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專業飼養員,80後瀋陽姑娘黃寶瑩在過去3年多的時間裡,她先後照顧了幾十隻東北虎,是不少幼虎出生後的首任「奶媽」。她的抖音里,既有東北虎幼崽第一次跳躍的可愛瞬間,也有飼養員人工刺激幼虎排便的硬核知識。超過1700萬網友點贊了這份特別的「育兒日記」。
黃寶瑩之外,在野外清理獵套、為東北虎「保駕護航」的巡護員,用漫畫、視頻等形式介紹東北虎知識的科普創作者……這些專業人士的不斷努力下,東北虎開始越來越多地受到關注。僅在抖音上,東北虎相關話題播放量就超過23億,最新上線的東北虎保護地,更是10天就吸引了近兩千萬網友參與守護。

「虎媽」走紅短視頻平台
2019年,一個偶然的機會,黃寶瑩被推薦到山東德州一家動物園工作。喜歡貓科動物的她,一開始就盯上了養老虎的工作。然而入職培訓結束後,園區卻想把她分配到了草食隊,「因為養猛獸對體力要求高,所以很少有女性飼養員」。但黃寶瑩不願意放棄,每天堅持舉啞鈴、跳跳繩,努力證明自己也能扛起老虎幾十斤的口糧。
功夫不負有心人,憑藉對貓科動物的熱情以及專業的獸醫背景,黃寶瑩最終順利成為一名東北虎飼養員。除了投餵食物、檢查動物、把控安全等基礎工作外,她還承擔著園區新生東北虎的育幼工作,是許多小老虎的專業奶媽,抖音名「虎媽」也因此而來。

當「虎媽」可不輕鬆。黃寶瑩記得,雙胞胎凱撒、赫拉出生後,沒有生育經驗的虎媽媽就開始「罷工」。每當虎寶寶嘗試拱奶頭吸奶時,虎媽媽就會躲開,更別提舔舐幼虎的泌尿系統刺激小傢伙排便,「剛剛出生的小老虎雖然會進食,但排泄功能還沒有發育完全,不能自主排便,需要虎媽媽不斷舔舐肛門進行刺激」。
擔心兩隻幼虎只喝奶不排便會憋出問題,黃寶瑩只能每天定時用沾了溫水的衛生棉團給幼虎「按摩」,幫助它們擺脫便秘。人工育幼的5個多月時間裡,黃寶瑩陪在雙胞胎身邊。遇到特殊情況,連續值班24小時甚至36小時也是有的。困了累了就在幼虎旁邊睡一會兒,醒來繼續照顧它們。

這些細節被她拍成視頻發在抖音上,很快就吸引了網友們的關注。大家驚訝地發現,想像中威風凜凜的東北虎,日常生活中也有可愛淘氣的一面,會在早上「賴床」,也會因為和同伴鬧彆扭耷拉著腦袋。
超過67萬網友關注了「虎媽」,在線追更每隻小老虎的成長狀況。即便一年多後凱撒已經成了幾百斤的大老虎,但在關心它的粉絲眼中,依然是一隻萌虎。
這些來自粉絲的互動,一定程度上也鼓勵著黃寶瑩繼續從事東北虎相關工作。讓她印象頗深的一位家長的留言,說是自家女兒很喜歡「虎媽」,每天寫完作業就會來看看老虎們的日常,對小動物們也更有愛心了。「那個媽媽挺高興的,我也很高興,說明我的內容確實有讓大家更喜歡東北虎」,黃寶瑩說。
啟發同行的「育兒日記」
36歲的黃寶瑩在飼養員隊伍里算是「年輕力量」。對於科學飼養東北虎,她有自己的堅持,也常因此做些得罪人的事情,「比如要求大家每天記錄老虎體征指數」。
黃寶瑩介紹,在她之前,園裡對老虎身體指數相關數據幾乎不做記錄。但她認為,從幼虎出生開始,每天的體重、體溫,幾點吃飯,幾點排便,甚至便便是乾的還是稀的,都應該被記錄下來。萬一哪天某隻老虎出現異常、生了病,就可以找出這些數據進行比較,分析出原因所在。

