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水池幾十條魚,他靠開「魚咖」月入三萬

2022年10月10日02:29:10 熱門 1207

這年頭,依靠常規寵物盈利的動物體驗館,貓咖狗咖已經不足為奇了,像是什麼羊駝咖,水豚咖,鱷魚咖都開始加入賽道內卷。

也有人另闢蹊徑,在下沉市場里僅靠一群魚兒一個池,一堆奶瓶喂小魚,愣是殺出一條低配入行路的吃奶魚生意。

這一期,我們和吃奶魚老闆聊了聊。

一個水池幾十條魚,他靠開「魚咖」月入三萬 - 天天要聞

在城市商圈裡,常年上演著這樣一幕:

一個水池幾個板凳,小屁孩圍坐成一個圈,拿著奶瓶喂紅紅黃黃的魚。大人牽著孩子從旁邊經過,勢必要開始一場腦力、體力與耐力的對決。

「媽媽,我想餵魚。」鼻涕蟲小孩如是說。

「我看你挺像條魚。」東北父母會這樣回答。

一個水池幾十條魚,他靠開「魚咖」月入三萬 - 天天要聞

在大多數情況下,這場對決往往在一番口舌爭論後,以家長乖乖掃碼付款告終,二三十塊一次喂餵魚兒,換小屁孩老老實實坐15分鐘,就當買個清凈。

生意人深諳這種破財免災的客戶心理,將吃奶魚開遍祖國各個城市,出門遛娃,一不小心就能碰上一群嗷嗷待哺的魚,堪稱遛娃殺手。

從花色上不難看出,會吃奶的魚是一種日本錦鯉,它不是天生就會吃奶,而是為了迎合市場馴化出來的。培育員把魚飼料混上水用奶瓶喂餓著肚子的魚,魚很餓,自然也就不挑食物是從哪裡來的了。

這樣重複幾次後,魚就習得了看到奶瓶就湊過來的條件反射,這一切還要多虧了巴甫洛夫

一個水池幾十條魚,他靠開「魚咖」月入三萬 - 天天要聞

顧客拿著一個奶瓶,就能引來一眾紅魚簇擁,彷彿手裡握著的不是奶瓶而是至高無上的權力,手握它,你就可以當15分鐘的「海王」。

而且,去狗咖喂哈士奇動不動要100塊,去擼貓也得花五六十買咖啡,餵魚么,聽起來還蠻划算的。

90後苦瓜起初是瞧不起這門生意的,「好像那種穿個白背心擺套圈攤兒的老大爺」,但他經過一番研究之後,還是決定盤它。

一個水池幾十條魚,他靠開「魚咖」月入三萬 - 天天要聞

工作么,不就是一邊瞧不起一邊還不得不幹嗎?

畢竟苦瓜想來想去,投入低,回報快,還沒啥技術門檻的活兒也不多了,開貓咖還得常常擔心貓咪抓人,開魚攤兒嘛,只要坐在小板凳上提醒顧客手機別掉水池裡就行了。

他的吃奶魚攤兒開在一個江蘇三線城市的商場里,商場四層主打親子,來來往往的都是目標客戶,不過店租也不便宜,三十多平月租就要一萬五。

一個水池幾十條魚,他靠開「魚咖」月入三萬 - 天天要聞

苦瓜在網上搜索相關信息,發現貼吧老哥們兒熱心至極,從魚的餵養到水池怎麼定再到運營,基本苦瓜能想到的信息網上都有。

然後苦瓜就開始在本地花鳥市場上轉,貨比三家買來50條魚,再定做好水池,淘寶添點兒奶瓶貼紙裝飾之類的零碎物品。

苦瓜買的魚是訓練好的,價格比沒訓練的貴點兒,不過勝在省心,至少自己不用再琢磨怎麼教魚喝奶了。

短短20天不到,苦瓜就萬事俱備搞定開張了。開業於去年6月,沒多久就趕上寒暑假,小孩忙著上各種課外班。

一個水池幾十條魚,他靠開「魚咖」月入三萬 - 天天要聞

下了課嘛,家長總得表示表示。

一個水池幾十條魚,他靠開「魚咖」月入三萬 - 天天要聞

苦瓜的吃奶魚飼料一瓶賣20塊,一次大概喂十幾分鐘,客源大多是跟著家長逛街的小孩,還有少數循著抖音、大眾點評特地跑來打卡的顧客。

剛開業時,趕上放學的高峰期和節假日,魚攤兒上能有不少客人,一天上百個客人都很輕鬆,不過小孩挺鬧騰的,會趁著苦瓜不注意拿奶瓶打魚,剛開始時,苦瓜店裡每天都會死幾條魚。

一個水池幾十條魚,他靠開「魚咖」月入三萬 - 天天要聞

餵魚的人多,所以魚吃得多拉得也多,池裡的清潔也比較麻煩。苦瓜後來習慣了定期消毒和換水,加上添置了過濾設備,加強了對魚的管理,死魚、水臭的現象慢慢改善,小店逐步走上正軌。

為了吸引回頭客,苦瓜推出了會員卡服務,一次充200塊,可以享受15元一次的會員價。魚飼料的成本一瓶就幾毛錢,便宜到幾乎可以不計,所以即便是15一次,也有非常可觀的利潤。

苦瓜還跟當地的一些游泳館、課外班達成了合作,往孩子扎堆的地方送出許多代金券,也吸引來了一些生意。餵魚吃奶不是剛需,因此需要不停擴大客源。

算下來,苦瓜一個月的營收差不多可以達到4.5~5.5萬元,刨去店租、水電、人力等運營成本,一個月還能凈入賬3萬多元,後來苦瓜花4000元招了個店員,乾脆當起甩手掌柜,自己專心做運營。

