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泉州市鯉城區第三實驗小學,有這麼一份別有新意的體育作業主題記錄單,在這學期成為不少學生的「心頭好」,上面印有宇航員、火箭、列車、星球等圖案,學生根據每天運動時長、運動項目以及自我評價,為圖案填充顏色。

體育課
記者了解到,教育部等五部門聯合印發的《關於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衛生與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見》,要求保障學生每天校內、校外各1個小時的體育活動時間,這意味著體育課也有了家庭作業。如何讓體育作業落到實處,也成為不少家長、老師關注的問題之一。「我們發現大部分孩子對於圖案色彩填充比較有興趣,所以學校設計這份體育作業主題記錄單,希望激發他們的運動興趣,養成運動習慣。」泉州鯉城區第三實驗小學分管體育組工作的黨支部副書記許明傑告訴記者。

體育作業
據介紹,這份記錄單以「讓運動點亮我的小宇宙」為主題,記錄單上的圖案分別對應為自我表現評價區、體育項目名稱區、運動時間記錄區以及親子運動區,學生根據完成情況為圖案填充顏色,一周時間下來方可完成一份記錄單設計。

體育作業
「剛開始只是為了設計記錄單的圖案,後來發現做運動也非常有意思,每到晚上運動時間,家裡都很熱鬧。」塗鈺馨同學說,如今喜歡上運動的她會主動帶著爸爸媽媽一起運動。

學生養成熱愛運動的好習慣
「與其他學科相比,體育作業學生很容易忽略。體育作業主題記錄單比較新穎,它能吸引更多學生主動完成打卡,幫助學生養成運動習慣。」鯉城區教師進修學校體育教研員何賢富評價道。

學生展示體育作業主題記錄單
據了解,經過一個學期,鯉城區第三實驗小學學生體能都有所進步。許明傑所任教的四年級10班,50米測試平均時間從上學期10.89秒提升到10.22秒;塗鈺馨所在的二年級5班,1分鐘跳繩平均成績從上學期每分鐘93.23下提升到每分鐘112.03下。
來源:海峽都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