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家對話柳傳志:當年我為何敢給天使投資團隊拿4億元試水

2022年10月07日01:06:22 熱門 1163

來源:投中網 作者:王慶武 馬巾坷

聯想之星10年交出的成績單,聯想控股董事長、聯想集團創始人柳傳志打了85分。

打完分,他轉向坐在身側的聯想之星總經理、主管合伙人王明耀,「85分可以嗎?」這個舉動,讓採訪氣氛格外輕鬆。

這是柳傳誌喜歡的交流方式,無論是面對媒體採訪、工作彙報或是出席活動,他希望充分了解對方的想法,然後再談自己的見解。

獨家對話柳傳志:當年我為何敢給天使投資團隊拿4億元試水 - 天天要聞

聯想控股董事長、聯想集團創始人柳傳志

為什麼是85分,柳傳志給出了自己的理由。

2018年,在北京中關村,有超過200家創業孵化器,1.3萬家高新企業,320多個上市公司和近70家獨角獸公司。這在10年前,是難以想像的。

能夠摸著石頭過河,從公益的創業培訓發展到今天的「天使投資+深度孵化」模式,在柳傳志看來是加分的,「它帶有探索性。」

「做企業的追求不只是富有,而是讓錢能對國家和社會有更大的貢獻,朝著這個方向,聯想之星做的事讓人看到了苗頭。」柳傳志說,這是又一個加分項。事實上,這樣的思路,貫穿著他30多年的聯想事業生涯。

對他來說,還有一個重要的加分項來自於人。

柳傳志會關心團隊管理層的思考,例如王明耀在聯想控股內部的分享、接受的媒體採訪或是論壇發言,覺得內容不錯的,柳傳志會在文末點贊。看到需要討論和提醒的,柳傳志會第一時間發微信,或者跟他們電話交流。

「關注一塊業務,我會觀察領頭人是不是合格,看他的總體戰略方向,也就是做正確的事兒。再有就是公司是不是建立了好的機制,是不是能充分調動大夥的積極性,一起把事兒做正確了。」柳傳志稱。

在柳傳志看來,聯想之星的成績單被市場認可,恰恰證明,他們趕上了好的時代,踏准了國運。

1990年代,中關村曾經組團到台灣地區考察訪問。柳傳志作為其中的一員,見到了台灣科技教父級的人物李國鼎。交流中,企業家天然的敏感性,讓柳傳志留意到了,李國鼎提及的投資對科技發展起到的作用,以及台灣新竹科技園的成功實踐。這在柳傳志心裡埋下了做投資的種子。

2000年後,BAT創始人在國內融資,四處碰壁。多年後,中國資本幾乎集體失位於BAT的早期投資,這讓柳傳志頗有感觸。在柳傳志看來,很重要的一個原因,是因為當時「手裡不富裕不敢投、缺乏眼光看不懂」。這樣的局限,在那個時代是極富代表性的。中國資本需要更多的時間去打破局限。

在柳傳志看來,改革開放的40年,恰好給中國企業和資本提供了充足的修鍊內功的時間。可以看到的是,新一波崛起的獨角獸身後,開始頻繁出現中國資本的身影。聯想控股旗下的君聯資本、弘毅投資和聯想之星,基金總額1300億元左右,所投企業超過700家,其中50%以上是科技型企業。2017財年,財務投資業務給聯想控股貢獻了41.28億元的凈利潤,更讓柳傳志欣慰的是,這些企業在投資後獲得了很好的價值成長,為社會創造了大量財富。

「原來我們不懂,後來懂了,原來不信的,現在信了,有了這些,我們就該開始往前去想。先把富的基礎打好了,再往強做。」柳傳志說,以聯想之星為代表的天使投資要乾的事,就是要往超前了想,而且要堅定這個方向,不獲成功,決不罷休。

<img class=" <img class="

