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網9月30日訊 目前,我國疫情形勢仍然複雜嚴峻,國慶長假即將來臨,人員流動頻繁,發生聚集性疫情和跨地區疫情傳播的風險也隨之增加。9月30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國慶期間疫情防控有關情況。除此之外,中國氣象局以及各地疾控等部門均發布了假期出行提示,保障公眾度過一個健康快樂的國慶假期。
國慶假期7座以下(含7座)小型客車免收高速公路通行費
國慶假期是民眾參加文化活動和外出旅遊的高峰期,交通運輸部運輸服務司副司長韓敬華介紹,10月1日0時至10月7日24時,7座以下(含7座)小型客車免收通行費,高速公路免費通行以車輛駛離出口收費車道的時間為準,即車輛在10月1日0時至10月7日24時之間駛離高速公路出口的均可享受免費政策。
韓敬華表示,國慶假期,受疫情形勢及各地防控政策變化的影響,總體來看,公眾出行受到抑制,主要以旅遊休閑、探親訪友、返崗返鄉等為主,省內、中短途出行佔比較大,跨省長距離出行較往年有所減少,小客車自駕游、周邊游比例相對較高,大中城市周邊公路網高峰時段會出現局部擁堵。
9月30日16時起,公路網流量開始增加,20-24時出現節前出程小高峰。10月1日9-14時為整個假期的出行最高峰,擁堵緩行發生機率較高。10月2日至4日假期中期中短距離出行交織,出行較為分散。10月5日至6日受到提前返程影響,16-20時車流量相對集中。10月8日基本恢復正常水平。
此外,今年國慶假期城市群區域高速公路流量均有下降。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區域高速公路流量預計同比下降20%-22%。其中,京津冀和成渝區域流量同比皆大幅下降,降幅分別為25%和54%左右,長三角和粵港澳地區流量分別下降13%和5%左右。北京、上海、廣州、深圳、蘇州、武漢、長沙等大中城市周邊高速公路流量及路網運行壓力較大。
「提醒廣大旅客假期出行前及時查詢掌握目的地的防疫政策,乘坐客運車輛跨省出行前,備好48小時核酸檢測陰性證明;出入客運場站和乘坐交通運輸工具期間規範佩戴口罩,配合做好測溫驗碼等防疫工作,讓我們共同守護平安健康的假期。」韓敬華說。
暫停在有中高風險區的經營團隊旅遊及「機票+酒店」業務
文化和旅遊部市場管理司副司長李曉勇表示,為落實疫情防控任務、築牢疫情防控防線,國慶期間,旅行社和在線旅遊企業不得經營出入境團隊旅遊和「機票+酒店」業務,暫停在有中高風險區的縣(市、區、旗)和直轄市的區(縣)經營團隊旅遊及「機票+酒店」業務,暫停陸地邊境口岸城市團隊旅遊業務。合理控制旅遊團隊規模,不組織大型旅遊團隊,嚴格控制旅遊包車載客率。
公共文化場所強化衛生防疫管理,按照「限量、預約、錯峰」要求,對入場人數進行總量控制和動態調控,從嚴設置接待上限,對入場人員嚴格落實掃碼、測溫、查驗72小時內核酸檢測陰性證明等防控措施。星級旅遊飯店、等級旅遊民宿要加強通風消毒,合理安排消毒頻次。A級旅遊景區嚴格落實「限量、預約、錯峰」要求,對所有入園遊客進行掃碼測溫。
李曉勇強調,文化和旅遊經營單位要及時掌握員工健康狀態、出行軌跡等情況,堅決防止帶病上崗。加強員工教育培訓,提高員工科學防範意識和能力,上崗前進行健康碼檢查核驗,規範佩戴口罩,確保員工健康上崗和規範作業。各地根據疫情擴散風險或當地疫情防控的要求,經科學研判後,可適當增加從業人員核酸檢測頻次,對旅遊住宿業、文化經營場所等從業人員每2天開展1次核酸檢測,導遊上崗須持48小時內核酸檢測陰性證明。
「國慶假期出行前要合理安排行程,通過權威渠道了解出發地及目的地最新的疫情防控政策,自覺遵守當地政府及有關部門發布的公告提示,不前往國內中高風險地區旅遊。自駕游和自由行的遊客每到一地主動進行核酸檢測並配合掃碼測溫。出現感冒、發熱等癥狀時,應立即停止遊覽,並及時就醫。」李曉勇說。
四川北部、陝西南部、華北南部等地有強降雨
天氣也是影響公眾出行的重要因素,據中國氣象局消息,國慶假日期間(10月1-7日),四川北部、陝西南部、華北南部、黃淮等地有強降雨;江南、華南北部多高溫少雨天氣;強冷空氣將影響我國大部;華北黃淮局地有霧。
1-3日,四川北部、陝西中南部、華北南部、黃淮等地有中到大雨,部分地區有暴雨,局地有大暴雨,並將伴有短時強降水、雷電等強對流天氣;4-6日,四川東北部、重慶北部、陝西南部、河南中南部、湖北北部等地有中到大雨,局地有暴雨。
