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環球網報道,下個月,華盛頓將繼續擴大對美國晶元企業向中國出口高端晶元的限制。美國政府將著重在AI(人工智慧)晶元與晶元製造設備這兩個領域對中國進行打壓。
毫無疑問,這將為中國的一些高精尖行業的發展帶來麻煩。目前我國自動駕駛等人工智慧技術的發展已經進入了關鍵階段,而高端AI晶元在我國自動駕駛技術的發展中又發揮著重要作用。
業內人士表示,自動駕駛的AI演算法需要經過大量的「訓練」才能變得成熟,這離不開AI晶元的支持。因此,確保AI晶元自主可控對我國發展自動駕駛技術的意義可想而知。
而美國就正是瞅准了我們在晶元生產製造上的不足,打算故技重施,使用技術「卡脖子」的手段給我們添堵。
就在上個月底,美國政府針對中國實施了「限芯令」,要求英偉達和AMD這兩家美國晶元龍頭企業停止向中國公司出口高端晶元。
這些高端晶元的具體型號包括英偉達A100和H100,這都是當今世界在AI領域的頂級晶元。
針對此事,我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向美國表示了堅決反對。汪文斌稱,美國禁止兩家美企向中國出口高端晶元的行為,是典型的科技霸權主義。
美國妄圖憑藉著自己的國際霸權,對中國這個新興的晶元市場予以遏制打壓,這已嚴重違反美國最初信守的市場經濟準則。
據悉,美國限制自家晶元企業對中國的出口,已使得英偉達等美企倍感壓力。英偉達透露,本季度他們將至少損失掉4億美元的凈利潤。
從目前來看,我國發展自動駕駛技術的汽車公司和科研公司都離不開英偉達等晶元企業的AI晶元,AI晶元是自動駕駛技術名副其實的核心部件。
但所幸的是,據中國相關企業反應,美國對中國晶元領域的限制措施暫時沒有對他們發展自動駕駛技術造成直接影響。
雖然英偉達公司生產的晶元在中國車企中已被廣泛應用於多個領域,但在美國政府對華明確限制的晶元型號中,暫時不包括這些企業發展自動駕駛技術所需的主力晶元。
中國自動駕駛技術的發展暫時躲過了被卡脖子的命運。不過從長遠看來,確保高端AI晶元的自主可控對我國自動駕駛等人工智慧技術的升級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是我們必須攻克的難題。
畢竟A100和H100這兩種高端AI晶元在高性能數據中心伺服器被廣泛應用,它們為大規模AI訓練提供了高等的算力支持。
而隨著美國禁止美企對中國出口這兩種高端AI晶元,中國車企明顯面臨著被間接技術打壓的風險。
要知道,擁有更高端的AI晶元就意味著擁有更高的算力。在未來各類人工智慧技術領域的博弈中,誰能擁有更強大的算力,誰就能在這個行業率先佔據優勢地位。
如今隨著新能源汽車行業的發展,我們衡量一輛車性能是否優良的指標,也逐漸從考慮「馬力」轉向考慮「算力」了。
基於AI技術在汽車行業中的運用,國內車企和科研機構都在通過雲端訓練自動駕駛。而在新能源汽車領域,中國車企的主要對手是以特斯拉為代表的美國車企。
面對即將在國際新能源汽車市場上展開的中美博弈,我們必須要補足缺少高端AI晶元的這個短板,而這離不開我國半導體行業的支撐。
客觀來說,我國半導體在晶元設計等技術領域已有能力與其他國家的晶元企業競爭,但晶元製造等技術問題依然是我們的短板,是必須克服的難題。
尤其美國作為晶元行業的優勢方,長期在該領域圍堵中國。今年以來,美國對中國晶元行業的打壓就主要基於以下兩個方面。
第一點是,限制他國晶元企業在中國的投資設廠,並且不允許在華的晶元企業擴大生產規模或者升級晶元生產能力。
第二點是,美國開始著手組建「晶元四方聯盟」等小團體,想打造出一條獨立於中國的半導體供應鏈,並將中國排除出該生產體系之中。
不可否認的是,美國在晶元行業上對中國的限制,的確給中國企業帶來了危險和困難,但同時這也為中國企業創造了機會。
由於我們在晶元領域越來越難同外國企業達成合作,這迫使我們著手整合國內的半導體供應鏈,中國晶元行業中的上下游企業也隨之開始緊密地聯繫在一起。
而且依託於自身廣闊且潛力巨大的市場,中國晶元行業也獲得了可觀的收入和持續的改進反饋。我們早已下定決心,要獨立自主對半導體行業進行技術攻關,立志於躋身世界晶元行業的第一流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