聯想之星是聯想控股財務投資板塊上最年輕的業務,也是柳傳志在科技成果產業化中趟出的一條路。

聊起2008年,聯想控股拿出4億元給聯想之星做投資試水,柳傳志坦言,「這錢不算小數目。」但在當時,他不止一次和聯想之星的初創團隊說,「4個億可以拿去交學費,只要能帶出一個隊伍。」

一次,聯想之星管理層到聯想控股做彙報,其間提及了財務回報、品牌影響力等幾個目標。聯想控股總裁朱立南當即打斷,「先別提財務回報,還是先把創業培訓做好,做長遠,基礎紮實了,回報是自然的事。」LP高層的表態,讓剛剛起步的聯想之星團隊減壓了不少。

如今的柳傳志,很少再將精力放在具體業務上。但他十分關注CEO特訓班。

作為CEO特訓班第一課的開講人,10年間他從未缺席過《總裁是怎樣煉成的》這門課。儘管內容都在他腦子裡,但每次開課前,柳傳志都會讓同事,徵集學員最想了解的問題,他會針對性地認真準備,課堂上,柳傳志手裡的那份講義,總會有手寫的筆密密麻麻標註。

「我們選了一些人,免費培養,即使最終聯想之星沒投,還有別人投呢,對整個社會是推動,我覺得就挺好。」柳傳志說。

柳傳志是個愛思考的人,很難判斷,這份愛「琢磨」是源自本性,還是30多年的商場打磨。

每過一段時間,他就會讓自己坐下來好好想想,決策做得是不是恰當,能不能更好。一旦想清楚了,他會想方設法去實現。聯想控股開始專註做投資,建立君聯資本、弘毅投資再到後來的聯想之星,以及進入戰略投資領域,形成特有的「雙輪驅動」模式,正源於這份琢磨和堅持。

愛「琢磨」的另一面則是會替別人考慮。

聯想創業初期,公司同事跟柳傳志聊過一件困擾自己的私事。由於當時的制度問題,這位在中科院的研究員,因為到公司上班,一直評不上高級職稱。這樣的事情在那個年代並非個案。柳傳志琢磨後想出了一個辦法,在名片上的公司名稱後,給符合標準的員工印上高級工程師幾個字。既沒犯錯誤,又安撫了同事的心理。

看似小事,但這和外界流傳的「72家房客」和「自辦養豬場」的故事一樣,透露出這位聯想掌舵人對員工發自內心的重視和關心。

第一代企業家的創業歷程中,經歷過大大小小的考驗。其中很多是今天的創業者難以想像的。柳傳志的習慣是邊打仗,邊琢磨,邊總結。如今,他也會和聯想之星管理層交流這些,他希望,作為能給早期創業者提供幫助的人,必須深刻思考,哪些體制機制問題會對創業有實質性影響。不用拘泥於形式,要找到辦法解決。

也因為愛埋頭琢磨事,柳傳志身上發生過不少趣事。最常被同事們打趣的一件是,他在外出參加活動時去了趟洗手間,出門就迷路了。「我只負責考慮跟公司發展有關的大事,其他的我一概不管,但得有人幫我管好了。」柳傳志說。

74歲的柳傳志,每天會從羅振宇的《得到》上,至少聽一本書。

他會在有空的時候看看電影,《小時代》、《不問西東》、《我不是葯神》都是他刷過的片子;他讀書時,不只選《光榮與夢想》、《劉亞洲文選》,還會看《騰訊傳》、《鞋狗》和《三體》。

