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目前為止這屆冬奧會能與谷愛凌拼流量的,只有日本男子花樣滑冰選手羽生結弦了。知乎上有人問「為什麼羽生結弦在中國突然這麼火」,獲得7000+贊的回答是「長著少女漫畫主角的臉,活得卻像一部熱血動畫」。是的,這個年僅28歲的美少年,在北京冬奧會上,以一種極其悲壯的姿態————2次4A阿克塞爾四周跳失敗,結束了自己的比賽。這也可能是他最後一次在奧運會的賽場上的比賽。賽後,羽生結弦對著冰面鞠躬,久久。每個看比賽的觀眾無不動容。
每個頂尖的運動員都有失敗的時候,為什麼羽生結弦的失敗讓所有人都感到如此悲壯和遺憾。到目前為止,還沒有一個花樣滑冰運動員在正式比賽上跳出阿克塞爾四周跳(小科普一下,阿克塞爾是花滑跳躍動作中最難的一種,需要在空中轉4圈半。一般花滑選手每次跳躍在空中的滯留時間不到1秒,想在1秒內轉四周半,必須有非常快的旋轉速度。要獲得足夠的旋轉速度,選手需要在空中「抱緊自己」,收緊全身,越接近一根筷子,轉動慣量就越小,這時候角速度會猛增,才能一口氣轉那麼多圈。),而如果羽生結弦不選擇阿克塞爾四周跳,他很有可能獲得金牌。但是他沒有,他沒有選擇金牌,而是選擇了挑戰自我,選擇了更快、更高、更強的奧林匹克精神。
比賽結束後,羽生結弦看到熟悉的日本媒體的時候,情緒失控說「我真的拼盡全力努力了。這可能是沒有回報的努力,為什麼努力沒有回報」。
是啊,為什麼?為什麼努力了沒回報。這其實也是很多來訪者走進諮詢室問的一句話。特別是一些有抑鬱情緒的來訪者。他們真的很努力了。就像羽生結弦一樣,這些人很多時候是人們眼中的成功人士。他們從小就很聰明,很努力,在成長中也因此獲得了很多成績。有的人很享受這個過程,覺得可以做自己喜歡的事是一種幸福,無所謂結果。但也有一部分人,當他們進入某個領域的高手群,發現即使自己再努力,再拼搏,都無法完成。接著他們會不甘心,會加倍努力,不斷逼迫自己,有一小部分人,很運氣,天賦加上努力,他們更上了一層樓。大部分人,漸漸發現,這沒用,進而對自己感到失望,進入到一種抑鬱的狀態里。這個時候,很多親朋好友會過來勸,比如你已經很不錯了,不要太為難自己。不是所有人都會成功的等等。但是這些好言相勸似乎沒用。來訪者還是會陷在抑鬱的情緒中,漸漸地影響了工作和學習。其實親朋好友的相勸說的都沒錯,但是為什麼來訪者聽不進去呢?
弗洛伊德老爺爺在很多年前寫過一篇文章《哀悼與抑鬱》。如果一個人無法進入哀悼,就無法走出抑鬱。努力了,沒有回報。這是一種遺憾,一種失望。有多努力,就有多失望。來訪者如果極力避免這種失望,就會陷在抑鬱中。比如,有的來訪者會永遠的躲開讓他失敗的那些事。像學霸開始厭學,醫生迴避手術,運動員選擇退役等等。還有的來訪者會用加倍努力來防禦,覺得一定是自己還不夠努力,最後可能身體出現嚴重的身心疾病,不得已停下了腳步。
但羽生結弦並未停下腳步。他那挑戰自我的信念,讓羽生結弦在面對沒有回報的努力時,沒有陷入抑鬱的漩渦。雖然羽生結弦感覺到遺憾,但他沒有選擇逃避,而是將這種失望化作為繼續前進的動力。在2月14日的採訪上,他表示會繼續努力,在賽場上跳出那未完成的阿克塞爾四周跳。
你有過這種抑鬱的感覺嗎?歡迎走進韞心理,這裡會陪伴你度過艱難的時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