芬蘭老人和少年的漢語情緣(薪火相傳——國際中文教育巡禮(2))

2022年10月08日23:32:39 熱門 1374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芬蘭老人和少年的漢語情緣(薪火相傳——國際中文教育巡禮(2)) - 天天要聞

1985年4月30日,王希增(左)與夫人在芬蘭合影。

芬蘭老人和少年的漢語情緣(薪火相傳——國際中文教育巡禮(2)) - 天天要聞

1986年6月7日,芬蘭學生在王希增家學習中文。

上世紀80年代,我在芬蘭赫爾辛基大學執教逾兩年。其間,除了教中文專業的在讀生,我還結交了幾位校外朋友,他們中有年逾花甲的老人,也有不同行業的在職人員,還有聰明好學的青少年。有時,他們邀請我和妻子到家裡做客、度周末;有時,他們來我們的住處交談,練習漢語,加深對中國的歷史文化、風土人情及秀美山川的了解,以便日後到中國旅遊、學習。他們之中有一位曾在中國生活過的古稀老人,她念念不忘第二故鄉——中國。還有一位聰明好學的少年,為了實現自己成為漢學家的理想,刻苦學習漢語。

安妮基的第二故鄉

我們到芬蘭的第二天,接到一位女士的電話,她用流利且帶著湖南口音的普通話說:「我是安妮基·西必來,歡迎你們來芬蘭工作。中國是我的第二故鄉,以後有困難找我……」

安妮基年輕時是一名婦產科護士。1939年,她從芬蘭出發,雖然路上困難重重,但經過3個月的顛簸,最終抵達中國,並前往湖南湘雅醫院。她在當時艱苦的環境中堅持了8年多才回到久別的祖國,與親人團聚。「沒有中國朋友的關照與幫助,就沒有我的今天!中國是我永世不忘的第二故鄉!」安妮基說。

的確,安妮基從未忘記中國。每逢中國傳統節日,她都會邀請我和妻子到她家歡度佳節。有一年春節,她特意約了幾位老姐妹和我們共度了一個「中芬合璧」的大年初一——吃的是餃子配芬蘭菜。按照中國的傳統習俗,她在正對門的牆壁中央貼了一個倒寫的「福」字,「福」字下是一棵布滿彩燈的聖誕樹。席間,她當翻譯,大家互相祝福,談笑風生,好不愉快!

安妮基希望有更多的人學習漢語,了解中國。在她的鼓勵下,幾位老人表達了想學漢語的想法,以便日後能組團到中國遊覽名勝古迹,了解中國文化。

老人們的行動力很強,春節過後,便組了一個班,找了一間幽靜的屋子做教室。在一個大雪紛飛的下午,這個班的漢語課正式開始了。每周三下午,我和妻子輪流給她們上課。老人們學習非常努力,刻苦認真,有時會興奮地說:「學好漢語,走遍中國。」

讓安妮基欣慰的是,年逾古稀的她後來幾次組團到中國旅遊,還回到工作和生活過8年的湘雅醫院看了看。中國變化之大、發展之快令她激動萬分!

兒童遊樂園的讀書聲

春夏交替,從5月中旬到8月中旬,學校放假,職工輪休。安妮基邀請我和妻子到北極圈內觀光。回程路上,她告訴我,外地朋友的一個孩子想跟我們學漢語,但未敲定時間。

回到住處兩天後,一個夏日的清晨,我到海濱公園,沿著彎彎曲曲的堤岸,漫步欣賞優美的海岸風光。忽然,伴著遠處的鳥鳴,背後的兒童遊樂園裡隱隱傳來中文讀書聲。我循著聲音走進遊樂園,原來是一個十幾歲的小姑娘捧著一本漢語書,正在聚精會神地朗讀,旁邊還放著一本《袖珍漢英詞典》。

「早上好!姑娘。」我走上前去打招呼。

「早安,先生!您是赫爾辛基大學的漢語老師吧?」她站起身望著我說。

「是的。你是……」

「我是李素蘭——十八子的李,素雅的素,芬蘭的蘭。我是您未來的學生。」停頓片刻,她又客氣地補充說:「我這樣說,是不是有點兒冒昧?」

「哪裡,哪裡!歡迎你學漢語。學漢語的人越多,越能促進我們兩國人民的相互了解,增進友誼!你的中文名字很美,漢語也說得不錯,你是在……」我未敢貿然說出自己關於她在哪裡學過漢語的猜測。