他會想在北京的夏天,和老伴兒一起吃個冰棍散散步;他還會因為看世界盃,激動地睡不著覺。

2018年7月中旬,柳傳志的投資事業迎來了一件大事,聯想控股完成了對盧森堡原發鈔銀行——盧森堡國際銀行的收購。為此,他專程飛到盧森堡進行一系列商務活動。

行程之餘,這個充滿好奇心的老頭兒,還去參觀了盧森堡當地的特色蛋糕店。他說,中國人現在富餘的肚子里,不適合吃太多這樣的東西,但他很高興聞聞味兒。

這是柳傳志在商業之外的樣子,精彩真實又充滿生活樂趣。

在聯想控股所在地,融科資訊中心園區的一個角落裡,保存著一間很舊很簡陋的傳達室。那是34年前聯想的誕生地。就在投中網採訪柳傳志的前兩天,一個以中國改革開放40周年為題材的紀錄片團隊,剛剛完成對他的採訪。鏡頭裡,柳傳志緩緩走進了那間傳達室。30多年前,這個40歲的中年人,憋著一股勁兒,和10位同仁在此開啟了堪稱奇蹟的創業。2008年,就在這間傳達室舊址旁的大樓里,聯想之星又啟程了。歷史的時間節點不同,但對柳傳志來說,科技興國的夢,從未改變。

附:聯想之星10年養成記:投資200+項目,系統布局AI、醫療

承載產業基因,從公益創業培訓起步,摸索出「天使投資+深度孵化」模式的聯想之星,在2018年交出了自己的10年成績單:管理基金規模達25億元,擁有200+投資項目,其中不乏樂逗遊戲、曠視科技Face++、小馬智行(Pony.ai)、開拓葯業等明星項目……

對於這一成績單,聯想控股董事長、聯想集團創始人柳傳志打了85分。

自2010年,聯想控股給予第一筆4億元資金開始,聯想之星多次迭代,至2015年,成為一家市場化運營的天使投資機構。

作為聯想控股財務投資版圖中的一支新軍,從誕生之日起,聯想之星就受到了柳傳志的諸多關注。每年聯想之星創業CEO特訓班(下稱「CEO特訓班」)的第一課《總裁是怎樣煉成的》,柳傳志都會親授,這個習慣他保持了10年。

在投資之外,聯想之星於柳傳志更大的意義是,這位中國第一代企業家心中,希望支持科技產業報國的情結。

「國富民強,一個國家的實力和民族的興衰,未來拼的就是科技的力量。」柳傳志在接受投中網採訪時表示,聯想之星發展的10年,正是得益於改革開放和創新創業的時代變遷,「在未來商業大變局中的下一個10年,希望聯想之星能依靠對高科技的前瞻判斷和專業化投資,搶佔科技發展的先機。」

從公益創業培訓起步

2007年兩會期間,柳傳志向時任中科院院長路甬祥彙報,他注意到在中科院中的技術性研究所中,科技成果轉化一直是個問題。當時,中科院直接控股創辦的企業有500多家,但年銷售額過億元的只有40多家。柳傳志表示,聯想願意投入資金與人力,免費培養中科院具有創業意願的科學家成為企業家,以此推動中科院的科技成果轉化工作。柳傳志的提議令路甬祥非常高興,並堅決表態支持。2008年,柳傳志創辦「聯想之星CEO特訓班」,一辦就是十年。

柳傳志從中科院下海創業,深知科技人員創業要經歷什麼,他希望從人的培訓入手,把聯想多年來辦實業、做投資的經驗和教訓分享出去。

「培訓屬公益性質,教學費、吃住聯想控股全包。」參與討論的聯想控股高級副總裁、聯想之星董事長唐旭東回憶當時的決定。做公益創業培訓的提議,很快就在總裁會上敲定了。

三個月時間,時任聯想控股副總裁曹之江走訪了全國20多個中科院下屬研究所招生,聯想體系內抽調了有創業投資實戰經驗的人員擔任講師,君聯資本首席管理顧問王建慶當時負責編纂講義。為了讓這份講義實在實用,能解決企業成長中最關鍵的問題,柳傳志參與了每一版的修改。「講義到第九版才通過,重點是將企業從創辦開始,會遇到什麼問題,我們是怎麼認識思考並解決的,要將這個思路和學員們交流,讓他們愛聽也聽得懂。」唐旭東回憶。

然而,招生工作在中科院的某些研究所中卻受到了冷遇。所長們不能理解一個企業自己每年拿出千萬元資金來做這個培訓的目的是什麼,是單純地為了科研成果的推廣,還是想從中得到什麼大的好處。為此,招生團隊不得不一遍遍闡述他們的出發點和想要做的事。最終,實際行動說明了一切。2009年,特訓班開始面向社會廣泛招生。

