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雞球球系列》算得上是比較經典的低幼繪本了,但它卻又一點不「低幼」。你若有時間,我們一起讀讀吧。
這套書在我家待的時間蠻長的,姐姐第一次讀是在兩歲半時,今天被弟弟翻出來後,一年級的姐姐還是看的津津有味。
我選了6本有翻翻頁的,每本書還是點一兩個細節吧。
《小雞球球,藏貓貓!》,翻開扉頁和尾頁,就能看見躲貓貓的地點「覆盆子農場」的地形圖,你有沒有帶著孩子看過這張地圖呢,有沒有猜猜小雞球球會躲在哪裡?每一次,我們會先看看一共有多少小動物來玩,分別是誰,然後再一個一個去找,小動物們藏好後,會露出尾巴,耳朵,腳,可以讓孩子猜猜這是哪種小動物,而且每一次都數一數現在有多好小動物了,不刻意強調加減法,但數數有多少,差多少,對數有了感官的認識,培養數感,也就是簡單的數學啟蒙了。現在一本書讀完了,再去看看農場地圖,你能說出每隻小動物分別是躲在哪裡的嗎?能說出小雞球球是按照怎樣的路線來尋找小動物的嗎?這就是對專註力的訓練,也是對語言表達能力的訓練。
《好朋友》,扉頁尾頁是相同的小動物,是書中出現過的小動物,看一看有哪些,一起去書中尋找吧。如果你願意拓展,你也可以和孩子來一場動物分類遊戲,先看看孩子的分法,再說說你的分法,沒有固定的答案,可能每一次孩子的分法都不相同,但一定要問問他為什麼要這樣分,這是對語言能力和邏輯能力的培養。這本書也有翻翻頁和躲貓貓的環節,還有個關於螞蟻的小科普環節。最後球球來到嘎嘎家,嘎嘎媽媽馱著球球,嘎嘎拿著花,並沒有講他們去哪裡玩,但再往後翻,你可以暖心的發現鴨媽媽把球球送回來家,而嘎嘎的花一定是準備送給雞媽媽的。
《謝謝啦!》,扉頁依舊是書中出現的動物和植物,依舊帶著他們去書中尋找。一開始就是球球遲到了,擔心朋友不會等他,可是朋友一直等著他,球球說了句「對不起,謝謝」,我覺得這是對時間觀念的引導,潤物細無聲的引導。去郊遊的途中遇到各種問題,得到別人的幫助,球球和小夥伴們都會主動說「謝謝」。球球最後暖心的帶了一朵花給媽媽,這就是愛的回報。
《媽媽在哪兒?》,扉頁是一群小雞和雞媽媽在一起的場景,猜猜看哪只是球球。開始讀這本書時,可以先問問孩子,雞媽媽是什麼樣子的啊,白色的翅膀?紅色的雞冠?黑色的尾巴?細細的腳?尖尖的嘴?球球和你想的一樣,可是那些都不是他的媽媽,媽媽在哪裡呢?和球球一起去找找吧!
《小雞球球,幫媽媽做事》,扉頁還是書中出現的動物和植物,又到了訓練專註力的時候了。這本書完全就是「球球在囧途」,球球第一次幫媽媽做事,出現了很多問題,但最後還是完成了媽媽交代的任務。書中的各種「囧事」孩子會看的哈哈大笑,想想看孩子第一次獨立完成一件事時不也一樣很「囧」嗎?就該像球球這樣,失敗了不怕,繼續向前,最後鴨媽媽對球球說的「謝謝」,應該是對球球最大的鼓勵了。換成我們的孩子,我們是不是也該有足夠的耐心,等著他完成你交給他的任務呢?
《晚安,小雞球球》,看一看扉頁上哪些動物睡了,哪些動物醒著的,再一起去書里看看,是不是真是這樣呢。你家孩子會不會也像球球一樣有睡不著的時候呢?姐姐小時候有過一次,半夜我帶著她去小區溜達過,讓她看看夜晚和白天的區別,你會看見每棟樓房只有零星的幾盞燈,小鳥不叫了,流浪狗睡了,月亮格外的亮,看著看著姐姐也睡了。就像球球一樣,看見了很多睡覺的小動物,我喜歡小貓對小魚說「對不起,把你吵醒了」,也喜歡貓頭鷹對球球說「晚安」,這本書就適合睡前靜靜的讀。
怎樣,《小雞球球系列》還是不錯的吧,不是那麼「低幼」吧,不僅做到了數學啟蒙,專註力訓練,還做到了語言訓練和邏輯訓練。當然最重要的還是「愛的教育」,每一本都很暖心,就這麼輕輕的把愛交到你的手上,等著你再把愛放到孩子的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