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0年前的今天,1857年的6月2日,石達開從天京出走,這是太平天國走向衰亡的開始,同時也揭開了石達開人生最悲壯的序幕。
「稗史漫傳曾羽化,千秋一例不平鳴。」翼王石達開是太平天囯最讓人感佩的人物,沒有之一。他十六歲「被訪出山」,十九歲統帥千軍萬馬,馳騁沙場所向披靡,二十歲封王,在成都受剮刑時年僅三十二歲!
關於他的文韜武略故事已經有不少文章,不再贅言。今天特別感興趣的是他竟然還是一個不出世的功夫高手,有人甚至把他的武功與張三丰和甘鳳池等人並列,那他的武功究竟有沒有傳說得那麼神呢?
石達開確實是位奇男兒,他早年在遊歷衡陽期間,那時候他也就十幾歲,就曾以拳術教授數百名弟子,自古「文無第一武無第二」,能有這麼多的人甘心跟著他學藝,沒有點真功夫,怎麼震得住?
也就是在衡陽期間,他在一日酒後與門下最能打的弟子陳邦森為大家演示拳法——
「『吾門以陳邦森為最能,應一一較藝。吾身緊貼碑,任汝擊三拳;吾還擊汝,亦各之。』邦森拳石,石腹軟如綿,邦森拳如著碑,拳啟而腹平。石還擊邦森,邦森知不可敵,側身避,碑裂為數段。」
意思就是互打三拳,陳邦森打在石達開的腹部就像打在棉花上,而且像是透過棉花打在了石碑上,他收拳,石達開的腹部就恢復了。再輪到石達開打的時候,陳邦森不敢硬接躲開了,身後的石碑就被打裂了……
要知道這塊碑,高二丈,厚三尺。那石達開的武功確實就是匪夷所思了。
難怪《北平國術館講義》要把他和達摩祖師、宋太祖、岳武穆、張三丰、戚繼光、甘鳳池等人並論為中國歷史上最傑出的拳術名家了!
那他的武功僅止於此嗎?且看:
據《清稗類鈔》《太平天國野史》記載,石達開的拳術「高曰弓箭裝,低曰懸獅裝,九面應敵。每決鬥,矗立敵前,駢五指,蔽其眼,即反跳百步外,俟敵踵至,疾轉踢其腹臍下。如敵勁,則數轉環踢之,敵隨足飛起,跌出數丈外,曰連環鴛鴦步。」民間認為這種武藝就是後來號稱「北腿之傑」的「戳腳拳」,傳說石達開還曾將這種武藝傳授給選拔出來的士兵,用於作戰。
所以,以石達開這樣的武功,就算被圍在大渡河,他個人想突出重圍,應該也不是多困難的事。但他還是為了保留幾千兄弟的性命毅然走進了清軍的大營……
寧哥感言:有人說,是石達開給乏善可陳的太平天國增加了一些傳奇色彩。李秀成最佩服的人就是馮雲山和石達開。曾經與石達開對陣廝殺官至江蘇布政使的黃彭年在一封寫給友人的信里對石達開有如下評價:「此賊舉止甚穩,語言氣概,不亢不卑,寓堅強於和婉之中。方其就死,納履從容,若是我大清忠臣如此死法,敘入史傳,豈不炳耀千載?」
來自對手讚揚還是比較有說服力的吧?接下來他也感嘆了一句:「如此人不為朝臣用,反使為賊,誰之過歟?」
是呀!這樣的文武全才何以不能為國家所用,朝廷的官吏難道都瞎眼了嗎?《尚書·大禹謨》:「嘉言罔攸伏,野無遺賢,萬邦咸寧。」這是盛世的景象。而晚清朝政糜爛,不用說薦賢退惡,都民不聊生了,那石達開這樣的人振臂一呼,橫行大半個中國,能怨石達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