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疫情已經持續了近兩個月,
在每天關注最新消息的同時,這段「在家躺著就是為國家做貢獻」的日子,對於閑不住的旅行達人來說顯得格外漫長,都快忘了出去玩是什麼滋味!
不過相信這樣的狀態很快就將結束,不能出門的時間,我們特地挑選了20部旅行題材的影視綜藝和書籍,讓你的心跟著它們過把旅行癮!午夜巴黎
海明威曾在《流動的盛宴》中寫道:「如果你年輕時在巴黎生活過,巴黎會一生都跟隨你,因為巴黎是一場流動的盛宴。」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逃不開的巴黎情結,《午夜巴黎》就是伍迪•艾倫寫給巴黎的情書,他也因此獲得第84屆奧斯卡金像獎的最佳原創劇本獎。 電影的開場,伴隨著悠揚的《Si tu vois ma mère》,足足三分鐘,鏡頭緩緩地為我們展示了經典的不能再經典的巴黎——不僅是那些偉大的建築,連角度都是這般親切。
電影本身的劇情也很有意思,奇幻愛情主題,講的是男主吉爾與未婚妻來到巴黎,想要在這裡完成自己的第一部小說。因為一些小事與未婚妻不歡而散後,一輛適時的馬車把他帶到了1920年代一場集合海明威、菲茨傑拉德、達利等各位文藝界名流的派對上。
和伍迪•艾倫之前的電影一樣,本片中也是大咖雲集。抖森版本的菲茨傑拉德、影后瑪麗昂• 歌迪亞詮釋地迷人又嫵媚的畢加索情人Adriana等等,配合復古精緻的妝發造型,你會確信1920的黃金年代已經回來了。
當然在視覺享受之外,電影想要告訴我們的是:別老想著回到XX年代,其實每個時代都是最好的時代,黃金年代就是當下。
愛樂之城
在第89屆奧斯卡金像獎上出盡風頭、囊括6項大獎的《愛樂之城》,相信幾乎無人不曉。但是在劇情和歌舞之外,吸引我的還有洛杉磯這個地方。就像電影的英文原名La La Land一樣,洛杉磯也有「天使之都」的別稱。
男女主Mia和Seb一起,在這裡經歷了春夏秋冬,面臨諸多愛情和追夢道路上的選擇,兩個人最終走到了盡頭。在浮光掠影的LA,他們和普通人一樣受盡挫折流夠眼淚,但就是不捨得放棄夢想。
電影充滿了這樣粉暮色的天空和浪漫主義色彩,這是專屬於LA的顏色。他們在星團間起舞,在星座中尋找彼此的定位,不斷錯過又不斷相遇。
電影最後7分鐘是我最驚嘆的部分,五年後各自實現夢想的兩人再次相遇,一首《city of stars》展現了兩人的如果當初。不用去問這到底是Seb的幻想還是Mia的幻想,這是我們所有人的幻想。
海街日記
《海街日記》講述的是三姐妹在父親的葬禮上遇到了同父異母的妹妹淺野玲,得知她目前是孤兒後決定接納她,四姐妹一起在鎌倉生活的溫暖故事。
原著《海街Dairy》的作者吉田秋生在電影開機前對導演是枝裕和的要求只有一句:「請好好呈現鎌倉的四季。」無數人因為這部電影種草了鎌倉這個寶藏之地。它的魅力展現在春日步道旁的落櫻、夏日祭的花火大會、秋日金燦燦的落葉和冬日自釀的梅子酒。
《海街日記》中的鎌倉,充滿日式的朦朧與細膩。太平洋清涼的海風、柔軟的沙灘,在這裡一切都剛剛好。四季輪迴、聚散別離,都蘊含在瑣碎的日常中,唯有日常最是動人。在這樣特殊的時期,你也需要被治癒。
只有芸知道
《只有芸知道》是馮小剛導演今年的賀歲新作,講述了隋東風和羅芸之間相濡以沫的愛情故事。但是劇情之外更吸引人的還有取景地紐西蘭純凈的自然風光!