獨家對話柳傳志:當年我為何敢給天使投資團隊拿4億元試水 - 天天要聞

2008年,聯想之星創業CEO特訓班首期開班

一期班授課時,柳傳志多次和學員交流,他發現,「科技人員創業的第一筆錢從哪兒來是大問題。」隨即,他提出了新要求,「聯想之星能不能成功,不只取決於培訓的口碑,如果能在裡面發現好苗子,聯想控股拿錢,讓一兩家苗子成長起來,才能算成功。」

通過對學員項目的調研,特訓班一期結業時,已有5家企業與聯想之星或由聯想之星引薦的早期機構,簽訂了投資意向書

2009年下半年,唐旭東正式接手聯想之星,並確立了「公益創業培訓+早期投資」的運作模式。2010年,由聯想控股出資4億元,聯想之星有了自己的一期天使投資基金

200+被投項目、900個星友

聯想之星所在的中關村,一直是中國科技發展的風向標。密集的科研院所和高校資源,促使這裡經歷30年發展後,一躍成為全球股權投資最活躍的區域之一。如今在這裡,每天都會誕生科技企業近90家。這讓有科技偏好的聯想之星找到了沃土。

10年,聯想之星明確了TMT、人工智慧、醫療三大投資方向,管理基金規模達25億元,擁有200+投資項目,其中不乏樂逗遊戲、曠視科技Face++、小馬智行(Pony.ai)、開拓葯業等明星項目。

樂逗遊戲母公司創夢天地作為聯想之星首個IPO項目,2014年登陸納斯達克,給基金帶來超百倍收益。據聯想之星總經理、主管合伙人王明耀透露,當年聯想控股提供的初始基金,項目退出回報已超過10倍。

獨家對話柳傳志:當年我為何敢給天使投資團隊拿4億元試水 - 天天要聞

2014年,樂逗遊戲母公司創夢天地在納斯達克上市

除了投資,聯想之星創業CEO特訓班也帶來了另一筆「財富」。截至2018年7月,11184位創始人報名特訓班,876位被錄取。被錄取的星友們,共獲得100+著名VC機構的青睞,企業總估值超過5500億元。

「這也形成了聯想之星的核心競爭力:資源平台化、投資專業化。」王明耀說。

在他看來,LP聯想控股的品牌效應以及其擁有的多階段投資基金,無疑是聯想之星平台的獨有資源。再加上,聯想之星積累的近900名創業學員、200+個被投項目,這讓聯想之星不僅是一家天使投資機構,更是一個聚集了早期創業急需的各種資源集合的平台。

同時,專業化投資也是聯想之星堅持的理念之一。「投資不是追風口,哪個熱就撲上去賺哪個的錢。天使投資也要做行業分析,研究清楚了,才能大膽投入。」王明耀表示。

最新數據顯示,聯想之星被投項目在2018年上半年,有40多家獲得新一輪融資。同期特訓班學員企業融資總額達170億元。

收穫專業化團隊和精準化打法

問及王明耀,聯想之星多年來,最大的收穫是什麼?他脫口而出,是七八年來培養的團隊,他說這是聯想之星積累的財富,也是未來重要的「後勁兒」。

與「全靠老大說了算」的方式不同,聯想之星會鼓勵投資經理、初級分析師在各種會議上發表自己的見解,說得有理有據,意見就會被採納。這樣的方式,有時候會讓決策過程顯得很有衝突和博弈感,但問題不辯不明,能大大提升團隊論證問題和邏輯思辨的能力。

其次,在聯想之星團隊中的每個成員,都有機會直接參与項目的投後管理和增值服務。

「我們投一個項目,需要投資經理寫報告,做訪談和調研,時間周期上,不如明星投資人一人拍板的效率那麼高,但長期下來,隊伍會得到成長。」王明耀說。

2012年和2013年加入聯想之星的李明和冷艷,2017年晉陞為合伙人,李明負責TMT投資,冷艷負責醫療投資。這兩位合伙人是聯想之星基層內生起來的新一代80後合伙人。

