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27日下午,烏克蘭東部四州(頓涅茨克、盧甘斯克、扎波若熱、赫爾松)入俄公投正式結束。根據當地選舉委員會27日晚公布的投票結果。四地選民對於加入俄羅斯聯邦的贊成率分別為:頓涅茨克99.23%,盧甘斯克98.42%,扎波羅熱93.11%,赫爾松87.05%。
除此之外,根據當地選舉委員會發布的數據表示,此次參與公投的四個地區的投票率都已超過法律規定的50%的門檻,公投結果被認為的有效。
對於此結果,俄羅斯聯邦安全會議副主席梅德韋傑夫在社交媒體上表示:「歡迎回家。」但是,作為俄羅斯在歐洲為數不多的盟友塞爾維亞,卻對烏東公投結果表示無法接受,公開唱起了反調,這到底是為什麼,塞爾維亞外交部長伊古拉塞拉克維奇公開表示,根據國際法原則,塞爾維亞將不承認烏克蘭東部加入俄羅斯聯盟進行的公投結果。
對於此結果,塞爾維亞官方做出了如下解釋。首先,塞爾維亞作為聯合國大家庭的醫院,毫無疑問地應當遵循聯合國憲章和其他國際準則,對於這一點,塞爾維亞總統武契奇在9月21日,第77屆聯合國大會一般性辯論上的發言中,已經表達了塞爾維亞的立場。武契奇稱,塞爾維亞支持包括烏克蘭在內的所有聯合國成員國的領土完整。
其次,這一點,也是最為重要的一點,塞爾維亞如果承認烏東公投的結果,就意味著塞爾維亞在維護自身主權和領土完整的時候,將面臨一大難題,那就是2008年科索沃宣布「獨立」其「獨立」的原因為在1991年南斯拉夫解體之前,科索沃就是否獨立進行過「公投」,在當時有99.98的科索沃人願意「獨立建國」。
而科索沃的「獨立」卻未得到塞爾維亞的承認,如果塞爾維亞承認烏東公投結果的話,那麼將不符合塞爾維亞的國家和民族利益。這一點在歷史上也得到了驗證。1991年南斯拉夫社會主義聯邦共和國在一夜之間土崩瓦解,各個加盟國紛紛宣布獨立,而以阿爾巴尼亞人為主的科索沃,也選擇投票進行獨立,對於此結果,南聯盟及塞爾維亞一直不予承認。
1996年科索沃成立了非法武裝,頻繁對南聯盟進行軍事行動,企圖在「事實」上形成「獨立」。1999年,南聯盟派出軍警對科索沃進行打擊,隨後雙方爆發了激烈衝突。雙方爆發衝突之後,歐洲許多國家為了穩定巴爾幹半島的局勢,紛紛出來進行調解,他們提出了科索沃高度自治,北約派出軍隊來保衛相關地區的安全。
面對這份協議,科索沃表示完全接受,而作為擁有科索沃完全主權的塞爾維亞卻一萬個不同意,當初給出的理由是,科索沃屬於塞爾維亞的一部分,而塞爾維亞作為一個主權國家,為什麼要靠北約的軍隊來維持秩序,而北約軍隊背後的勢力,不言而喻就是美國。於是,塞爾維亞和科索沃爆發了更加激烈的衝突。
作為「世界警察」的美國,此時終於坐不住了,於是糾集其北約小兄弟打著「避免人道主義災難」的旗號,熟悉的繞過聯合國安理會對南聯盟進行了長達78天的持續轟炸,造成數近萬名無辜平民傷亡,近百萬人失去了自己生活的家園。
2008年2月,科索沃單方面宣布「獨立」,並且獲得了美國和大多數西方國家的承認,而塞爾維亞至今始終堅持著對科索沃的主權。所以遭受了公投所帶來影響的塞爾維亞和武契奇,在聯合國第77聯合國大會對烏克蘭東部的入俄公投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正是因為塞爾維亞曾經的經歷和現在的事態發展,我確信我完全有權在此引用偉大的馬丁·路德·金的話:『任何地方的不公正都會威脅到任何地方的公正』。這些話是一個提醒,是對我們所有人的警告。
頗具諷刺意味的是,在西方國家同樣不承認烏克蘭東部地區入俄公投的同時,依舊不斷在向塞爾維亞進行施壓,要求塞爾維亞承認科索沃的公投,這一行為讓武契奇在聯合國大會的現場對西方國家提出了質疑:為什麼區別對待烏克蘭和塞爾維亞。
實際上,自從俄烏衝突爆發以來,美西方國家紛紛對俄羅斯進行了多輪制裁,但是同為歐洲國家塞爾維亞,一直拒絕對俄羅斯採取敵對措施,在這一點上武契奇也曾表示:塞爾維亞目正承受著前所未有的西方壓力。俄烏衝突由於其複雜的背景,孰是孰非自有後人評判,首先可以確定是,作為世界不安分因素的美國,曾經在巴爾幹半島犯下的累累罪行,至今未遭到審判,如今又操弄起北約東擴的把戲,讓並不穩定的地區局勢更加惡化,這一點我們應當認清美西方國家的嘴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