電影的每一幀,都將紐西蘭的大美風光展現得淋漓盡致,簡直就是一部紐西蘭的旅遊宣傳片!
這部電影的取景地主要集中在紐西蘭的3個熱門小鎮:蘭弗利(Ranfurly)、克萊德(Clyde)和凱庫拉(Kaikoura)。等疫情過去後,跟著這部電影去紐西蘭進行一趟「聖地巡禮」也未嘗不可呀!
美食、祈禱和戀愛
強烈建議每個女生都應該看一次《美食、祈禱和戀愛》!影片改編自伊麗莎白•吉爾伯特同名自傳小說《一輩子做女孩》,由影后茱莉亞•羅伯茨主演。
這個故事關於一個已婚女性的自我覺醒與救贖,決定孤身踏上尋找自我之旅。以上的動圖正是電影中非常經典的一段對話,也確是生活中很多人都有過的真實處境。
女主的第一站來到的是義大利。她在這裡愛上了吃披薩、學習義大利語、結識義大利朋友……她後面的旅程又依次去了哪裡呢?不劇透了,自己去看吧!
愛在黎明破曉前
這是「愛在」三部曲中的第一部,非常經典的一個系列愛情電影。三部電影的上映時間跨越了18年,故事中的男女主依次經歷了20、30和40歲的階段。拍攝地分別是三座浪漫之都:奧地利維也納、法國巴黎和希臘伯羅奔尼撒。
故事開始於一段火車上的搭訕。美國青年傑西偶遇法國女學生賽琳娜,兩人便開始攀談起來。當火車到達維也納時,傑西盛情邀請塞琳娜一起下車,兩人便在維也納度過了浪漫而又充實的一天。
雖然這部電影距今已有一些年頭了,但是維也納的迷人卻從未改變。《愛在黎明破曉前》與後兩部《愛在日落黃昏時》、《愛在午夜降臨前》是一個連續的故事,感興趣的話,不妨把後兩部也一起看掉哦!
《奇遇人生》系列
提到旅行綜藝當然首先要推薦近兩年我們國內原創綜藝的一股清流——《奇遇人生》。18年第一季剛開播就是滿屏的熱度和好評,去年第二季開播雖然因為第一期嘉賓楊穎的某些表現而飽受爭議但是後續評價還是不斷回升。
《奇遇人生》由阿雅與十位明星好友,在全球範圍內分別展開十次旅行。每一次行程,都是基於嘉賓內心對「詩與遠方」的嚮往。目的,是探索世界,也是探索自己。
說是綜藝,但《奇遇人生》其實更像是一部紀錄片。除了格外真實與安靜,畫面的美也給人一種電影級的享受。一集一個目的地,也算是足不出戶了解世界的捷徑啦!
《小小的追球》
《小小的追球》是芒果TV首檔先鋒試驗旅行真人秀節目,由黃子韜、周冬雨、王彥霖和尹正組成的「追球團」將前往北極、熱帶雨林等地,向著遙遠陌生的地球一角探險,在感受自然風光的同時,也面臨著各種意想不到的挑戰。
「追球」,即追逐地球,追住美好,追駐青春。這檔綜藝比較特別的是加入了環保主題。以環保為主題的旅行節目,容易讓人聯想到嚴肅認真的知識科普等場面。而《小小的追球》的畫風卻實屬驚喜,搞笑不斷,就是一場充滿奇趣的青春囧途。
大自然的絕美風景越是瑰麗多姿、越是讓人流連忘返,其消逝越讓人唏噓不已。最近除了武漢疫情外,澳洲大火同樣牽動著我們的心,人與自然應該怎樣相處,是每個人都值得深思的問題。
《花樣爺爺》
推薦綜藝怎麼能少得了韓綜!花樣系列的綜藝都有著較高的口碑,但《花樣爺爺》絕對是屹立神壇不倒的元祖,每一季豆瓣評分都沒有下過9分。
幾位平均年齡76歲的爺爺們一起踏上花樣旅途,一定會發生些意想不到的趣事。爺爺們自身鮮活的性格幾乎完全顛覆了人們對高齡人的刻板印象。他們對旅行的熱情也絲毫不亞於年輕人,在見到新奇事物時,仍像孩子一般驚喜。
節目的主題很純粹,讓長輩們以年輕人的「背包」方式來一場旅行。旅途中,他們時常會望著景色出神並開始長時間的沉默思考。在度過了厚重的人生歲月以後,長輩們用自己積累的人生智慧告訴你,環遊世界的夢想無論到多少歲,都一定不要放棄!
