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天財經獨家,速關注
苦等多年的「中國神船」,終於要來了!
7月1日晚間,南北船旗下8家上市公司中國重工、中國海防、久之洋、中國動力、中國應急、中船防務、中船科技、中國船舶均公告,接控股股東通知:中國船舶重工集團有限公司正與中國船舶工業集團有限公司籌劃戰略性重組,有關方案尚未確定,方案亦需獲得相關主管部門批准。
業內人士分析,待集團層面重組完成後,南北船旗下上市公司或將按照專業板塊重新進行業務劃分。受南北船合併消息影響,今年以來,南北船合併指數上漲50%,不少個股走出翻倍行情。
南北船籌劃戰略性重組
值得注意的是,中國重工、中國船舶等8家上市公司並沒有停牌。
8家上市公司均稱,本次控股股東戰略性重組事項正處於籌劃階段,有關事項具有不確定性,請投資者注意投資風險。

關於南北船合併的消息,從2015年開始就屢次傳出。進入2019年,相關部委的表態使合併有加速落地跡象。
今年兩會期間,時任國資委主任肖亞慶就曾表示,要積極穩妥地推進裝備製造、造船領域的戰略性重組。4月16日,國資委秘書長彭華崗在國新辦發布會表示,關於南北船的合併,由於涉及上市公司,因此「按照有關規則,能公布的時候,企業一定會按照有關規則和要求公布」。
今年5月份,中船重工召開整合重組工作推進會,稱將從近期和長遠發展的角度整體推動整合重組工作。
南北船也在不約而同地加快各自體系內的資本運作。
一方面,3月29日,中船工業集團(南船)按照業務板塊,將江南造船、廣船國際、黃埔文沖等造船總裝資產置入中國船舶,將滬東重機、中船動力、中船動力研究院、中船三井造船柴油機等船舶動力類資產置入中船防務。
另一方面,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北船)也開始加速推進旗下上市公司中國重工的資本運作,將中船重工(青島)軌道交通裝備有限公司注入到上市公司,吸納新的優質資產,同時,通過破產清算,出清旗下不良資產。
上市公司或按專業板塊重新劃分
中船工業集團與中船重工俗稱「南北船」,1999年由原船舶工業總公司拆分而成。
北船集團擁有我國最全船舶產業鏈的業務布局,從軍民品設計、配套、建造、到修理與改裝,在艦船全壽命周期各環節中均有業務分布。旗下共有上市公司5家、工業企業48家,科研院所28家等。2017年北船集團實現營收3002.92億元,歸母凈利潤為48.41億元。
南船集團現有六大業務板塊,包括:造修船、海洋工程、動力裝備、機電設備、信息與控制、生產性現代服務業。旗下有上市公司3家、工業企業31家,科研院所9家等。2017年,南船集團實現營收2013.86億元,歸母凈利潤為25.06億元。
國金證券研報認為,南北船經營上各有側重,北船偏重船舶設計與配套,南船建造能力相對突出。
北船資產集中了我國船舶系統設計的絕大部分,尤其是軍用船舶,在上游設計、中游製造總裝、下游核心配套三塊產業鏈中,上游和下游80%-90%在北船;南船的建造能力相對更為突出,擁有新接訂單排名全球前十的外高橋造船、中國歷史最悠久的軍艦製造廠江南造船。近年來,我國的海軍艦艇多由北船設計配套、南船建造總裝。
北船已按照「分板塊上市」思路打造出三大專業資產整合平台——中國重工(海洋裝備總裝平台)、中國動力(綜合動力平台)、中國海防(海洋信息及船舶電子平台),旗下還擁有中國應急(應急交通裝備)、久之洋(光電裝備)兩大上市公司;南船3家上市公司也按照業務板塊進行了整合,中國船舶(船舶總裝上市平台),中船防務(船舶動力上市平台),中船科技(高科技資產上市平台)。

中船集團所屬江南造船集團總工程師胡可一此前向媒體表示,此次造船戰略性重組不一定是簡單地將企業在原來拆分的基礎上再合併,而應該是功能和專業的歸併和整合。業內人士分析,待集團層面重組完成後,南北船旗下上市公司也將按照專業板塊重新進行業務劃分。
合併三大影響
受南北船合併消息影響,今年年初以來,南北船合併概念股紛紛上漲,不少個股走出翻倍行情。從年初至4月18日,南北船合併指數上漲85%,隨後股價回調。從6月10日至今,南北船概念開始回溫,南北船合併指數上漲16.4%。

中信建投研報認為,南北船合併主要影響有三個方面:
一是利於優化產能資源,有效去除過剩產能。兩船合併後,或將重新定位各船廠的行業定位和主建船型,有效消除重複低端產能,將資源更多集中到高端產能的建設中。有利於全行業的去產能過剩,行業將達到供需基本面平衡。
二是一定程度上減少無效競爭,提高企業國際競爭力。兩船合併將有效減少內部競爭,成為和現代重工(含大宇造船)體量比肩的全球前兩大造船集團,有效提高國際競爭力。
三是完善全產業鏈,發揮互補和協同效應。若合併後預計將推動各類資產的專業化整合,有效發揮雙方的互補和協同效應,提高企業價值。
對於上市公司來講,中信建投認為,若兩船合併後,將重新定位上市公司,作為專業化平台承接兩船相關資產。
編輯:李若愚 王寅

推薦閱讀
➤今天,茅台不再是「國酒」!市值超農業銀行,位列A股第四,分析師高喊還能漲,經銷商也不愁賣
➤總裁被砸雞蛋?創新醫療獨家回應:旗下建華醫院原執行院長涉嫌侵佔上市公司資產
➤公募基金規模榜單出爐,易方達、華夏、博時位居前三甲,強者恆強格局難改
➤科創板006號杭可科技確定發行價,將於7月3日申購,7.5萬元頂格打新
➤首家城商行理財子公司獲批籌建,為什麼是杭州銀行?
戳!
