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漫畫 張馳
3000——5128——3507,這是中國股市上證指數近一年來的波動數字。上漲用了大半年,而從最高點迅速滑落,只用了短短一周。
快速上漲讓股市再次成為一場全民資本的盛宴。跟以往大媽大叔是散戶主力不同的是,在這輪牛市中入市的股民中,80後、90後成了大多數,被稱為「小鮮肉」,其中不少人都是在校大學生。而在眼下這輪大跌中,大學生股民同樣損失慘重,有些甚至賠光了生活費,無奈只能求助於父母。究其原因,這些毫無股票知識的大學生在周圍炒股同學的帶動下盲目跟風,想在瘋狂的牛市中撈一桶金的偏激心態,釀成了苦果。
虧損多少?三成以上 生活費沒了 車票錢都搭進去了
昨天,大學生股民小周在朋友圈曬了一張截圖:圖片顯示,他的股票賬戶中原先投入了2萬元,但現在所買的股票市值僅剩7000元,虧了近七成。「還好現在吃住都在家裡不用花錢,不然真的是連去飯堂吃飯的錢都沒有了。」記者發現,眼下這輪股市波動,大學生股民損失慘重,虧損普遍超過30%,損失超過一半的也並不少見。「下半年的生活費徹底沒了」,研究生二年級的王凱告訴記者,他的一位同宿竟然把暑假回家的路費都賠光了。
據一項調查顯示,當時炒股的大學生人數比例在30%左右,且在不斷增長。有些經濟管理專業或商學院比例更高,幾乎「全民皆股」。
為何大賠?好賭盲目 投機炒短線 閉眼買股票
分析敗走的原因,記者發現,這和大學生面對股市好賭盲目,不無相關。「本來只想做一個短線,沒想到剛投進去就蒸發掉了一半」,今年畢業的小唐告訴記者,4月初股市漸長,他禁不住同學鼓動,把前幾年存下來的獎學金和打工費,一股腦扔進了股市,心想賺一筆就出來,沒想到事與願違。採訪中,很多像小唐同學這樣的大學生股民,都抱著一個「短線投資」的態度,希望借著大漲的行情大筆投入,想短時間內賺一筆就收手不幹了。帶著這樣偏激的目標,他們把眼光最後落在了前期暴漲的創業板股票上。「那時候大家都叫神創板,簡直就是閉著眼都能賺錢。我根本就看不懂k線圖,別人推薦買什麼,大家都在買什麼,我就跟著買就是。」說起自己當時的衝動,小唐後悔不迭。
除此之外,還有不少女生跟風購買「股票型基金」。據一位文科專業的女生講述,自己專業56人中大約有10人在購買基金,很多同學完全不懂基金,完全是跟風的「菜鳥」。一個同學購買了某基金,6月初以1.3的凈值購入,到現在凈值只有0.78,賠了將近一半。
耗時耗神 最後竹籃打水一場空 學生感慨 還是好好讀書靠譜
把生活被動拴在了k線上—採訪中,一位大學生股民這樣形容。「炒股真的影響生活。大盤漲了,心花怒放一整天,大盤跌了,垂頭喪氣一整天。更重要的是,我覺得心態變化了。原來注意力都放在學習找工作上,現在成天到晚想著怎麼多賺一點錢。」
耗時耗神,一陣折騰之後,最後竹籃打水一場空。看著自己賬戶里直線下降的曲線,很多大學生股民頭頂上都是烏雲密布。用他們的話說:這一周特別難熬。痛定思痛,很多大學生股民在採訪中表示,還是好好讀書靠譜。「現在政府都倡導價值投資,其實對大學生而言,最有價值的投資,其實是自己。好好讀書,好好工作,才是最重要的。」一位大學生這樣說。
更有甚者 集資買股票
大跌之後 牽頭者已失聯
幾個月前,記者曾經採訪過一位大學生股民。在同學們眼裡,他不失為一位明星:創建微信群,播報股市動態,分析優質個股,帶領大家一起操作。後來有同學向記者爆料,因為行情一片大好,這位同學甚至搞起了集資炒股的買賣:1000一股,上不封頂。
「開始的時候也賺錢。群里播報著一個個令人興奮的數字,雖然摸不到錢,但是心裡激動到不行。」一位參與集資的大學生這樣說,後來股市大跌,群里瀰漫著焦慮、不解情緒,直到股票被腰斬之後,消極情緒達到頂點。而在這個時候,同學們發現,原來帶頭炒熱氣氛的這位明星,卻突然消失了。「我們打電話過去,已停機。我知道下學期他肯定會現身的,肯定得討個說法。」
專家聲音
應把更多精力放在學習上
天津市青少年心理研究中心王虹翔主任表示,作為投資學等金融相關專業的學生,有些炒股的實踐經歷並非沒有一點好處,但決不能把主要的時間和精力都用到炒股上。即便是對這類金融相關專業的學生而言,炒股也只能是點綴,而不能成為主業。為了在股市裡賺點小錢而耽誤了學業,無疑是本末倒置,也會得不償失。可以取而代之的做法是採取模擬炒股的方法,既無經費之憂,又多了炒股的經歷,還不影響學業。對於非金融專業的學生而言更是如此。不能說股市猛於虎,但「股市有風險,入市需謹慎」這句話,每個投資者都應爛記於心,對在校大學生而言更是如此。
新報記者 劉德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