《旅行者》
這是一檔沒有套路的另類旅行綜藝。沒有劇本設定,沒有遊戲環節,有的只是兩個韓國歐巴,做一次真實穿梭在異國他鄉的背包客。
兩個嘉賓自己安排路線、計划行程,在古巴旅行16天。在拍攝中除非發生嚴重的意外狀況,否則節目組不會幹涉嘉賓的行為。曾出演《請回答1998》的狗煥,背著相機漫步在古巴首府哈瓦古老的街道,和古巴小男孩一起踢足球,文藝少年感爆棚。
磕磕絆絆中,古巴的自然與人文風光徐徐展開。這檔綜藝沒有「劇本」,沒有一定要去的地方,也沒有一定要做的事。就像柳俊烈自己說的那樣:「要是能夠完美預測到人生和旅行,該有多無聊啊。」
《鏘鏘行天下》
聽到這個名字肯定會一下子聯想到《鏘鏘三人行》,沒錯,就是原班人馬出來旅行了。嘉賓平均年齡50多歲,在路上邊走邊聊天,更像一檔「海外版脫口秀」。不過這過程中充斥著思維的樂趣、語言的魅力,讓你不得不被吸引。
旅行類真人秀一般都是快速打卡走馬觀花,就和現在很多人旅遊的方式一樣。但是《鏘鏘行天下》的獨特之處在於:深度游,深到異國的經脈里。不加特效花字,不特意捕捉大家的笑,為的是讓你看到一個地方真實的一面。
這場千里之行從伊斯坦布爾的佩拉宮開始,用旅行的方式將文學世界展現,同時尊重所有話題的開放性和包容性。這樣有深度的寶藏節目,大家千萬別錯過!
《巴塔哥尼亞:地球秘密樂園》
《巴塔哥尼亞:地球秘密樂園》由BBC出品,共三集。聚焦南美洲最南端的巴塔哥尼亞這片充滿野性之美的土地。巴塔哥尼亞被人類發現不過500多年,至今依然保留著近乎與世隔絕的原生態。
巴塔哥尼亞50%以上的地區是野生保護區,在這裡廣闊的冰原、壯麗的冰川、迷宮般的峽灣通通都能看到,是真正的冰與火之地。
《紐西蘭:神話之島》
同樣由BBC出口,紐西蘭的美稱得上是「上帝的傑作」。絢爛的極光、鬼斧神工的峽灣、純粹壯觀的雪山、夢幻迷人的螢火蟲洞……
紐西蘭自恐龍時代起就已經存在,作為世界上最後一塊被發現的陸地,紐西蘭與世隔絕了8000萬年。Lonely Planet形容紐西蘭「美得像剛從電影里蹦出來的地方」,相信看完這部紀錄片,一定會加深你對這片土地的嚮往。
《阿拉斯加:地球上的冰凍王國》
這個紀錄片記錄了阿拉斯加一年間的景象,追蹤野生動物和人類是如何在環境嚴酷的冰凍王國里進行繁衍生息的。
阿拉斯加作為美國最大的州,這裡的冬季長達7個月,是名副其實的冰凍王國。
無論是冰川時代就形成的巨型冰川、無垠的苔原,還是超高的極光觀測幾率、各種奇妙的野生動物,無一不讓人沉迷。
《極地》
一部關於西藏的紀錄片,2017年首播,一開播就獲得豆瓣9.5的高分。《極地》由《第三極》劇組原班人馬打造,據說為了拍攝這部紀錄片,攝製組花了2年時間,行程4萬公里。
雖然只有7集,但你會時時刻刻為西藏的美所驚嘆:連綿不絕的雪山、湛藍澄澈的湖泊、廣袤無垠的高原……每一幀都美到想截圖保存當壁紙。
這裡不止有高原極地之美,還有歷史沉澱下來的極地人之美。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老百姓依然做著祖輩傳承下來的職業:製作木鎖、馱鹽、說婚等等。他們知足常樂、善良淳樸,對自然有著一顆敬畏之心。無論自然和人文,西藏都讓人心嚮往之。
