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白金漢宮公布了查爾斯三世的最新肖像照,並強調了王室的「核心四人」(查爾斯、卡米拉、威廉以及凱特)之後,遠在美國的哈里王子和梅根·馬克爾也迅速做出了回應,他們藉助奈及利亞裔的攝影師米桑·哈里曼(Misan Harriman)的社交媒體賬號,展示了他們的肖像照。
而按照《每日郵報》的說法,照片中的梅根看上去充滿了「反抗」的意味,而她也像極了當年「拐走」愛德華八世的辛普森夫人。
對於梅根發布照片的時間,英國媒體以及網友也是進行了種種猜測,有人認為她是在「回擊」,也有人認為她是在搶風頭,因為照片發布當天查爾斯三世和王后卡米拉進行了繼位後的首次正式出訪。
而從當地時間10月4日梅根重啟她的播客節目這件事情看,發布照片,很可能是為節目製造聲勢,畢竟和王室再怎麼你爭我斗,也不如經濟利益來得重要。
因為伊麗莎白二世女王去世,梅根在「聲田」上的播客節目《典型》(Archetypes)暫停了,隨著「哀悼期」的結束,她又可以開始「營業」了,這一次她重點討論了與亞裔女性有關的事情,圍繞在「好萊塢對亞洲女性的刻板印象」這一主題上。
現年41歲的梅根先是進行了一段獨白,她告訴觀眾說「無論受到哪種社會框架的約束,或是來自一個小地方的響亮聲音告訴你應該做什麼,都要做你自己」。而她這樣的一番話,被懷疑是在暗中抨擊王室,而鑒於她此前一次又一次地講述王室的不好,並暗示無法和其他王室成員一起工作生活,這樣的話,可能也是別有深意的。
在正式開場之後,梅根首先講述了自己和亞裔文化的關係。
梅根回憶了第一次前往位於洛杉磯的韓國水療店的經歷。十多歲的時候,她和母親多利亞·拉格蘭一起前往,「對於一個正經歷青春期的女孩來說,這是一種非常羞怯的經歷,因為你走進了一個房間,裡面有9到90歲的女性,她們都光著身在裡面四處走動,坐在排成一排的桌子上擦身體」,「我想要的只是一件泳衣,但這裡不允許」。
「一旦我克服了青春期的尷尬,我和媽媽就會上樓,我們會坐在一個房間里,我們會吃一碗熱氣騰騰的最美味的麵條」,作為主持人的梅根這樣說。
梅根稱,這就是她所了解的亞洲文化,「沒有常見的刻板印象」。
隨後梅根就和兩位亞裔女性,記者麗莎·林(Lisa Ling)以及喜劇演員瑪格麗特·趙(Margaret Cho)談論起了好萊塢對亞裔女性充滿了「凶女人」(Dragon Lady)的刻板印象。
她們一起抨擊了兩部電影,麥克·梅爾斯主演的《王牌大賤諜》以及昆汀·塔倫蒂諾的經典之作《殺死比爾》。隨後梅根聯線了王嵐芝(Nancy Wang Yuen),在這位美國社會學家看來,「(在好萊塢)亞洲女性要麼是蓮花,要麼是蛇蠍美人,她們不是電影中的主角,很容易被陷入這些刻板印象中」。
在批評了好萊塢的電影之後,作為嘉賓的麗莎·林和瑪格麗特·趙,也都講述了自己作為亞裔在生命中的某些時刻,會感到「被無視」或處於「社會邊緣」。
對此梅根的回應是,這是對文化的「抹殺」,並表示稱「亞裔美國女性經常發生這種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