一個水池幾十條魚,他靠開「魚咖」月入三萬 - 天天要聞

當初,小店的投入是十萬塊不到,兩萬塊用來定做魚池——魚池不便宜,一個最普通的鋼化玻璃加鋼架結構的魚池就花了兩萬塊錢。最開始他倒是想做PVC充氣魚池,因為同等大小,PVC魚池只要幾千塊錢就可以到位。

但是,進吃奶魚的時候,魚老闆跟他說吃奶魚最好不要隨便移動,因為場地一動,魚就要花時間去適應,可能就不吃奶了,也容易死亡。

另外,玻璃魚池也比PVC魚池看著好看,顯得高檔一些,家長更樂意讓小孩兒去玩,定價也能更高一些。

一個水池幾十條魚,他靠開「魚咖」月入三萬 - 天天要聞

做吃奶魚,一條魚30~50公分最合適,價格45~60元都有,苦瓜買了品相最好的,60塊一條,50條吃奶魚花了3000元。

一個水池幾十條魚,他靠開「魚咖」月入三萬 - 天天要聞

70塊錢進了50個底部帶50厘米長桿的奶瓶;1800元買了一套過濾器;凈化系統、水循環系統,加上雜七雜八的物件,大概花了4000元錢。

店租15000元一個月,押一付三,算起來前期的投入大概在10萬元之內。大概用了四個多月,苦瓜就收回本錢了。

苦瓜當時也考慮過加盟,加盟的話會省事很多,但投入就要翻倍了。想來想去,這玩意兒沒啥品牌效應,技術也沒那麼難掌握,花錢加盟沒那個必要。

事實證明,苦瓜的想法是對的,如果花20萬開加盟店,回報周期就要拉長到大半年,對於疫情形勢仍不明朗的當下,還是挺冒險的。

一個水池幾十條魚,他靠開「魚咖」月入三萬 - 天天要聞

苦瓜覺得自己還是比較幸運的,他在網上也有看到一些同行的分享,有賺錢的有倒閉的,倒閉的那些店,大多還是吃虧在選址上。

許多人為了降低成本,選擇在廣場上擺攤兒,這樣的話租金成本驟降,另外也不用花錢做玻璃魚池了,定個PVC搞定,兩塊大頭成本都減掉大半,一萬塊錢不到就能開起來。

一個水池幾十條魚,他靠開「魚咖」月入三萬 - 天天要聞

不過這樣做的弊端也很明顯,首先是頻繁移動可能會導致魚的精神狀況不佳,吃奶的力氣就少了很多。再者,室外擺攤兒受天氣所限,下雨不能擺,太冷太熱也不能擺。

如果是在陰雨綿綿的南方,趕上雨季,能出攤兒的日子也不太多;如果在寒冷的北方,到了冬天魚就不行了,太冷。再者,家長也不太願意掏錢讓孩子日晒雨淋的。

可能最後算下來,一年賺的錢都搭進去買魚了,還不夠每天出攤收攤費勁兒的。

即使像苦瓜一樣選在室內,也不意味著一勞永逸,得評估那個商圈的人流量,尤其是來來往往的小孩多不多。雖然每天也能來幾個圖新鮮的年輕人餵魚,但回頭客幾乎沒有,真正消費的主力軍還是鼻涕蟲小孩。

要不就是開在幼兒園、小學、少年宮之類的旁邊,或者包裝一下,和教育機構合作,搞個什麼親近自然、寓教於樂的概念上價值,身價立刻翻番。

對新手來說,入門比較難的事情是養魚,水的溫度、魚的密度、水量之類的都有講究,得好好鑽研一番,沒點兒養魚知識是當不了「海王」的。

不過,領悟貫通之後也就好了,吃奶魚不算特嬌氣的魚,壽命很長,如果細心照顧,你倆誰送誰走都不一定呢。

一個水池幾十條魚,他靠開「魚咖」月入三萬 - 天天要聞

像吃奶魚這樣入門門檻低的活兒,想生存得不錯,還是得細水長流,看長遠的運營手段,怎樣拓展渠道啦,怎樣維繫客戶關係啦,除了餵魚還能整點什麼收入來源啦……

這些都是技術活兒,需要用心琢磨。如果只是想著搞個池子整幾十條魚,坐在小板凳上不動腦子就能躺賺,那還是打工更適合一些。

苦瓜最近在琢磨著開第二家店了,他打算把店開在當地的一條母嬰街上,附近有一家游泳館,還有很多童裝店,還挺熱鬧的。

一個水池幾十條魚,他靠開「魚咖」月入三萬 - 天天要聞

苦瓜想快點完成二店建設,一是可以迅速打出名氣,小城市人口少,同樣名字的店開上兩家,就能算連鎖了;二是好位置就那麼幾個,下手要快,不然很快就被別人佔了。

三嘛,他也怕年輕人不生娃了,這會兒不上車,

熱門分類資訊推薦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 - 天天要聞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雖然說《愛情公寓》這部劇在劇情上充滿了爭議,但是一定程度上,這部劇也是很多人的回憶,是伴隨了一代人的青春回憶,而且劇中的很多角色都成為了經典,他們的口頭禪也一直被拿來玩兒梗。
Lisa榕做主持多年沒紅,被陳赫拉進愛情公寓爆紅,如今怎樣了 - 天天要聞

Lisa榕做主持多年沒紅,被陳赫拉進愛情公寓爆紅,如今怎樣了

談到《愛情公寓》這部火爆一時的歡樂喜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不知道大家是否還記得《愛情公寓》中那個把曾小賢治得服服帖帖的女上司Lisa榕,現實中的她名叫榕榕,和劇中的形象也判若兩人。1981年出生在遼寧瀋陽的榕榕,畢業於上海戲劇學院,後來成為了上海東方傳媒集團有限公司的一名主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