獨家對話柳傳志:當年我為何敢給天使投資團隊拿4億元試水 - 天天要聞

聯想之星合伙人團隊(左起:冷艷、陸剛、唐旭東、王明耀、李明)

從新人開始,基金就能給予充足的鍛煉空間,是李明和冷艷頗為相同的感受。2016年,李明開始參與團隊管理,這讓他跳出投資單個項目的思路,更明晰如何做投資配置。冷艷則是剛加入就得到大量看項目、投項目的機會,在實戰中不斷打磨自己。

除了對於人才的培養,在提高早期投資精準度方面,聯想之星也摸索出一套方法。

例如,每年聯想之星會定期舉行1-2次集中的項目復盤會,就已投項目發展現狀及過程進行剖析,討論投資時點的決策依據、投後項目發展情況與市場環境變化的匹配度,幫助投資團隊提升判斷力,完善投資邏輯。

為了能夠精準化投資,聯想之星還從柳傳志的管理方法論中,沿襲了「定戰略」。在「廣撒網」的天使投資圈,這顯得有些另類。

據王明耀透露,聯想之星每兩年會完善一版新戰略。2010年至今,其投資戰略從1.0升級為3.0,投資聚焦方向也從最初的先進位造、TMT、醫療,衍進成了TMT、人工智慧、醫療。「通過這樣的方法確定的投資方向經歷住了考驗。」王明耀說。

2010年,聯想之星決定投資方向時,考慮到中美市場從長周期看,醫藥公司都有不錯的業績,最終敲定在醫療方向,關注創新醫藥細分領域。但新葯研發周期長,風險性高,此前少有早期基金介入。

「管委會對創新藥方向要不要堅持投,有過激烈討論。」負責醫療投資的聯想之星合伙人陸剛說,回顧最初訂戰略時參照的依據,「沒有錯」,如果就此放棄,後續可能損失更大。

從另一個層面,新葯研發屬於聯想之星偏好的高科技領域,「既是一個大行業,又是有強技術壁壘的事兒」,最終團隊堅持了策略。

2017年開始,聯想之星的這份堅守,開始柳暗花明。「行業最低迷時候,投的十多個項目已經有80%對接上資本市場。」陸剛說。

天使投資終局思維與系統布局

2010年,聯想之星內部,其實有過一次關於選擇什麼樣投資路線的討論——如果一個基金能賺10倍,那麼是找30個項目帶著基金賺10倍,還是用不到10個項目帶著基金賺10倍。財務回報一樣,到底該選哪條路。

最終柳傳志拍板,選擇了第二條路,投高回報的明星項目。這樣的定調,也讓聯想之星後來的投資風格和投資理念逐漸成型。「這其實是鼓勵冒險和關注前沿科技,而不是在風口熱的時候,投一些看起來安全保障比較高的項目。」

如今回看當時的路線選擇,柳傳志的判斷是明智的。「VC可以找到安全邊際,但天使只能依靠爆炸型的項目,它的投資成功率直接決定了這件事。」陸剛說。

這樣的思路,也讓聯想之星在八年前,就佔據了人工智慧(AI)的布局先機。

2010年,「人工智慧」一詞還少有人提及。在當時聚焦的先進位造領域,2010年,聯想之星投資了虹膜識別項目中科虹霸;2011年投資了人臉識別項目曠視科技;2012年投資了語音交互項目思必馳。王明耀坦言,起初投到AI項目,完全是因為基金的技術偏好,「早期我們投了很多這樣的技術,AI風口來臨的時候,它們脫穎而出,形成了布局。」