實際推進過程卻困難重重。相比數據留存,習慣了傳統飼養方式的老員工們更在意老虎有沒有吃飯、虎區是不是安全。記起日記來,不免有些糊弄了事,甚至有人搪塞稱「我不認字,怎麼記」。
對老虎十分溫柔的黃寶瑩在這件事上卻頗為「難纏」。每次和同事交接班時,她都會反覆強調數據留存的重要性,還會仔細檢查之前值班飼養員記錄的內容。如果有人沒有按時登記,黃寶瑩就會第一時間要求對方補上。
短視頻則為黃寶瑩的「育兒日記」留下難得的影像記錄。從抱著奶瓶不撒爪,到第一次進行跳躍,再到能夠完整吃完一整隻雞、自己嘗試捕獵——網友追更「虎媽」的抖音號,幾乎可以完整見證一隻東北虎的成長。

這些短視頻不僅吸引著普通網友,也啟發著許多和黃寶瑩一樣的東北虎工作者。黃寶瑩說,自己開始更新抖音後,一些同行也關注了「虎媽」。遇到有幼虎出現皮膚病、缺鈣等問題,大家就會在抖音互相交流學習,「最後總能妥善解決。」
隱隱地,黃寶瑩還感受到了一種「競爭」的氛圍,「大家會暗暗較勁,你養得好,我就要養得更好。」這種良性互動中,越來越多的飼養員開始重視場地的定期消毒、老虎的衛生清理,「以前有的虎一到夏天身上就粘粘乎乎的,現在都可乾淨了。」
千萬網友共同守護東北虎
要真正改善東北虎的瀕危狀態,只靠人工繁育還不夠。動物園的工作之外,黃寶瑩也會去東北虎豹國家公園交流學習,跟著巡護員們一起拆除獵套、識別動物足跡。

1月10日,黃寶瑩在抖音分享了一個新發現。一隻曾在2018年哺育4隻寶寶的野生東北虎媽媽,2022年又帶著3隻新寶寶出現在了野外觀測鏡頭中。視頻一經發布後,很快引發關注。有人好奇她是怎麼認出這是同一隻老虎的,更多網友則是和黃寶瑩一樣,為野生東北虎的種群擴大感到高興。
公開數據顯示,目前我國野生東北虎數量已突破50隻,與2000年相比,有了倍增性的恢復。背後,除了生態環境的提升,也離不開動物工作者的努力。其中既有黃寶瑩這樣每日與東北虎為伴的飼養員,也有像大凱這樣從來沒有實際拍到過東北虎的野外巡護員。
大凱所在的吉林黃泥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是我國東北虎的棲息與繁殖地之一。2014年10月,這裡首次發現了一隻亞成體東北虎,並為它起名「虎娃」。為了讓「虎娃」安心定居保護區,大凱和同事們每天翻越山頭清理獵套,用紅外相機監測、動物糞便分析等方式,關心著「虎娃」的一舉一動。

如今,「虎娃」已經快要9歲,即將進入中年。在保護區吃得好、住得好的它,幾年來始終保持著健康的體態,但在求偶這件事上卻頻頻遇挫。受棲息地碎片化等因素影響,過去幾年一直沒有第二隻東北虎進入保護區的記錄,「虎娃」脫單成了大凱他們最著急的事。
類似這樣的困難,單憑個人的力量,或許很難解決。讓更多人關注東北虎、了解東北虎乃至保護東北虎,成為黃寶瑩、大凱他們共同的願望。

某種程度上來說,這個願望正在實現。1月中旬,抖音上線了東北虎保護地。用戶觀看或拍攝動植物視頻,就能為生活在吉林黃泥河、黑龍江大佳河等保護區的野生東北虎,爭取改善棲息地植被、建設生態廊道的機會。利用這些生態廊道,原本被道路、村莊分隔開的棲息地得以連接起來,「虎娃」就能去其他領地認識心儀的母虎。截至1月26日,活動上線僅10天,就吸引了1900萬名網友參與。
守護東北虎,再也不是某個人自己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