《老巴塔哥尼亞快車》作者:保羅•索魯
三十多年前,已經完成非洲之行的保羅•索魯,開始探訪仍顯神秘與封閉的拉丁美洲。這趟旅程由一班通勤地鐵開始,之後便是各色火車的接力。
作者花了許多筆墨描寫這一路上形形色色的人。無論是漠不相識的同車旅客,或熱情或坑人的列車員,還是沿途小站打交道的各行各業人士,他們彼此間的故事都能讓人閱讀地高亢激昂。
他認為「旅行並不是獨度假」,反而「少許冒險、一些危難、某種突發事件、身臨其境的不適感、與自己作伴的經歷」才是他想要的。身體和心靈總有有一個在路上,既然暫時無法出發,就從這本書里獲得旅行的快樂吧!
《遠方的鼓聲》作者:村上春樹
這是一本村上春樹在歐洲的生活隨筆,書裡邊幾乎沒有介紹眾人所熟知的名勝古迹,更多的是融入當地普通居民的生活,用細微如理的筆觸,記錄在這個異國他鄉的點點滴滴。
流暢略帶幽默的文風裡,總是能感覺到作者對生活淡然和順的態度,字裡行間處處可見對生活細節的描繪。這些都讓人心生安寧,旅行拋開最初的新奇和激動,平靜下來後也無非就是生活。
《不租房的606天》作者:蘋果姐姐
「不買房不租房,連續住606天民宿」這是蘋果姐姐為自己制定的民宿計劃。在繁忙緊張的工作之餘,她開始了自己獨特的生活節奏。每周一到周四住在公司附近,周五晚上開始,搬去不同的街區、不同的城市,敲開陌生人的門,深入體驗當地原汁原味的生活。
她沒有辭職去旅行,卻好像每一天都在旅行。蘋果姐姐說住民宿是她了解世界的方式,看這個世界的眼睛。她住過各式各樣的房子:樹屋、房車、帳篷、畫廊、城堡…她和不同職業的房東們成為朋友。如果這也是你想要的生活方式,不妨先通過這本書了解一下哦!
《這不是旅行》作者:祁天、李淵君
這本書與其說是兩位80後作者的遊記,不如說是他們隨行的日誌。他們的人生軌跡因畢業時的一場車禍而改變,當「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個先來」時,他們突然發現,像其他留學生一樣求學、工作、掙錢並不是自己想要的。
痊癒後他們放下手中的工作,用一年時間邁出書齋,感受這片土地。走遍美國,了解美國,用手中的筆和鏡頭,展現一個真實的美國。
《擇一城而短居》作者:盧思浩等10人
《擇一城而短居》是一本旅遊隨筆集,由10位來自不同領域的作家共同完成。其中有暢銷書作家盧思浩、獨立音樂人程璧等,講述了他們各自在不同城市的生活經歷以及當地的文化。
「風雨何足道,行者自當行」,可能現在相比旅行有很多年輕人更傾向於到某處「短居」。「短居」是一種亦游亦居的狀態,可以讓人在不同的文化中更好地感悟內心,重新發現生活的美好。
這20部旅行類佳作,肯定夠你們消磨一陣兒了。剩下的就是每天自己做好隔離措施,戴好口罩,勤洗手,勤消毒安心等待疫情過去、春暖花開的那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