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江湖小舞
載有132人的東航MU5735航班搜救正在緊張進行中,目前除了發現客機殘骸和碎片,尚未發現機上失聯人員。
隨著東航波音737-800飛機在廣西梧州上空失聯墜落悲劇發生,據媒體報道,在航班既定的目的地廣州白雲機場,退改簽處排起了長隊,有旅客表示聽說了航空事故,決定退票改乘高鐵。
在一次嚴重空難發生後,大家對飛機產生恐慌,出現恐飛情緒其實完全可以理解,畢竟,生命對於每個人來說只有一次,誰也不希望拿著這僅有一次的生命去冒險。不過,必須要說的是,民航確實是所有交通工具中安全係數最高的交通工具。
大家可能都注意到了一個細節,東航墜機事故發生後,自2010年伊春空難開始,中國民航持續4227天的安全運行紀錄被「清零」。要知道,按照此前民航局航空安全辦公室對外披露的數據,截至今年2月19日,中國民航運輸航空持續安全飛行時間突破1億小時,創造了中國民航歷史上最好的安全發展新業績,同時也創造了世界民航歷史上最好的持續安全飛行紀錄。
1億小時換算為年的話,大概是11415.5年,很多人感到不可思議,但這確實是快速發展的中國民航創造的紀錄。當然,隨著東航墜機,如今一切歸零,但民航卻永遠值得人們信賴。
此前,國際航空運輸協會發布的2021年商用航空安全指標數據顯示,多個指標與2020年和此前五年平均值相比,每百萬次飛行的總事故率為1.01,也就是說每99萬次飛行才會發生1起事故。2021年全球航空總致命風險指數為0.23,這意味著一名旅客平均每天搭乘一次航班,歷時10078年才可能遭遇一次致命事故。
以我們為例,上一次發生嚴重航空事故,還是2010年8月24日的伊春空難,當時,河南航空一架執飛哈爾濱到伊春的支線客機在伊春林都機場跑道690米處場外提前接地墜毀,客機斷成兩截,部分乘客在出事時被甩出機艙,事故導致42人遇難,54人生還。在之前,中國民航自2004年東航「11.21包頭空難」後保持的2102天飛行安全紀錄終結。
近年來,隨著2014年馬航370、2018年印尼獅航610和2019年埃航空302幾次空難的相繼發生,特別是由吉隆坡國際機場飛往北京首都國際機場的MH370航班,機上227名乘客中多達154人為中國乘客,至今下落不明,讓大家對乘坐航空工具出行增加了一些心理負擔,甚至恐飛,其實,在過去20多年中,全球航空安全整體已有所改善,大家可以放心乘坐。
這一次東航事故後,在社交平台上流傳的畫面顯示波音737飛機近乎筆直地快速墜落,飛行軌跡顯示在2分多鐘時間裡,飛行高度由8869.68米降至1333.5米,引發大家關注和猜測,必須要說的是,這些疑點尚待進行專業調查,事故最終原因需要等待官方調查結論,依靠黑匣子來解開謎團。
需要指出的是,目前仍困擾航空業的一個主要安全隱憂就是失控型事故,所謂失控型事故指的是與計劃飛行路徑出現不可恢復的偏差,具體原因可能由機械故障、人為操作或環境干擾引起。在2014到2018,5年間最慘重的25起航空事故中,這類事故佔到了10起以上,在這類事故中,機上人員大多很難幸免於難。
航空界有個關於飛行安全的「海恩法則」:每一起嚴重事故的背後,必然有29次輕微事故和300起未遂先兆及1000起事故隱患。如今,東航已經宣布停飛所有波音737-800機型,為機上132人祈禱的同時,也期待著事故原因能夠早日破解,只有找出原因並消除隱患,才是打消乘客恐飛念頭的最直接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