員工任曉生、張經義認真對電力纜線開展特巡,確保國慶假期供電設備安全健康運行。
「我們堅持早謀劃、早部署、早動手,紮實做好設備隱患排查與治理,確保設備健康運行。對黨政機關、醫院、重要交通樞紐等重要用戶供電設施開展排查,做好大電網安全運行控制與電力電量平衡,確保全省人民度過一個平安、祥和的國慶節。」國網青海電力調度控制中心主任李永斌說。
西寧供電公司供電服務指揮中心副主任陳彬告訴記者:「按照國慶節保電工作要求,我們提前做好24小時應急預案,安排人員24小時實時監控電網運行情況,實時響應客戶用電需求,全力做好國慶期間保供電工作。」
記者了解到,國慶期間,西寧市所屬的10個B級以上營業廳,從10月4日至7日對外正常開放,確保客戶節日期間正常的業務辦理和電費繳納。
守住「錢袋子」提穩「菜籃子」
一袋袋青稞、一桶桶菜籽油、一筐筐枸杞果塞滿了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都蘭縣香日德鎮大大小小的庫房,一群群膘肥體壯的羊擠滿圈,農機帶著響亮的轟鳴聲與村民忙碌的身影一同穿梭在小鎮的田間地頭。
10月2日一大早,收割機的轟鳴聲響起,香日德鎮上柴源村村民馬德倉在地里查看自家糧食收割情況。「莊稼不等人,國慶節正是糧食收割季節。今年受疫情影響,我們一直擔心糧食收割問題,沒想到鎮黨委、政府早就替我們考慮周全,整合了全鎮聯合收割機、糧食收購商資源,通過村級合作社點單托收的方式,保障糧食收割和銷售。現在,每天都有收割機和糧食收購商來村裡,真是省心又省力。」馬德倉說。
為暢通糧食收銷渠道,保障群眾收益,香日德鎮黨委、政府統籌調度本鎮糧食收購商17戶,一一登記後發放綠色通行證,密切產銷對接,切實消除了群眾糧食難以銷售的顧慮。「政府發布了保障糧食銷售的通知後,我第一時間去辦理了通行證,接到群眾糧食銷售的電話就立即前往收購,這比往年自己去各村打聽詢問方便多了!」糧食收購商拉項說。
保供也是民生保障的重頭戲。走進西寧一家親生鮮超市城南店,記者看到,貨架上整齊地碼放著各色應季水果,顧客絡繹不絕。「現在正是下柿子的時候,價格也合適,除了柿子還買了其他水果,過節嘛,闔家歡樂。」顧客孫阿姨樂呵呵地說。
「這些菜都是今天剛到的,很新鮮。」在蔬菜區,售貨員一邊碼放蔬菜,一邊對顧客說。一家親生鮮超市城南店店長張文正介紹,為保障國慶節期間市場供應和價格穩定,超市增加了糧油肉、蔬菜水果生活必需品的儲備,「長假期間,整體客流日均5000人次,我們總共儲備了近60噸的蔬果,肉類儲備也很充足,價格穩定……」
隨後,記者走訪各大超市看到,各經營單位嚴格落實防疫措施,築牢「防疫安全牆」、守好「人民菜籃子」,保障市民群眾買得放心,用得安心。
據了解,國慶期間,在做好常態化疫情防控各項工作的前提下,我省緊盯農貿市場、大型商超、零售藥店等重點單位,準確監測市場價格變化及波動情況,堅決打擊囤積物資、哄抬物價等違法違規行為,著力保障供應順暢,全鏈條穩價保供,多舉措促進消費,讓人民群眾度過一個歡樂祥和健康安全的國慶佳節。
(本報記者 王宥力執筆 陳晨 郭靚 董潔 王晶 尹耀增 李慶玲 楊林凌 通訊員 龐子麟 常秉玉 參與)
稿件來源:青海日報 聲明:以上內容版權為《青海日報》所屬媒體平台所有,未經許可禁止轉載,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