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烏衝突是一次非常魔幻的戰爭,在這次衝突爆發之後,西方對俄羅斯的制裁除了常規的停飛、貿易限制之外,西方還用事實證明了所謂的無國界全都是扯淡。
一向打著去中心化旗號的Cexlo加密貨幣交易網站,禁止俄羅斯用戶使用;自稱中立的瑞士凍結了俄羅斯存在瑞士銀行的資產;並且歐洲還上演了一系列非常魔幻的操作。由於俄羅斯將字母Z作為俄羅斯的識別標誌,西方為了體現制裁俄羅斯的決心字母Z都不讓用了……
本來以為西方對俄羅斯這一連串堪稱魔幻的制裁已經夠魔幻了,事實證明所有中國人都低估了西方國家的在本次衝突中的離譜程度,西方向烏克蘭捐贈了包括彈簧刀巡飛彈、標槍反坦克導彈、毒刺防空導彈、星光防空導彈等一系列技術裝備,甚至計劃向烏克蘭提供豹二坦克與獵豹自行高炮。然而西方卻沒有提供這些武器裝備的培訓服務,以至於烏克蘭士兵在拿到這些武器裝備之後只能上油管自學,萬萬沒想到油管還能教打仗。[震驚]
原蘇聯第二大加盟共和國,蘇聯重工業中心二毛的尷尬,西式武器著實用不慣
武器使用習慣是世界軍售中非常重要的一個影響因素。由於不同體系的武器之間,武器定位與使用習慣會存在明顯的差異,如無特殊情況,武器進口國不會變更武器來源。
曾經使用過德式潛艇的國家,在其潛艇部隊更新換代的時候,會傾向於從德國購買新潛艇,使用過MIG-21的國家,在引進新式戰鬥機的時候會更傾向於引進MIG-29而非F-16,使用過F-4鬼怪戰鬥機的國家,在購買三代機的時候會購買F-15與F-16。
對於埃及、敘利亞、委內瑞拉之類的國家,冷戰結束並沒有對其武器引進造成負面影響,甚至於因為冷戰結束之後的武器大甩賣,購買同樣數量的武器裝備掏的錢少了不少,穩賺不賠。
但是蘇聯的解體對於蘇聯加盟共和國(俄羅斯除外)以及前華約國而言,老大哥沒了無異於一場浩劫。波蘭、捷克、斯洛伐克、以及波羅的海三國等國,選擇全面擁抱北約,原有的蘇式武器低價拋售或者用到報廢不再添置。
但是烏克蘭與波蘭之類的國家存在本質的不同,烏克蘭是蘇聯的第二大加盟共和國,是蘇聯的重工業重心,擁有燃氣輪機製造與研發、渦扇發動機製造與研發、水面艦艇製造與研發、坦克製造與研發、裝甲車輛製造與研發、運輸機製造與研發、空空導彈製造與研發等一系列的技術。烏克蘭不能也不可能徹底切斷烏克蘭軍工與俄羅斯軍工之間的聯繫。俄羅斯軍售的時候,烏克蘭也等搭個便車,烏克蘭軍售的時候,烏克蘭就算再不情願也得向俄羅斯訂購一些元器件。
烏克蘭還繼承了包括核武器、戰略轟炸機、戰略導彈在內的一系列武器裝備,即便烏克蘭拆毀了烏克蘭繼承的戰略武器,但是烏克蘭仍舊擁有大量的MIG-29,MIG-23、MI-24、T-72、T-80、T-64,BTR系列,BMP系列。
正是因為烏克蘭從蘇聯繼承了大量的武器裝備,因此烏克蘭建立以來,烏克蘭軍隊採購武器裝備的積極性非常低,烏克蘭空軍建立以來沒有添置過一架新飛機,烏克蘭海軍建立以來沒有新增過一艘千噸以上水面艦艇,烏克蘭陸軍添購的武器裝備全部都是蹭的外貿訂單的尾貨。烏克蘭的選擇不能算錯,畢竟烏克蘭繼承了一大群冷戰時期的頂尖裝備,吃老本都能讓烏克蘭吃上很長一段時間。
由於蘇聯老本實在是太厚了,2014年克里米亞衝突結束之後,知恥而後勇的烏克蘭,重新武裝的方式,也是翻新武器墳場中存放的老式裝備而不是引進新式裝備。對於經濟不怎麼樣的烏克蘭而言,烏克蘭需要的就是低投入高回報的重新武裝方式,讓烏克蘭掏出幾百個億購買北約裝備著實太為難烏克蘭了,還是翻新老裝備便宜,一輛M1A2的錢,少說也夠翻新十輛T-72的。
然而第二次俄烏衝突爆發之後,烏軍裝備的現狀卻讓北約國家腦瓜子嗡嗡的。烏克蘭防空部隊能夠將S-300和山毛櫸玩的很溜,但是你給烏克蘭一套薩德或者愛國者烏克蘭肯定玩不轉;烏克蘭有不少MIG-29,MIG-29戰鬥機和俄羅斯戰鬥機空戰的時候,雖然性能落於下風,但是也不是一觸即潰,只不過由於俄羅斯不講武德,烏克蘭米格-29需要對付的不僅僅是SU-27。但是您只能給烏克蘭SU-27或者MIG-29啊!給烏克蘭F-15/16那不是送人頭去了么?