1-3日的凌晨至上午時段,華北中南部、黃淮中西部、四川盆地南部等地的部分地區有輕霧,局地有能見度不足1000米的大霧。
1-4日,江漢、江淮、江南、華南北部將出現高溫天氣,日最高氣溫一般有35-37℃,部分38-39℃。
1-6日,我國大部分地區將自北向南先後出現4-6級偏北風,陣風8-10級,氣溫下降8-12℃,部分地區降溫14-16℃,局地超過18℃。
優化學校出入管理方式 防止「層層加碼」「一封了之」
國慶假期臨近,社會人員流動增加,校園防疫難度加大。教育部體衛藝司副司長、一級巡視員劉培俊表示,學校既要防範社會流動帶來的疫情風險,又要保證師生有序健康地過節。所以,當前校園出入的管理需要更加科學精準,防住校外疫情輸入風險,保障師生正常的生活秩序。
「一方面,要把好校門關,認真執行校門管理的各項規定,進校門要掃碼、驗碼、測溫,科學佩戴口罩,嚴控無關人員入校、嚴防校外疫情輸入。另一方面,要滿足師生外出就醫、外出辦事等合理需求,要防止『層層加碼』『過度防控』,特別要防止『一封了之』的簡單做法。」劉培俊說。
此外,學校要根據所在地疫情形勢和防控政策變化,優化校門出入管理方式。當學校所在地和校園沒有疫情、沒有風險時,應當允許師生有序出入校園。當學校所在地或者校園發生疫情,存在風險,要啟動應急預案和應急處置機制,嚴格校門管理,提級校園管控,以快制快,控制住疫情,確保師生健康安全。
劉培俊還強調,要提升校園生活服務水平,保障生活物資、防疫物資供應,校內超市、浴室、食堂、活動中心等場所正常開放,堅決制止亂漲價和變相漲價行為,著力滿足師生「吃、住、學、用、醫」等方面的合理需求,妥善解決師生點外賣、收發快遞等相關問題。要暢通師生訴求反映渠道、健全問題解決反饋機制。動態、及時、全面了解師生的各項需求,及時溝通解決他們關切的相關事宜。
疫情防控形勢複雜嚴峻 多地倡導就地過節休假
國家疾控局傳防司司長、一級巡視員雷正龍表示,隨著國慶假期臨近,探親、旅遊等人員流動增加,加上奧密克戎變異株傳播隱匿性、傳播能力強等特點,我國仍然持續面臨著境外疫情輸入和本土疫情傳播的風險,發生多地聚集性疫情風險依然存在。因此,提倡大家盡量在本地過節,減少跨地市出行,避免人群大範圍流動引發的疫情傳播風險。
此外,各地疾控等部門也紛紛發布假期出行提示,提倡就地過節休假。
9月29日,北京市新增1例本土新冠肺炎陽性病例,在進返京人員篩查中發現。北京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倡導市民就地過節,減少出京。堅持不去中高風險地區和7日內出現本土疫情的縣(市、區、旗)旅行。進返京人員需要持48小時內核酸陰性證明和「北京健康寶」綠碼,抵京24小時內完成一次核酸檢測,間隔24小時後、72小時內完成第二次核酸檢測,7日內不聚餐、不聚會、不前往人群密集場所,不探親訪友,核酸檢測陰性結果未出前減少外出。
9月29日,天津市疾控部門報告新增72例本土陽性感染者,截止2022年09月30日08時,天津共有低風險地區23處,中風險地區37處,高風險地區47處。天津市政府副秘書長、市衛生健康委主任顧清日前在天津市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國慶期間倡導市民就地過節,「非必要不離津」,避免前往高/中/低風險區、實施靜態管理區域、7日內新增新冠病毒感染者地區及其所在縣(市、區、旗),非必要不前往上述地區所在地市及陸地邊境口岸城市。返津時,要落實抵津前48小時核酸陰性證明查驗及抵津24小時內「落地檢」要求。
9月29日,深圳新增27例本土陽性病例,活動軌跡涉及餐館、理髮店以及生鮮超市等。深圳市疾控中心發文表示,當前疫情防控形勢依然嚴峻,倡導市民盡量選擇在本地過節,避免前往中高風險區所在縣(市、區),非必要不前往中高風險區所在地市。如確有必要離深,離深時須持有48小時核酸檢測陰性證明。對7日內有疫情高風險區旅居史的來(返)深人員實施7天集中隔離醫學觀察;對7日內有疫情中風險區旅居史的來(返)深人員實施7天居家隔離醫學觀察(如不具備條件,採取集中隔離醫學觀察);對7日內有低風險區旅居史的來(返)深人員,抵深後要求3天內進行2次核酸檢測。
(編輯:趙曉雯)
中國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