「我是在美國學的漢語。」她向我講述了自己學漢語的故事。

3年前,李素蘭跟父母到美國旅遊,偶然遇見一名在美國留學的中國女孩。不同國度的兩個姑娘雖然萍水相逢,卻談得投機。中國姑娘非常熱情,向她介紹了中國的文化、歷史、藝術、名勝古迹,還教了她一些簡單的漢語句子和漢字。可那位中國留學生當時在另一座城市學習,幾天後,兩人匆匆告別。臨別,中國姑娘送給李素蘭一件精美的中國工藝品,還給她起了一個美麗的中文名字——李素蘭。

悠久的中國歷史、燦爛的中國文化、優美的中國風光,都吸引著李素蘭,中國姑娘的善良熱情更讓她感到溫暖。於是,李素蘭決定學習漢語。幾經周折,她打聽到,在他們當時旅遊的城市,有一所學校教漢語,她便請父母答應她學漢語。父母只好改變旅遊計劃,送她到學校的漢語短期班學了1個月。

「就是當時時間太短了,學得太少了。」回憶起當時的學習經歷,小姑娘頗感遺憾。

「我希望成為一名漢學家」

「我的家鄉沒有教漢語的學校,也沒有人懂漢語,我只能在家念這兩本漢語書,寫漢字,就是沒有老師指導,不知道念得對不對。」李素蘭笑笑說,「就在前幾天,我媽媽的朋友安妮基讓我來跟您學漢語。」

原來,幾天前安妮基說的要學漢語的孩子就是眼前的這個小姑娘。我邀請她暑假後到大學來上漢語課。

「老師,那可不行。」聽我說完,小姑娘有點兒急了,「我家在離赫爾辛基二三百公里的一個小村子,而且我在上中學,沒辦法每天到大學上課。但我現在住在赫爾辛基親戚家,想利用假期,請您教我漢語。不過時間太短,我只能在這裡停留11天,回到家鄉後還要短期工作一段時間。我計劃每天上午學兩小時漢語,您方便嗎?」她的計劃早已做好,把時間安排得很緊。

我點頭表示同意,並稱讚她勤奮好學。當時已有朋友定好計劃,邀我們到外地旅遊,但為了不打亂李素蘭的計劃,我決定改變自己的旅遊計劃。

「太好了!」得到我的同意,小姑娘高興地笑了。

我們走齣兒童遊樂園,繞著人工島上的林蔭路,邊走邊談。

「剛才的談話,就算你的入學考試,成績不錯,可以得滿分。」我半開玩笑地說,然後跟她一起制訂了學習計劃。每天早上8點,準時開始學習。我教完課文,再幫她練習漢語口語,教她寫漢字。每當中間休息時,她總是說:「我和中國老師說話的機會太難得了,應該抓緊時間。」

李素蘭刻苦學、認真練,把我講的內容都詳細地記在本子上,還要求多留作業。後來,她不但每天把學習時間延長1小時,還決定暫不去打工,多學半個月漢語。

她對語言、文學、藝術都很感興趣,會講英語、俄語等,又堅持學習漢語、西班牙語。我說,祝她能夠實現成為語言學家的夢想,可她卻說:「我不想當語言學家,我希望成為一名漢學家。」

「中國的歷史悠久,是一座文化藝術寶庫。但在芬蘭,真正了解中國文化的人卻寥寥無幾,我想讓更多的人了解中國。」李素蘭堅定地說。

(本文配圖均由作者提供)

(王希增,生於1939年。1962年,從北京師範大學中文系畢業,1965年到北京語言學院工作,後被借調到北京大學留學生辦公室教授漢語。1969年底,回到北京語言學院漢語學院二系教授高級漢語,直至退休。其間,到巴基斯坦羅馬尼亞、芬蘭、英國和泰國的大學任教近9年。)

熱門分類資訊推薦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 - 天天要聞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雖然說《愛情公寓》這部劇在劇情上充滿了爭議,但是一定程度上,這部劇也是很多人的回憶,是伴隨了一代人的青春回憶,而且劇中的很多角色都成為了經典,他們的口頭禪也一直被拿來玩兒梗。
Lisa榕做主持多年沒紅,被陳赫拉進愛情公寓爆紅,如今怎樣了 - 天天要聞

Lisa榕做主持多年沒紅,被陳赫拉進愛情公寓爆紅,如今怎樣了

談到《愛情公寓》這部火爆一時的歡樂喜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不知道大家是否還記得《愛情公寓》中那個把曾小賢治得服服帖帖的女上司Lisa榕,現實中的她名叫榕榕,和劇中的形象也判若兩人。1981年出生在遼寧瀋陽的榕榕,畢業於上海戲劇學院,後來成為了上海東方傳媒集團有限公司的一名主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