俄烏陸軍地面部隊的實際上旗鼓相當了,俄羅斯由於資金有限主力武器仍是蘇聯時期的武器裝備,那麼T-72與BTR各改進型之間的性能能有多大的差距?甚至於由於烏克蘭的主場優勢,烏克蘭的坦克比俄羅斯在本次戰爭中投入戰爭的坦克還要多。
由於烏克蘭戰場上,烏克蘭空軍與防空部隊損失慘重,並且由於俄羅斯的壓制,烏克蘭殘餘防空系統難以起到預想的效果,因此烏克蘭部隊難以得到空中掩護,再加上烏克蘭本身擁有大量的裝甲單位,並且龜縮於城市,地面裝甲力量基本不缺。
所以北約在戰爭爆發的第一個月的援助集中在增強烏克蘭空軍以及單兵防空反裝甲手段方面,在北約體系內搜刮北約國家封存或者現役的MIG-29戰鬥機,封存的針式防空導彈,封存的短號反坦克導彈。這些武器裝備是運輸到烏克蘭境內之後,烏克蘭馬上就能上手的武器裝備,而這些武器對於北約國家而言,本身就是已經退役封存的老式裝備,拿出來做一個順水人情那是順理成章的。(MIG-29除外)毒刺防空導彈、星光防空導彈、標槍反坦克導彈,NLAW反坦克導彈等武器裝備價格相對較低,所以北約在這方面也沒有扣扣索索。
隨著戰爭的不斷演進,烏克蘭軍方的損失越來越大,美國的威逼利誘與安全保障之下,斯洛伐克向烏克蘭提供了一批S-300,波蘭等國家則是向烏克蘭提供了700多輛T-72。德國綠黨提議向烏克蘭提供豹二坦克與獵豹防空炮,英國計劃向烏克蘭提供裝甲車以及魚叉反艦導彈,可以說北約提供給烏克蘭的武器是越來越值錢了。
問題是北約裝備和蘇式裝備存在本質的不同啊!如果北約搜颳了一群蘇式裝備送到烏克蘭,那麼烏克蘭軍方很快就能上手,就算是烏克蘭沒有接觸過的武器裝備,由於蘇式裝備之間大同小異,所以烏克蘭上手難度也不大(給烏克蘭一批T-90,烏克蘭坦克手培訓兩三天就能上手了)
但是北約制式大型技術裝備,這真不是烏克蘭馬上就能上手的東西啊!
烏克蘭武裝人員油管學打仗,但是油管上沒地學魚叉怎麼用
被俄軍俘虜的烏軍士兵伊萬·加夫里連科向俄媒透露,加夫里連科所在的小組。輕型武器以及來自北約的榴彈發射器,還有英國的NLAW單兵反坦克導彈。然而烏克蘭軍方沒有培訓剛加入部隊的士兵如何使用外國武器,而是告訴他們通過YouTube視頻自己在網上學習。
單兵武器在網上學的使用方式,雖然看起來有些離譜,但是步槍與榴彈發射器的構造大同小異,學習難度不算大。
感謝烏克蘭老鐵刷的UAR-15
北約生產的單兵防空導彈與單兵反坦克導彈學習難度比北約生產的輕武器難度大很多,但是單兵武器本身就是一次性的(主要是人基本上一次性的),並且俄烏衝突之前,這群武器主要的實戰環境就是中東與非洲,這些國家受教育程度較低,為了降低使用門檻比較低,單兵防空反坦克武器普遍採用防呆設計,使用之前學上半個小時基本就會用了。學不會也沒有關係,車臣、盧甘斯克、頓涅茨克的武裝人員會給這群火線快遞員點個贊的。
俄方力量繳獲的烏軍反坦克導彈
(中東國家由於長期戰亂,文章率很高,而中東文盲都能在沒有系統培訓的情況下是熟練使用單兵武器,烏克蘭士兵的素質再低,也比中東文盲的素質高吧?中東文盲都能考自學學會這群武器的使用,烏克蘭士兵有什麼理由學不會?)
豺狼裝甲車
如果說單兵武器還能通過油管學習怎麼操作的話,陸基版魚叉、豹二主戰坦克、獵豹防空車、獒犬/豺狼裝甲車這群東西怎麼從油管上學?如果北約國家真的心大到將這群武器裝備的詳細操作手冊放在互聯網上的話,安東星早就回歸太陽系了。
現在北約國家絕對在後悔,2014年烏克蘭重新加強國防的時候,沒有趁機在烏克蘭培訓一群能夠熟練使用北約武器的烏克蘭武裝人員,否則的話,也不至於出現跟著油管學打仗的悲慘故事。
另外,英國表示將會在烏克蘭的鄰國培訓一批能夠熟練使用英援裝甲車的烏克蘭士兵,如果說烏克蘭政府在這批或者其他批次的武裝人員尚未培訓完畢之時,就宣布投降了,那麼英國是否會表態不承認當時的烏克蘭政府,並在波蘭組織建立烏克蘭的流亡政權,從而最大限度的讓俄羅斯在烏克蘭流血呢?
西方提供了毒刺標槍與星光,士兵卻要靠油管自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