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中年以後的人,十年八年都好像是指顧間的事。可是對於年輕人,三年五載就可以是一生一世。——張愛玲《半生緣》
男人們最頭疼女人問的問題,應該有兩個。一個是媽媽跟女友掉水裡救哪個,另一個,就是閨蜜也愛上你了會怎樣。第一個問題的核心在男人,如何取捨給予自己生命和愛情的女人,而第二個問題的核心,卻在女人,男人與閨蜜,誰更重要?
33歲的張艾嘉在自己的第一部電影《最愛》中試著探討了這個問題。
《最愛》海報
就像柏拉圖之於「理念」,亞里士多德之於「實體」,康德之於「物自體」,黑格爾之於「絕對精神」......思想家們窮極一生魂牽夢縈的往往是一個概念。對於很多文藝女性,愛情、友情,是一以貫之的主題。特別二者交織的時候,更令人迷眩。
一邊是自己的知己好友,親密姐妹,另一邊是最愛的男人,與之共度一生的人,當這兩個人有了交集,又如何自處呢?
01情起
張艾嘉在《最愛》里探討的主題,在《203040》同樣沒有放棄。《最愛》可以說中年版的《七月與安生》,少了七月與安生的青春、衝動,多了幾分克制、內斂。激情卻絲毫不少。
《最愛》中的張艾嘉靚麗可人
從國外回來的芸芸(張艾嘉)在閨蜜阿明( 繆騫人) 與未婚夫俊彥(林子祥)的訂婚典禮上,與俊彥一見如故。在糾結與猶豫中兩人還是邁出了那一步。阿明的母親去世之前察覺到了芸芸對俊彥的感情,叮囑芸芸照顧阿明,也提醒阿明二人的情愫。由於不忍傷害阿明,俊彥還是跟阿明結了婚,而芸芸也很快找了一個年長自己很多的醫生成家。直到多年以後俊彥去世,這段一直隱藏在三個人的心中的感情才被兩個女人挑明。
訂婚儀式上初識的二人
只看故事的內核非常老套,在現在也會被簡單貼上「綠茶婊和渣男」的標籤。甚至很多年輕的觀眾嗤之以「三觀不正」「文藝中年」批判電影的價值觀。然而這樣的電影需要一定的人生經歷來品味。時間足以消解一切,包括愛情,以及對愛情的理解。
張艾嘉的鏡頭細膩,剋制,又充滿了情愫。
兒女陪伴的晚年
影片開頭是人到老年的芸芸和阿明在聊天,她們的丈夫都已故去,各自的女兒在一旁陪伴。電影中的時間僅僅是一個下午,兩個女人聊天到晚餐結束。她們聊天的內容卻是兩個人的一生,是一個男人的兩面。
02雙面
每個人身上都有一些隱藏的屬性,只對特定的人開放。對待旁人,冷若冰霜,對待那個人,無限溫柔。面對工作是「霸道總裁」,獨獨對妻子溫柔體貼;雷厲風行的女強人,在老公面前小鳥依人,這才是這類小說的賣點。
只有跟某一個人在一起的時候,他們才展現出他們的另一面。那是其他人見不到的樣子,是最好的自己。
阿明眼中的俊彥,是穩重的。由於阿明曾經是俊彥的秘書,更多見到的是工作狀態的俊彥,不解風情,不識浪漫,踏實穩重,值得託付。
而俊彥的另一面呢?阿明沒有見過,芸芸卻不陌生。
俊彥會在做沙拉的時候將西紅柿皮削成一朵花。俊彥會在釣魚的時候將已經上鉤了的魚竿與芸芸交換,讓芸芸以為是自己釣上來的。在芸芸騎車拒絕俊彥送的時候,俊彥開著車跟在騎車的芸芸後面,直到芸芸家門口;晚上送芸芸開車繞道,為了讓芸芸聽完車內播放的一首歌。在芸芸的追求者面前,一向穩重的俊彥會爭強好勝,表現得像個毛頭小夥子。
俊彥這些小心思,不會用在阿明身上。但不能說俊彥對阿明不好。俊彥可以來看阿明病重的母親,陪阿明買蘋果,甚至床笫之間溫柔有加。只是他的心不在這裡。
男人若愛,無理取鬧是可愛天真;若不愛,賢惠大氣是乏味無趣。他會費盡心思地討好一個女人,只是那個女人,不是你。
