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為會議現場。寧德市社科聯 供圖
據介紹,2018年,寧德市社科聯將《三都港論叢》更名為《三都澳論叢》並進行了全方位改版。三年來,《三都澳論叢》突出地方特色,堅持用繡花針的功夫辦刊,使得改版後的《三都澳論叢》無論是封面彩頁還是正文內容,都彰顯出閩東獨有的風格。
三年來,《三都澳論叢》共出版15期,刊發文章196篇87.8萬字,照片100多幅,重點篩選、刊登一些研究閩東四大產業、民營經濟、鄉村振興、旅遊業、白茶產業、民宿產業、文化創意產業、民俗文化、金融服務、民法典相關內容、新冠疫情下的民生話題等跟讀者密切相關、可借鑒性強的文章。
該期刊已成為地方闡釋研究新思想理論和黨的創新理論新高地,也催生了以弘揚閩東優秀傳統文化、紅色革命文化和闡釋新思想為主要特徵的全國首個學派「寧德學派」。
邱樹添表示,《三都澳論叢》將播好時代的「種」,插好思想的「秧」,耕好理論的「田」,為閩東學術期刊的繁榮發展,為構建「一核兩廊五軸」發展新格局、建成全省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增長極、奮力譜寫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寧德篇章繼續貢獻力量。
「《三都澳論叢》針對寧德改革發展試驗中的重大問題和課題,推出了一批有一定思想高度、理論深度,同時又接地氣的研究成果,切實發揮了服務寧德市委市政府、專家學者、社會的職能。」福建省社科聯副主席、《東南學術》雜誌社社長、總編輯陳文章表示,希望《三都澳論叢》努力多出有深度、有分量的研究成果,講好寧德故事,弘揚「閩東之光」,傳遞好寧德聲音,積極發揮社科界「思想庫」和「智囊團」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