2015年開始,聯想之星對於AI的投資進入自覺期,開始系統化布局。

為了保持和美國矽谷前沿AI科技的同步,2015年聯想之星在舊金山發起Comet Labs,聚焦AI投資。目前已在美國投資了40多個項目。

獨家對話柳傳志:當年我為何敢給天使投資團隊拿4億元試水 - 天天要聞

聯想之星人工智慧領域布局

回顧聯想之星AI投資策略的形成,王明耀認為,這取決於聯想之星日漸清晰的終局思維。「歷史上,任何一個產業,要做出正確的、大價值、大體量投資,往往是基於對未來長期終局的判斷,聯想、阿里蘋果小米能崛起都證明了這點,他們更早對所在行業有長遠大局的把握。」

AI對人類的終極影響是什麼,沒人知道。但可以看到的是,自動駕駛、機器人普及、智能教育和腦機結合等細分領域,AI都有很好的商業應用。聯想之星的AI布局,就是圍繞上述細分領域展開的。

在自動駕駛領域,聯想之星投資了Pony.ai,2018年7月,該項目A1輪估值已達10億美元。輔助駕駛領域,聯想之星投資了清智科技;自動駕駛涉及的核心技術層面,投資了激光雷達毫米波雷達、環視系統、慣性導航等,構建了自動駕駛系統解決方案的投資版圖。

「早期投資,失敗是大概率事件,但系統性布局可以形成規模性的資源池,項目的積累,能夠加強團隊對某領域的深刻理解,進而做出更準確的判斷。」王明耀說。

站在10年節點看未來,唐旭東認為,聯想之星要做中國領先的天使投資機構的定位不會變,「一個領先的天使投資機構的使命,是要有資金和優秀的管理,幫助企業成長,給LP高回報,同時,實現企業的社會價值和影響力。我們希望投出一些能夠惠及全民的技術。」

如何保持行業領先,讓聯想之星保持在行業的頭部位置,王明耀說,聯想之星會更加聚焦一些細分行業。「聚焦會形成更多資源,幫助我們快速做判斷,也能讓我們為被投項目,提供更有針對性的投後服務,這是聯想之星未來很重要的方向。以往市場認為聯想之星的標籤是穩健,但未來,在我們認定的領域,我們會更敢於冒險。」王明耀說。

在投中網採訪時,柳傳志對王明耀說,聯想之星是個可大可小的舞台。讓它大,它就能把培訓孵化、天使投資……這些全都連起來,形成一個擁有巨大能量的生態圈。到底能做成什麼樣,就看由誰來做。「聯想控股的用人理念是,誰有本事,就會給誰創造更大的舞台讓他去施展,給機制,給權力,有什麼要求還可以儘管提,但舞台給了你,就要看你有多大的想像力、多大的本事可以把這塊事業做起來了。」柳傳志說。

十年一劍。在柳傳志的心中,正期待著聯想之星這把劍在未來的哪一天能夠鋒芒大盛。

版權聲明:

1.本文為投中網原創,未經許可不準轉載,轉載請註明來源和作者,違者必究。

2.投中網每日分享PE/VC圈重磅新聞,內容涵蓋PE/VC行業熱點、突發新聞、投融資事件、前沿人物心路、創業圈動態等業內最新信息。關注投中網即可獲得每日精華內容推送。

熱門分類資訊推薦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 - 天天要聞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雖然說《愛情公寓》這部劇在劇情上充滿了爭議,但是一定程度上,這部劇也是很多人的回憶,是伴隨了一代人的青春回憶,而且劇中的很多角色都成為了經典,他們的口頭禪也一直被拿來玩兒梗。
Lisa榕做主持多年沒紅,被陳赫拉進愛情公寓爆紅,如今怎樣了 - 天天要聞

Lisa榕做主持多年沒紅,被陳赫拉進愛情公寓爆紅,如今怎樣了

談到《愛情公寓》這部火爆一時的歡樂喜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不知道大家是否還記得《愛情公寓》中那個把曾小賢治得服服帖帖的女上司Lisa榕,現實中的她名叫榕榕,和劇中的形象也判若兩人。1981年出生在遼寧瀋陽的榕榕,畢業於上海戲劇學院,後來成為了上海東方傳媒集團有限公司的一名主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