面對一個事業有成溫文爾雅的男人如此追求(何況長相也不差),估計沒有幾個人能拒絕。芸芸也不例外。
可是追求是一方面,追求到之後就是另一個階段了。
婚姻,有著太多不得已。
03婚姻
中國人對待婚姻的態度可謂最是矛盾。「結婚是人的第二次投胎」「男怕入錯行,女怕嫁錯郎」「娶妻不賢毀三代」。無論對男人女人而言,婚姻都是人生大事。但人們結婚卻如此草率,草率到有千奇百怪的理由可以導致結婚:為了面子、為了錢、為了父母、為了年齡、為了孩子......唯獨少了自己。
俊彥自己說,他是一個很沒有主見的人,三十多歲了,人生所有的決定都是別人做的,行動由別人推著。與阿明結婚,也僅僅因為作為秘書的阿明適合而已。
俊彥和《半生緣》中的世鈞一樣,沒有主見。在芸芸的追求者面前爭強好勝,已經是俊彥的極致了。再下一步,他不忍。
「不忍」是一把雙刃劍,因為「不忍」,可以溫柔體貼,可以設身處地,可以為你著想,可以體察別人的苦衷,為別人的行為找到各種理由。但也正是因為「不忍」,無法拒絕,拆著明白裝糊塗,任由別人拿主意,也為自己的行為找到各種合理性。
如果世鈞沒有遇上曼楨,如果俊彥沒有遇到芸芸。世鈞和翠芝,俊彥和阿明,家世相當、背景相當,麗影雙雙,恩愛有加。婚姻中雞毛蒜皮的小事無傷大體,生活不說幸福,至少是平靜。這就是普通中國夫妻的樣子。如果統計世界上所有事情的出錯率,婚姻一定是最高的那一項。不到最後一刻,誰也不知道婚姻的變數在哪裡。俊彥偏偏訂婚典禮上遇見了芸芸,於是原本不錯的婚姻,就此出了差錯。
俊彥向芸芸邀約八點去她家,阿明心知肚明,想辦法纏住了俊彥,模仿俊彥的筆記給芸芸送了花,附上一張卡片:相見不如不見。但她不知道二人已經提前見過,不只見過,還激情纏綿共赴巫山。
阿明看見一起坐在沙發上的二人,就知道要攤牌了。
進門的阿明與鏡子中的芸芸和俊彥
阿明不停地說著準備婚禮的種種,不給二人開口的機會,「我終於有一個自己的家了。」是坦白,更是請求,請求二人不要破壞自己剛有的「家」。在感情里,人就是這麼脆弱。阿明的脆弱,對無主見的俊彥和重感情的芸芸,是利刃。誰忍心傷害這樣一個楚楚可憐的女子呢?更何況那個人還是自己從小到大的閨蜜?是自己多年得力的下屬?
於是他們終於就此錯過,失去了此生的所有可能。
在俊彥的沉默中,芸芸選擇了隱忍。
正如她拒絕了俊彥送給她的項鏈,「我怕拿了你一點東西,就貪心想要更多」。她只要他的一點就夠了。這一點,足以支撐她到老。
04親子
歲月最是催人老。老年的阿明終於對芸芸挑明了一生的心事:摯友與丈夫,誰更重要?阿明指責芸芸何苦如此,只留下一張她偽造的紙片。芸芸卻說,還有一個好女兒。
是了,眼前青春靚麗的女孩,是俊彥的。這也是為什麼芸芸匆匆與大自己很多的醫生結婚。醫生什麼都知道,芸芸說,夫妻一場,總會有感情的。只是這感情不是愛情,「我尊敬他」。
她愛的只有俊彥。
婚後相見,芸芸在俊彥的注視下削著初次見面的時候俊彥削的西紅柿皮做的花,俊彥說,「我知道你會記得的」,他知道她愛他。她也不迴避:「有事記得,總是好的」。
俊彥抱著芸芸的女兒嬉鬧,走出廚房。鏡頭彷彿芸芸的視線,尾隨著俊彥抱著女兒的身影,此時的芸芸心裡是有幻想的吧,如果這是自己的丈夫該多好!但鏡頭自始至終克制如斯,沒有挑明,只是淡淡地暗示。
很多年輕的觀眾指責電影這裡太過「綠茶」,居然讓女主留下了男主的孩子。但這卻是電影最溫柔的地方,也是對兩個愛上同一個男人的閨蜜而言最好的結局。
電影結尾的鏡頭暗示,俊彥的兩個女兒之間,隱隱有著上一代阿明和芸芸的情誼。她們之間也會重複這樣的故事么?
