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刻,特朗普應是高興極了。
號稱推特小王子的特朗普,竟連發了17條推特,向外界公布自己被提名為2021年諾貝爾和平獎獲得者了。
諾貝爾和平獎,於1895年設立,以提供資金支持的瑞典著名的物理學諾貝爾名字命名。該諾貝爾和平獎評選工作由挪威諾貝爾委員會負責,其5名成員均由挪威議會選出。每年的9月至次年2月,委員會接受提名,10月公示獲選人12月才正式頒獎。
提名人選的前提,必須要對世界和平作出突出貢獻。根據挪威議員泰布林·吉加德的說法,特朗普之所以獲得提名,理由是其促成了以色列和阿聯酋的和平協議。
另外,該議員還強調,「就他的功績而言,我認為他在創造國家間和平方面所做的努力比其他大多數和平獎提名者都要多。」
截止2019年,諾貝爾和平獎有134位獲得者。其中,還包括美國的總統。歷史上,共有4位總統獲得了諾貝爾和平獎。
第一位,美國第26任總統西奧多·羅斯福,人稱老羅斯福(區別於其侄子富蘭克林·羅斯福)。在任期間,對外奉行門羅主義,擴充軍隊、干涉美洲事務、支持巴拿馬獨立,推動《排華法案》成為永久法案。1906年,獲得諾貝爾和平獎,理由是「成功地調停了日俄戰爭」。
第二位,美國第28任總統托馬斯·伍德羅·威爾遜,是唯一一名擁有哲學博士頭銜的美國總統。執政期間,威爾遜頻繁侵略拉丁美洲國家,尤其是墨西哥、古巴和巴拿馬。本國內,還大力壓制印第安人,甚至發起種族矛盾衝突。但也曾做過為人稱讚的事件——倡導和平組建國際聯盟,獲得了1919年的和平獎。
第三位,吉米·卡特,為美國第39任總統,美國最長壽且離任時間最長的總統。任總統期間,中美正式建立外交關係。在其卸任後,他還依舊活躍在政壇,在國際衝突中擔任調停者的角色。此外,他還致力於健康和慈善事業,成立卡特中心。2002年,卡特獲得諾貝爾和平獎,理由是「為表彰他幾十年來一直堅持不懈為國際衝突尋找和平解決方案、致力於增進民主及改善人權以及促進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努力」。
第四位,貝拉克·海珊·奧巴馬,為美國第44任總統,美國歷史上第一位非裔美國人總統。執政八年,他推進了醫療改革,打擊IS,放寬對古巴限制,與伊朗達成核協議等。2009年,他宣布從伊拉克撤軍的計劃,並於當年獲得了和平獎,理由是「奧巴馬吸引了全世界的注意力,他為人民帶來了對美好未來的希望」。
這四位總統中,奧巴馬獲獎的非議最大,理由很簡單,因為奧巴馬為和平作出的貢獻還未實現,獎項應該頒發給已完成的和平貢獻者。在獎項頒發後,美軍並未撤走在伊拉克和阿富汗的駐軍,還介入到敘利亞內戰中。
諾貝爾和平獎,一直是特朗普夢寐以求的獎。在特朗普心裡,奧巴馬能獲得和平獎,自己也可以。早在2018年,特朗普就為此造勢,也曾被挪威議員提名過,但最終失敗了,而今再次被提名,獲選的可能性有可能還會以失敗告終。
在協議簽訂後,仍有中東國家表示不滿,巴基斯坦譴責,伊朗警告,這份協議有可能為中東衝突埋下種子。
是否熱愛和平,並不一定要靠諾貝爾和平獎證明。群眾才是最好的見證者,獎項不過是為了激勵人們朝著美好出發罷了。對於特朗普能不能獲得和平獎,其實根本不重要,我們且當茶後閑談笑料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