05惘然
「至親至疏夫妻」,俊彥與阿明,總好過祝鴻才與蔓璐曼楨。紅玫瑰與白玫瑰,娶到的那個終成隔夜剩飯,毫無「食慾」,沒娶到的那一個則始終是女神,垂涎欲滴。這或許是人的劣根性,夫妻之間,陌生起來又哪裡是一個「疏」字能概括的。多少曾經恩愛伴侶反目之際對簿公堂,為了財產錙銖必較,只怕「仇」字都不足以形容。
從這個角度說,《最愛》是溫柔的,她只是靜靜地向觀眾敞開了兩個女人的故事,沒有狂風暴雨,沒有歇斯底里,沒有痛徹心扉。
《最愛》的情愫像含在眼裡的淚珠,晶瑩閃亮,就是不滴落下來,這樣別人問起為什麼哭了,還可以倔強地掩飾說,我沒哭。與之相比,十年前(1976年)改編自瓊瑤小說的電影《碧雲天》就直白的多,彷彿嚎啕大哭,兩個女人都在訴說對男人的愛戀與不舍。
不知是巧合還是有意安排,張艾嘉在《碧雲天》中飾演惹人憐愛的窮苦孩子碧菡,被秦漢(昊天)和林鳳嬌(依雲)從虐待自己的母親那裡解救出來。為了給不能生育的依雲一個昊天的孩子,為了報恩,碧菡與昊天在一起,卻也愛上了昊天。
《碧雲天》海報
這也是三個人的故事,故事中的兩位女主不僅是閨蜜,還是師生,夾雜了恩情、友情、師生情的複雜感情。而故事的起因簡單許多——孩子。幾代單傳的昊天,有著強勢而傳統的母親,母親做了惡人(助攻),助推三個人正視自己的感情。最終碧菡生下了昊天的孩子,離開了昊天依雲夫婦。《碧雲天》里的男人在面對兩個女人的感情時候的赤裸的表白,女人吵架時直白的台詞,讓這部電影雖經過導演改編不少,還是浸染在骨子裡的瓊瑤的濃郁之中。
這種濃郁,讓人覺得誇張和不真實。
當然近年來的很多「正三觀」事件,尤其很有名的人的「原配和小三都是家人」的言論,讓人覺得當年的瓊瑤也許誇張,現在卻不過時。
歲月能扭曲一切,也能糾正一切。
06 時光
《最愛》中,兩個女人最愛的不只是俊彥,還有彼此。
情到濃時無法拒絕,但情慾過後可以冷靜抽身。留下用西紅柿皮做玫瑰花的技術與閑情。
還有最好的女兒。
溫馨的茶餐廳里,朦朧的燭光前,兩個女兒和女兒的戀人微笑相對,雖然有所託非卿的悵惘,但在半生歲月面前,還有什麼解不開的心結?她們已經足夠幸運了,在男人逝去之後依然還有彼此,沒有爭搶男人的狗血,沒有吃醋嫉妒的心機,彷彿一直在最好的時光里。
此刻林子祥溫柔的歌聲響起,似乎是冥冥之中男主對兩個女人的傾訴,亦或是男人的自白。
在世間尋覓愛侶/尋獲了但求共聚/然而共處半生都過去/我偏偏又後悔
別了她原為了你/留住愛亦留住罪/誰料伴你的心今已碎/卻有她在夢裡
為何離別了/卻願再相隨/為何能共對/又平淡似水
問如何下去/為何猜不對/何謂愛/其實最愛只有誰
——《最愛是誰》
人的一生總是越活越快,年輕時那轟轟烈烈的幾年,印象竟深過中年後的平淡一生。
對於芸芸和阿明,在與俊彥痴纏的幾年間,畢生的時光就走了大半,剩下的,不過如煙如風的往事,雲淡風輕的回憶。
想起一部TVB的老劇《輪流轉》中的台詞:
人生中有好多事要講的話,需要一世。但講得清清楚楚後,人生就變得沒意思了。
就算仍有些許芥蒂,絲絲遺憾,那又如何?
劉郎已恨蓬山遠,更隔蓬山一萬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